小學品德與社會
- 生活化教學模式:從教學原點到德育遠點的橋梁
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一、引言生活是試金石,它能去偽存真,甄別美丑;生活是練兵場,它能升華生命,分出優(yōu)劣;生活是好課堂,能教授相依,評判好壞。德育的教化離不開生活這個真切的教育陣地,當?shù)掠慕袒诨蚰M或真實或創(chuàng)設或營造的生活場域里,學生便會借著由此從心底生出的真切感、本真感、活水感,靈動激切地感知教育的目標,從而以此為原點再作用于真實的生活所需、所想、所感之中。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存在意義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得不到有效
教育界·中旬 2021年7期2021-08-09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
要針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進行具體分析,以供參考。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教學創(chuàng)新【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6-0081-01道德與社會屬于重要的素質(zhì)類學科,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對道德與社會教學重視程度不高,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從而導致學生參與積極性不強,道德與社會教學效果也受到嚴重影響。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學校開始對道德與社會教學更加重視起來,為了更好的保證品
當代家庭教育 2020年6期2020-12-14
- 小學品德與社會開放式教學的實踐
要: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內(nèi)容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學空間不能局限于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更不能局限學生的思想和言論,這樣才能構建自由、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才有助于學生吸收課程相關的知識和理念。所以,作為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要合理踐行開放式教學策略,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開放式;自由民主;教學策略小學品德與社會涵蓋了法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文化教育等諸多內(nèi)容,呈現(xiàn)了多元性、開放性和綜合性的特點。而一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9期2020-10-26
- 論情境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運用
教學;小學品德與社會;運用一、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的重要意義(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在對其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選擇。應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fā),使得課堂教學過程不在枯燥,這樣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此外,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立體化、動態(tài)化,更加有利于學生對其進行理解。(二)有助于提升
速讀·下旬 2020年5期2020-10-09
- 體驗式教法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值。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可以使學生親自體會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正確的道德品質(zhì)。本文分析了體驗式教學的內(nèi)涵,總結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的策略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品德與社會;創(chuàng)新應用體驗式教學使學生處于教學主體地位,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把體驗式教學引入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生活知識,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本文深入探討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應用體驗式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一、“體驗式”教學法的內(nèi)
教學博覽 2020年28期2020-09-10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及分析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及要求,其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的利用是重點及核心。在此前提上教師需要開展豐富多元的教學實踐活動。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明確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要求。其中學生的潛能挖掘以及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能夠為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做好鋪墊。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引言新課改要求教師從事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意識,在進一步調(diào)整和改革的過程之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
教學博覽 2020年29期2020-09-10
-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的運用
學法是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其主要作用在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投入度,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某一節(jié)課而言,教師要善于結合課程內(nèi)容的特點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以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本文結合案例探討了三種基本的情境形式,分別是歷史故事情境、生活實際情境、討論交流情境。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注意結合實踐多加思考和總結有關情境創(chuàng)設的問題,以期提升課堂效果,促進學生更好發(fā)展。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歷史故事情境;生活實際情境;討論交流情境新課程背景
中華兒女·海外版 2020年1期2020-09-10
-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的運用
學法是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其主要作用在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投入度,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某一節(jié)課而言,教師要善于結合課程內(nèi)容的特點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以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本文結合案例探討了三種基本的情境形式,分別是歷史故事情境、生活實際情境、討論交流情境。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注意結合實踐多加思考和總結有關情境創(chuàng)設的問題,以期提升課堂效果,促進學生更好發(fā)展。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歷史故事情境;生活實際情境;討論交流情境新課程背景
中華兒女·海外版 2020年3期2020-09-10
-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如何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感恩品格
況,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感恩品格,促進留守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關鍵詞: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培養(yǎng);留守兒童;感恩品格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3-0055-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27隨著我國新課標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和深入,教改的春風也吹入了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課堂,在教學中
學周刊 2020年23期2020-07-23
-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
點以及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道德情感【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7-0024-02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被我們稱之為情感情感,是人們精神生活中的核心德育教育,并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基于情感的基礎上逐步構建的,在當前教育教學體系中,情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學生就好像一顆幼苗需要陽光雨露,需要風吹雨打才能夠成長為參
