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摘 要:伴隨著時代教育的進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lián)Q代,傳統(tǒng)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理論知識的教學時代已經(jīng)成為過去,新形勢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追求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qū)⒗碚撝R與生活實踐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從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以及核心價值觀念的引導產(chǎn)生實際性質(zhì)的影響。其次,生活化教學一直依靠其本身的實踐指導意義以及趣味性受到廣大道德與法治教師的追捧,在設計教學應用中也對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當今社會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被廣泛的運用,本文主要探究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以幫助計劃運用此教學模式的教師提供教學策略上的思路。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教學;應用策略
目前生活化教學模式雖然在課堂上被廣泛應用,但是部分教師的教學設計還存在著幾個教學上的誤區(qū),比如教師為了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化的情景,強行將一些不符合課堂教學主題的情境引入到課堂中,雖然課堂上的趣味性比較濃厚但是對于學生的教育意義不夠深刻,對于學生的實踐指導也不夠具體,從而無法發(fā)揮出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真正優(yōu)勢。這體現(xiàn)出教師對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教學目的和作用優(yōu)勢都沒有深入的了解,從而導致應用方法上的不恰當處理,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在生活化教學中加入道德與法治的因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信念
初中道德與法治科目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信念、以及明確的國家領土意識和主權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因此,教師在生活化教學設計中不能忽視道德與法治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在教學有關國家法治的內(nèi)容時注意引入道德與法治在生活中的廣泛性以及作為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參與的跟道德與法治息息相關的生活事例,從而讓學生意識到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作為國家的基石當家做主,進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信仰。例如教師在教學法治生活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時,不僅僅需要在口頭上向?qū)W生傳授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特征,同時還可以舉一些人民在生活中參與的一些涉及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實例和行使公民權利的實例,比如我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的人大代表是由人民一級一級推選出來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大代表來自基層,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教師可以引入農(nóng)民工人大代表陳雪萍的故事,讓學生對普通公民參與法治決策建立信心,從而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面對生活,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為維護國家的社會穩(wěn)定以及法律尊嚴作出努力。
二、注重生活化教學中課堂事例的實時更新,保證課堂舉例的時效性
事實上生活化教學模式簡化來說就是教師在課堂中利用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事例來讓學生意識到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理論并非是遙不可及的,事實上學生作為我國的公民無時無刻不在行使著自身的權利也履行著相應的義務,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社會處處蘊含著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理論,學生完全有機會同時也有義務將道德與法治學習中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實踐中,從而為社會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種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以及主人翁意識都有很高的作用效果,而為了提升教學中采取的教學事例的感染力以及真實性,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上舉例的實時更新,從而保證課堂舉例的時效性。例如教師在教學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這一課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著重強調(diào)當今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所集中宣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在明確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同時體會到道德與法治課堂與時俱進的內(nèi)容特征,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有助于讓學生多多了解當前社會的主流文化以及道德與法治文化趨勢,從而讓學生的思想緊緊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深度和道德與法治文化水平。
三、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改進,教師可以利用當前教學的數(shù)字媒體設備來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體驗,在讓生活化課堂更接近于實際生活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果。當然除了在教學輔助工具的更新使用上,教師還需要在教學設計思路和課程內(nèi)容安排上加大提升趣味性方面的設計力度,保證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到嚴謹?shù)睦碚撝R,同時還能夠掌握理論知識進行生活化聯(lián)系運用的能力。比如教師在教學實現(xiàn)我們的共同理想這一內(nèi)容時,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初首先詢問學生是否有自己明確的人生理想,并鼓勵學生向全班同學進行闡述表達出自己的人生目標,從而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之后教師再將話題擴展到國家層面,向?qū)W生闡述當前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教師可以再次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理想,在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過程中對國家的發(fā)展做出相應的貢獻。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播放一些名人志士為了國家富強而做出的努力與卓越的貢獻,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仁人志士愛國精神與艱苦奮斗的精神。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模式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際上只在教學理念上給教師一種引導,而并未對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內(nèi)容有所限制,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延展性特征,不斷向課堂中擴充更多的具有教育意義的事例和知識,從而讓學生能夠?qū)⒆约旱牡赖屡c法治視野拓展到教材之外,在不斷豐富生活常識以及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過程中樹立遠大的理想與道德與法治報負,從而在日后的學習工作中刻苦努力艱苦奮斗為國家的發(fā)展以及實現(xiàn)國家共同理想做出重大的貢獻。同時,教師也應當積極作教學反饋與反省,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設計從而切實提升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收獲更優(yōu)良的學習體驗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安華鋒.活動教學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實踐初探[J].學周刊. 2017(27):107-109.
[2]吳佳佳.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7(0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