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 要: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教育性,一是藝術性。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向學生灌輸更多的知識,常常注重教育性,忽視藝術性。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若是將語言課單純地上成知識課,不僅不能使學生掌握有價值的英語知識,反之會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語言的學習需要以一定的情境為基礎。因此,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妨利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英語、運用英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生活情境
所謂的情境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將教材中抽象的語言以生動、形象的類似于真實的圖片或場景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此用可視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感知英語、運用英語,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我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一般采取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英語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的英語知識,更要讓學生運用所獲得的知識來進行跨文化交際。交際活動的產(chǎn)生是在生活中進行。但我國當前小學生所學到的英語屬于“啞巴英語”,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無外乎學生沒有說英語的機會。因此,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不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人、事、物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其在情境參與中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日常表達。
1.探析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熟悉的事物會給他們一種安全感,他們對熟悉的事物才有暢所欲言的欲望。因此,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時候,教師需要選取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利用其熟悉的人、事、物來拉近學生與英語的距離,使教學更加貼近生活。比如,“I can play basketball”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并運用“football, skate,swim...”以及Can you...?Yes,I can. / No, I can not.”本課內(nèi)容與學生的體育愛好有密切的聯(lián)系,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利用實物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實物觸碰中用英語說出每一種球類的名稱,這樣在多種感官被調動起來的時候,學生可以直觀地掌握英語詞匯。然后,利用實物和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詞匯在對話情境中訓練句型。“What is it?It is a basketball.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No, I can not. But I can play football.”如此,在生活情境中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事物,并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引入到英語學習之中,在對話交流中提高其英語表達水平。
2.把握學生的興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W生對新奇的事物有著濃烈的好奇心,他們極其渴望揭開這些新事物的“真面目”。英語不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文化。它與漢語有著極大的區(qū)別,作為新事物,其自身就對學生有極強的吸引力。因此,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英語和漢語的不同之處來創(chuàng)設情境,以此在中英對比中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比如,在講“My school life”這一內(nèi)容的時候,我會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國外的學校是怎么樣的,國外學生一天的學校生活是怎樣的……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會與自己的生活、學習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加深了對國外生活的理解,以此為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維總是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產(chǎn)生的,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展。
1.在情境中提出問題
在我們所使用的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每一節(jié)課的開始都會有Greeting這一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落實不僅是要檢查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還要向學生展示教學內(nèi)容。在開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我一般會利用日常生活問候、天氣等學生耳熟能詳?shù)膯栴}引導學生步入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比如:
T: Today, We will learn I can play basketball.
T: I can play basketball.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 Yes, I do.
2.在情境中提出疑問
求知欲一般是由好奇心發(fā)展而來的。英語語法是英語教學的重難點,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都難以深刻理解語法知識。因此,在問題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在答疑中解決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答疑中總結規(guī)律。比如,be動詞是英語語法的基礎內(nèi)容,對于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這些內(nèi)容是很容易弄混的。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時候用is,什么時候用am,什么時候用are”。如此,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了方向,學生可以在大量的練習中自主總結be動詞的使用。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來直觀地呈現(xiàn)抽象的英語知識,使學生在情境中掌握有價值的英語知識。
參考文獻:
[1]姜瑞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范玲.淺析情景教學法在英語對話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shù)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