當代家庭教育 2020年17期2020-07-16
- 讓品德與社會教學在情境中綻放別樣的精彩
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情境教學;精彩多元文化的發(fā)展,使傳統(tǒng)單一、僵化的教學手段逐漸被淘汰。情境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通過圖畫、故事、問題等媒介將知識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從感官到內(nèi)心多角度理解和記憶知識,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情境教學還體現(xiàn)了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是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的重要表現(xiàn)。那么,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該如何運用情境呢?結合品德與社會教材的屬性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傳統(tǒng)的課堂被教師主宰,教師
新課程·上旬 2020年44期2020-06-28
- 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教學策略有效教學即是指有效化的教學,其是相對于低效教學而言的,而為了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開展,教師就需要能從基本的教學手段調(diào)整入手,做出有效的教學改變。小學品德與社會,是小學生實現(xiàn)品德培養(yǎng),了解現(xiàn)實社會的重要途徑,其教學的有效進行就需要教師能有一個特別的關注。而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所處學習階段的特殊性,教師在開展實際的教學時,就需要能特別注意對相應課程的趣味化開發(fā),以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保持一個相對較高的學習興趣。一、融合生活素材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2期2020-04-20
- 核心價值觀怎樣融入品德與社會教學
目標。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師,要認識這一學科的重要教學價值,采取有效教學方法構建新型課堂。本文從核心價值觀角度,探討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策略。關鍵詞: 小學品德與社會? ? 核心價值觀? ? 思想品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一個德育教育任務,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師應該承擔起這一教育任務,將其貫徹落實在品德與社會課堂上,讓小學生從小就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對這一價值觀的內(nèi)涵進行深化理解,并且培養(yǎng)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為培
文教資料 2020年3期2020-03-26
- 淺談情境創(chuàng)設應用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的教學策略
方法。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對品德與社會的內(nèi)容有所認知和了解,以此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此次論文主要探討的是情境創(chuàng)設應用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的教學策略。關鍵詞:情境創(chuàng)設;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策略《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表明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除了完成基礎的教學任務之外,還應當結合教材,讓學生更廣泛的了解社會,使得學生能夠從中有所體悟,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2期2020-02-14
- 淺析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構建
深入,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作用與價值逐漸顯現(xiàn)出來,并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所以,教師對于授課的形式和方法都要進行更新,重視及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從自身的基礎環(huán)境入手,推動教學發(fā)展?;诖?,本文針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構建進行探究。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模式;小學品德與社會;構建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3-0088-01DOI:10.16657/j.cnki.issn1673-
學周刊 2020年3期2020-02-04
- 關于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法制教育的研究
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上滲透法治教育也成了擺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個重大難題,基于此,筆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娟P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法制教育;策略和方法【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01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的初級階段,具有較高的可塑性,給他們灌輸法制觀念,不僅能預防和減少他們的犯罪和違法行為,還可以幫助他們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好習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1期2019-11-11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初探
發(fā)展,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面臨著更高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有效性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育者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鑒于此,廣大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手段,以便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從而為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針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創(chuàng)新教學進行分析和探究,闡述了具體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師提供一些參考依據(jù)。【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19期2019-11-11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初探
重要,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就尤為關鍵。通過品德與教育這門課程,從根本上引導學生,讓學生成為一個素質(zhì)良好的人類。因此,本文將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現(xiàn)狀和策略進行研究?!娟P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素質(zhì);良好品德一、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現(xiàn)狀對小學生來說,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可以教導學生做人的基本原則,為今后的成長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小學老師對這門課程的教學大多都是灌輸式的,對于一些概念沒有很好的用行動來給學生講解,因此導致學生也沒有把這些良好的品德運用到實際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年11期2019-11-07
- 用美的導入,開啟美的課堂
美化;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而美的東西不但讓人的注意力集中,而且更能夠讓人的心靈受到感染和熏陶。所以在小學品德與社會的課堂上,教師應該設計出美的課堂導入,讓學生在美的課堂導入中進入課堂學習之中,讓學生的道德水平從美的課堂導入開始就能夠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一、傾聽美的音樂,奠定美的氛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讓學生“感動”,接受高尚道德的洗禮,必須首先撥動起學生的情感之弦,而最能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9年2期2019-10-23
- 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研究
容。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可以一改傳統(tǒng)課堂沉悶呆板的教學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深化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認識。下面,筆者就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作分析探討,目的在于進一步激活課堂教學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情境;問題;直觀;探究在傳統(tǒng)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通常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即只是一味機械地向?qū)W生講授和灌輸課本知識。這便在根本上背離了新課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15期2019-10-21
