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素芳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發(fā)展,社交軟件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并且成為了家校溝通的重要交流工具。老師和家長的交流已經(jīng)不局限于原始的電話溝通和家訪,通過社交軟件聊天對話框,也可以進行很好的交流。在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中,各種社交軟件也承擔著很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選擇社交軟件平臺進行溝通與合作,共同擔負起育人的光榮使命。并且,家長通過微信公眾號也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學校里的動態(tài)以及各項校園信息的發(fā)布。
關鍵詞:社交平臺;小學德育;應用
前言
社交平臺作為學校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在現(xiàn)代教育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學校老師利用社交平臺這個重要樞紐,在公眾號里發(fā)布有關德育教育的文章以及學校里開展的德育活動,與家長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同時也彌補了學校教育的不足,推動德育教育的發(fā)展。借助社交平臺,家庭與學校維持著長期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學生共同努力奮斗。
一、創(chuàng)社交平臺,搭建橋梁
社交平臺的德育教育指的是,通過微信信息的多樣化形式,讓家長關注校園公眾號,并且通過校園公眾號推送的德育教育信息,家長能更及時的了解到學校德育教育的發(fā)展情況以及具體內容;或者家長和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發(fā)給校園公眾號,社交平臺搭建起家校溝通的橋梁,拉近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距離,促進家校共同做好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工作。[1]
信息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由傳統(tǒng)的面對面和書信發(fā)展到今天的網(wǎng)絡社交,大多的年輕人不再熱衷傳統(tǒng)的社交方式,更多的是借助社交平臺進行交流。小學階段孩子的父母都是年輕人,新時代的教師要與時俱進抓住年輕人的心理特征,這樣才能更好地跟家長溝通,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所以說,創(chuàng)建社交平臺就是搭建了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橋梁。
二、設社交平臺,拉近距離
學校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內容大多為學科知識,德育教育缺少有效溝通。而社交平臺恰好可以彌補這一板塊的不足,搭建好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微信平臺,教師可以更好的擔負起“立德樹人”這個教育的根本任務。[2]
例如,教師可以每周設置一個時間段,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把自己在德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發(fā)給教師。教師把全班同學的問題搜集起來,進行分類整理,把遇到同種類型問題的學生集中起來,提供有效解決策略,并做好后續(xù)的追蹤,保證學生的問題能得到徹底解決。
老師和家長的溝通非常有限,借助社交平臺,可以進行很好的交流。比如,老師和家長可以互相添加微信,通過朋友圈來獲得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方便平時的溝通。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建班級的專屬群聊,班級里的所有家長都可以在這個微信群中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把一些重要信息設置為群公告,保證每位家長都能接收到;也可以在群里分享班級里的德育活動,學生在學校里的表現(xiàn)都是家長非常期待看到和十分關注的。
三、 建社交平臺,爭做表率
學生長期在學校里學習,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非常少。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群聊,把班級里的每一位家長都邀請進來。每一次的學習任務都發(fā)在群里,讓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多一些了解,同時家長也能起到檢查和督促作用。有些作業(yè)的要求比較繁瑣,直接把文件發(fā)送到群里,某種意義上也是給學生進行減負。家長直接進入群中查看,不僅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而且非常高效。
教師建立班級的群聊,學生可以在群里分享日常生活的見聞,教師也可以把優(yōu)秀學生的事跡發(fā)到群里,展示給相關家長及學生,也會激勵其他同學爭做表率,形成班級的良好班風。老師也可以鼓勵同學們參加社區(qū)活動,做小小志愿者,然后把活動現(xiàn)場的照片發(fā)到群里,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3]特別出色的事跡可以展示在校園公眾號上,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學生也可以把自己身邊的先進事跡分享在班級群里,或者是分享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這本身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德育教育。
四、借社交平臺,多元評價
通過社交平臺,學生的作業(yè)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評價主體也會更多。教師挑選優(yōu)秀作業(yè)發(fā)在班級群里,其他家長也可以進行評價,無形中會增加學生認真做作業(yè)的熱情。其他師生和家長看到公眾號上展示的優(yōu)秀作業(yè),可以在留言區(qū)進行點評,這時的評價主體就會更加多元化。其他家長和同學的贊美,也會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動力。教師可以給被公眾號選中的同學設置獎勵,合理運用獎勵機制也會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社交平臺的建立,更加方便了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作為了一種新型的家校溝通橋梁,社交平臺能有效提升學校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也幫助家長解決了家庭德育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家長把遇到的問題發(fā)給校園公眾號,就會有專業(yè)的德育教師跟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排憂解難。因此,社交平臺值得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丁怡. “微信平臺”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角色[J]. 科學咨詢, 2020(42):1.
[2]胡雪平. 指尖上的“微信”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角色[J]. 學周刊:中旬, 2016(9):2.
[3]鄺彩云. 基于微信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施[J]. 試題與研究:高考版, 20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