- 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性教學實踐探究
要: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學科,對學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提升社會生存能力有較為顯著的作用。但是,品德與社會教學也在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而不斷發(fā)展。如何在充滿挑戰(zhàn)的教學背景下提升學科教學有效性,現(xiàn)在已然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本文將從發(fā)展教師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設計質(zhì)量;拓展課堂教學途徑,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三個方面,圍繞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性教學實踐探究展開系統(tǒng)論述。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性;教學
學生之友 2019年3期2019-10-21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高效課堂;措施引言文章提出了小學品德與社會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用心探究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基本理念,了解課程教學目標;貫徹落實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課堂培育內(nèi)容;做到學習效率最大化,教學效益最優(yōu)化;設置互動評價的模式,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知;巧妙地設置情景問題。1.用心探究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基本理念,了解課程教學目標。新的課程在創(chuàng)新時,層面越來越深,品德與社會的課程理念和目標也不斷變化。教師應該細心研讀、洞悉課程目標、精確理
錦繡·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10-14
-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效率的路徑探賾
,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效率。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情境教學作者簡介:葉碧云,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東怡小學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品德情境教學。(廣東? 廣州? 510000)中圖分類號:G62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0-0041-02《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教師要“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種社會資源……注重利用網(wǎng)絡、電視、電影、廣播、報紙、雜志等信息媒體”。在小學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7期2019-10-09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初探
之下,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思想品質(zhì)、樹立正確觀念的關鍵時期。而小學品德與社會則應當主動肩負其這個責任,通過教學滲透價值理念,從而對小學生進行正確引導。然而縱觀我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現(xiàn)狀來講不盡人意,“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普遍存在?;诖?,本文以學生為本,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提出了一些見解。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 課堂教學; 有效性中圖分類號:G623.15? ? ? ? ? ? 文獻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19年4期2019-10-08
- 小學品德與社會的生活化教學探究
活,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本文重點探討了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策略,以期指導教學實踐。關鍵詞 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策略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0-0095-01生活化教育模式由來已久,但在素質(zhì)教育中又得到了升級,傳統(tǒng)的生活化知識講解,教師仍舊占據(jù)較多的時間,通過主觀臆測去分析
讀寫算 2019年10期2019-09-20
- 教育信息化視角下的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策略
應用到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來,充分地把信息技術與課文知識結合起來,發(fā)揮計算機的工具性能。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給學生搜集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網(wǎng)絡資源,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來,對于教師講解的知識更加感興趣,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給學生講解知識內(nèi)容,讓學生在信息化的環(huán)境下更好地接受知識?;诖?,對信息技術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根據(jù)其中出現(xiàn)的教育問題進行相應的解決。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品德與社會
新課程·上旬 2019年7期2019-09-17
- 雙情教育理念下小學品德與社會的信息化運作
其內(nèi)化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知識點。本文以雙情教育理念為依據(jù),分析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信息化運作方式。關鍵詞:雙情教育理念;小學品德與社會;信息化作者簡介:劉青霞,山東省青島市藍村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山東? 青島? 266232)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19-0049-02雙情教育理念要求小學品德與社會信息化教學從實情和親情角度出發(fā),以信息化技術為抓手,提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針對性
新課程研究·上旬 2019年7期2019-09-16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培養(yǎng),小學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素質(zhì)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我國現(xiàn)階段針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有效進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舊存在著可以改進的空間。為此,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應當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策略,以期能夠保證學生切實地獲得發(fā)展。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策略;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代技術;小組合作想要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對現(xiàn)階段依舊存在的問題有所了解,這樣才好對癥下藥。首先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依舊存在
學生之友 2019年2期2019-09-10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及認識
度分析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及認識。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問題;經(jīng)驗反思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從課程的設置、課程開展的方式、教學過程等方面均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在此對于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并對其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今后的小學品德與設計的教學提供良好的教學方向。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從學校課程的設置來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課時安排比較少,有時候主學科的教師還會要求占用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時間。從課程設置的問題上看,小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43期2019-09-10
-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
此導致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效果也非常不好,沒有達到教學目的。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建議措施;有效性一個人的品德如何可以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素質(zhì)修養(yǎng),尤其是品德與社會這一科目是集教育、情感及實踐為一體的學科,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等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以后學生的發(fā)展道路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今后的思想品德的修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有效性的相關建議措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2019-09-10
-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教學案例分析
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案例分析教材分析:正文由《時局圖》引出,恰到好處。通過解讀《時局圖》,幫助學生進行分析,了解舊中國當時的悲慘命運,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責任感。文中描述了腐朽的清政府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前利用中國民眾的愛國抵抗斗爭,達到對抗、牽制侵略者的目的,而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立刻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絞殺中國民眾的愛國運動。通過對比,讓學生認識到,清政府已經(jīng)淪陷為列強壓榨中國人民的幫兇,只有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才能救中國。文中還出示了4張圖片,
新教育論壇 2019年4期2019-09-10
- 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終。就小學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來說,它的教學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品質(zhì),使之在人生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期受到良好道德思想的熏陶,成長為正直、善良的人。為此,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我們應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道德認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為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好基礎。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有效性;情境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課外實踐以“犯罪”“輕生”等為關鍵詞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青少年兒童在其中占據(jù)著較大的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8期2019-09-10
- 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策略分析
的還有小學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也成為了小學生課堂上的一門重要課程。兩者幾乎孵化在同一階段下,應該如何更好地將兩者融會貫通,是當今教師們面臨的一道重大難題。本文將從三個方面結合兩者之間的各種聯(lián)系,淺談如何制作出更好的教學方法策略,以此讓學生更加適應課堂環(huán)境,教師更加得心應手。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策略引言:小學教育在當下看來,是極受重視卻又被重視的不到位,教學實踐方法的不正確,會慢慢導致小學教育發(fā)展的道路偏離正確的軌道。很多家長異常重視學生的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31期2019-09-10
- 探討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泛關注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發(fā)展,并圍繞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開展了課題研究?,F(xiàn)階段我國針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策略已逐漸成熟,但對貫徹落實課程的三維目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文章主要探討了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 ?課堂教學 ?有效性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104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現(xiàn)狀
南北橋 2019年21期2019-09-10
- 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研究
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了以下探討。【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 德育教育? 滲透方法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46一、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德育引導的不足 (一)教學方法單一、陳舊 小學品德與生活最主要的教學方式是放手讓學生親自去實踐和體驗,如果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教學脫離了生活這一環(huán)境,課堂就會顯得蒼白、單一。在研究小學品德與生活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
南北橋 2019年19期2019-09-10
-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體驗課構建建議
要: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上,為學生構建體驗課程,更有助于學生從自身體驗中受到啟發(fā)與教育。但對于體驗課程的構建,還需要遵循學生的特點、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預設體驗過程等進行構建,這樣才能為學生構建出符合學生學情的體驗課,才能達到體驗課的教學效果。本文也從這幾點內(nèi)容出發(fā),探討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體驗課程的構建建議。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體驗課;課程構建對于小學生來說,體驗課程是非常新穎的,他們平時接受的知識多是老師或家長灌輸?shù)?,沒有深切的感受與體會。因此,在小學品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33期2019-09-10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我國的小學品德與社會發(fā)展也突飛猛進。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fā)及利用,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育者通過合理的課程開發(fā),既可以為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推動作用,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一個符合品德教育的學生,又可以更大程度上增強教師的教學效率,幫助提升教學質(zhì)量。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引言課程資源即是為課堂教學提供一些教學信息等相關材料,一般來說課程資源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于實現(xiàn)課程和教學目標的各種因素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52期2019-09-10
-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
踐,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做些總結。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情境;問題;直觀;實踐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既定的教學目標,并遵循科學的教學理念而創(chuàng)設的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氛圍或場景,它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情感體驗等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應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并立足學生的學習特點來積極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符的具體情境,以激活課堂教學活力,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從而獲取高質(zhì)量、高效化的課堂教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19年23期2019-09-10
-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思考
分析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的不足,以及提出如何將小學《品德與社會》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幾點建議。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教學反思;教學方法小學是認識、參與和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識,提高自主判斷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教師也能教學相長,持久教學活力,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其全面健康發(fā)展。1.
學習與科普 2019年10期2019-09-10
- 巧設情境
情境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來說是一個很新穎的教學方法,給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提供了良好的介入方式,讓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率在課堂中有明顯提高。巧設情境增加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的教學思考能力,讓教師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在巧設情境下變得越來越好。關鍵詞:巧設情境;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教學巧設情境可以打開教師的教學思路,讓教師看到學生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的需求點,促進教師設計出更好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內(nèi)容。巧設情境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9期2019-09-10
-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因此,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在教學中,應將教學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切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在豐富的社會實踐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策略;情境;實踐教學的根本意義是為了學有所得,更好地服務生活實際。小學品德與社會是一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這門學科的特性就是回歸生活。因此,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身邊的現(xiàn)實資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來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31期2019-09-10
- 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效開展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進行簡要分析。◆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傳統(tǒng)教學當中,品德教育的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家長們將更多的視線投射到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之上。隨著教學理念的改變以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品德與社會相關知識的教育已經(jīng)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相關教師應當采用先進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化就是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的教學方法。因
速讀·上旬 2019年7期2019-09-10
-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
當前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仍然存在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nèi)容單薄等問題和不足,導致學生之間失去了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因此而得不到發(fā)展和提升。對此,本文將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聯(lián)系學生生活與構建學習小組三個方面出發(fā),系統(tǒng)地分析和研究提供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和科學方法。關鍵詞: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有效性隨著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深入發(fā)展和立德樹人目標的提出,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越來成為教育教學的核心和重點,作為我國教育教學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9期2019-09-10
-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
前提下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應當如何進行創(chuàng)新。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創(chuàng)新學科核心素養(yǎng)融合了學科知識以及綜合素養(yǎng),它是學生需要被培養(yǎng)的素質(zhì)的總稱,也是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在核心素養(yǎng)的前提下,教師應當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幫助教師將學生培養(yǎng)為高素質(zhì)人才。筆者認為,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我們就需要知道在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當中的核心素養(yǎng)具體是什么。一、小學品德與社會核心素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科學習
神州·下旬刊 2019年8期2019-09-08
- 生活是《品德與社會》教學生生不息的源泉
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真實生活;道德光輝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5-0172-01一、學生的良好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品德與社會》注重學生生活的價值。沒有活生生的生活,學生就不會有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傊瑳]有生活,學生的良好品德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學生豐富而真切的生活才是孕育其良好品德生生不息的源泉,即存在決定意識。應該注意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一個學生都有
讀寫算 2019年5期2019-09-01
-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發(fā)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資源并加以利用成為目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新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不論在課本教材,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蘊含了各式各樣的教學資源,文章總結分析了目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發(fā)現(xiàn)利用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了幾個建設性的對策,以供參考交流。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有效教學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4-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9-0075-0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教師·上 2019年7期2019-08-27
- 增強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 課堂教學 有效性小學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社會生活為基礎的學科,它的核心內(nèi)容是德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品德與社會在實際的教學中,并未受到相關的重視。使得小學品德教學質(zhì)量低下,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和習慣。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廣,人們越來越感受到思想品德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結合新課改理念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9年7期2019-08-24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生活化”策略探討
想實現(xiàn)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生活化,要求教師注意聯(lián)系生活,營造和諧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轉變品社課教學方式方法,展開生活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參與實踐的能力。本文分析了現(xiàn)階段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現(xiàn)狀,對于應該如何實現(xiàn)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生活化,提出了幾點有效性建議。關鍵詞 小學品德與社會 生活化 教學策略0引言伴隨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素質(zhì)教育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影響著孩子的思維方式。小學品德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17期2019-08-16
-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所謂的“情境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各種工具,如音樂、語言或者是多媒體技術等,通過這些工具來進行有效的情景構建,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之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此種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使原本枯燥、無聊的品德和社會這門課程的內(nèi)容變得更為形象具體,充滿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對課本內(nèi)容有更為具體、直觀的感受之后,將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出來。如此,才能夠使得學生對課本知識有更加深刻
讀天下 2019年24期2019-08-15
- 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
踐,對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策略做些總結。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情境;問題;活動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大多數(shù)教師仍舊習慣于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這不僅在極大程度上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也不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在新課改之風大力盛行的今天,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然不能適應當今素質(zhì)教育的教學需求。因此,實行“生活化”教學不僅是迎合新課改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更是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應有之義。一、 情境創(chuàng)設生活化——激發(fā)興趣,促進參與情境
讀天下 2019年25期2019-08-15
- 回歸生活 體味課堂
活,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本文在分析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策略,以期指導教學實踐。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策略;社會課堂教學對于一些任課教師來說,為了進一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應該重點思考如何將生活化的問題融入小學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教學中,這樣能保證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化,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進一
讀天下 2019年22期2019-08-14
- 小議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效率的途徑
要重視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但是,經(jīng)有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學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教學現(xiàn)狀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對此,通過分析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提高其教學效率的建議,僅供探討。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效率;途徑小學階段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技能,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社會觀。對此,在小學教學活動中開設了品德與社會課程,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的綜合性課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形成了積極的道德品德
新課程·小學 2019年6期2019-08-13
- 試論“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創(chuàng)新
步實施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是當前小學教師所密切關注的問題。主要探究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創(chuàng)新措施,以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社會文化的自信心,并且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自身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提升。關鍵詞:文化自信;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創(chuàng)新;策略探究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發(fā)展,以及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階段作為學生良好生活學習習慣以及道德品質(zhì)形成的關鍵階段,開展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工作不僅對學生實現(xiàn)各層面
新課程·小學 2019年6期2019-08-13
-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走進學生心靈的策略
過探析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走進學生心靈的策略,以期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質(zhì)量。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策略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學科,為此教師需立足新課改背景,從該課程教學實況出發(fā),探析科學、可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得以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進程中,成為課堂教學主體,并能在教師引領下,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靈活運用相關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教育目的。基于此,為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質(zhì)量,探析科學、可行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一、 興趣先導,
考試周刊 2019年52期2019-08-11
- 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
此,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應采用更加恰當?shù)姆绞絹聿粩嗵嵘虒W的有效性,以此來強化教學的質(zhì)量,為此,本文將會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一些建議。關鍵詞 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教學策略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6-0143-01顧名思義,有效教學主要就是指一種不低于平均教學水準的教學過程。當然,隨著新課標的深化實施,對平均教學水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有效教學不但要求要達到課堂教學的預設目
讀寫算 2019年6期2019-08-09
- 淺析結合生活開展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擴大,小學品德與社會也作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改革。如今社會發(fā)展迅速,時代進步明顯,對人才的素質(zhì)要求也越來越高,非常注重人才的全面發(fā)展。新課標理念中明確提出小學《品德與社會》科目應該注重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認識。我們當下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課堂質(zhì)量和效率并不理想,課堂內(nèi)容過于理論化,忽略實踐應用。小學學生年齡還比較小,對于理論知識往往要配合一些理論實踐來幫助理解,這樣對理論的理解程度會提高,并且也能得到把理論知識成功應用到實踐中的知識技能。本文主要是
神州·中旬刊 2019年7期2019-08-01
- 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探索
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法制教育;教育引導;榜樣作用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9-0056-01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048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進行文化教育,還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認知、法律認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法制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法制意識,使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遵
學周刊 2019年19期2019-07-02
- 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要結合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通過不同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來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此篇文章首先闡述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次分析了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策略。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一、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1.陳舊的教學觀念。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理論知識內(nèi)容較多,多數(shù)小學教師在教學中存在錯誤教學觀念,教學觀念陳舊,僅僅關注課堂理論知識灌輸,不注重開展實踐活動,從而導致大部分小學生死記硬背理論概念但缺乏應用知識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7期2019-06-25
-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點亮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
述我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的不足,然后從教學手段、學生參與、認知能力等方面分析信息技術在改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效果方面的作用,從而為點亮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奠定基礎。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情境一、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問題與不足小學品德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過程,是教師對學生言傳身教的過程。隨著新課程標準在小學各個年級的貫徹執(zhí)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課堂模式發(fā)生根本變化,取得的教學成果也是碩果累累。但是,從課堂實踐的效果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7期2019-06-25
- 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要:小學品德與社會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德育課程,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立足于自身的教學實踐與經(jīng)驗,從“實施對話教學,建立新型關系”“拓展教學內(nèi)容,開闊學生視野”和“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這三方面入手,就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研究發(fā)表個人的認識與看法。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社會未來發(fā)展的希望。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道德認識、道德判斷的重要時期,加強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對小學生未來
新課程·中旬 2019年3期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