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應該注重高校音樂教育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過程中大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幫助大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音樂知識,提高大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音樂節(jié)奏感。大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直觀地認識音樂知識、規(guī)律,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教師應該積極尋求更多有實際意義的音樂學習教案,來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立德樹人;滲透策略;道德素養(yǎng)
1 引言
目前,高校音樂教育中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越來越重視大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讓大學生尋找生活中有節(jié)奏的音樂,來提高大學生的節(jié)奏感。教師應該把大學生德育教育、生活、音樂教學融為一體,讓大學生找到音樂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應該仔細思考德育教育滲透的辦法,尋找大學生感興趣的音樂學習內容,引導大學生發(fā)現有節(jié)奏的聲音,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教師要引導大學生發(fā)現并思考生活與音樂知識的聯系,讓大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大學生在尋找有節(jié)奏的聲音的過程中,會發(fā)現節(jié)奏帶給人的愉悅感,并在接受音樂熏陶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大學音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健全的人格,并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由此可見,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研究對大學生教育工作開展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2 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情況
高校音樂教育多注重大學生音樂基本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強,對音樂的感知力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抓住大學生音樂興趣提高的關鍵措施,導致部分大學生沒有音樂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教師可以合理地引導大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自主探究,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F有的德育教育滲透主要是讓大學生在德育教育中體驗音樂,沒有設計豐富的音樂教育來提高大學生的想象能力。大學生在音樂教育中是較為活躍的,對不同題材的音樂體會深刻。如果教師可以合理引導大學生完成音樂學習,大學生的演唱嘗試欲望就會被激發(fā)。部分大學生個性強,對音樂節(jié)奏的感知力較強,但對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往往沒有進一步地思考。教師如果想讓大學生更感性地看待音樂知識,就應該積極尋求與大學生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內容,幫助大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音樂。比如現有的流行音樂、傳統(tǒng)經典音樂、RAP等,教師完全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場景開展音樂教學工作,讓大學生親身體會不同音樂內容的意義,并培養(yǎng)音樂審美能力。由此可見,高校音樂教育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工作亟待開展。
3 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策略
大學生音樂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有的教具幫助大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潛力,通過感性的方式來認識音樂問題,并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教師應該認真把握教學的實際,借助現有的教學工具,鼓勵大學生參與到音樂學習過程中去,讓大學生的音樂思維得到激發(fā)。
3.1 開展音樂情景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高校音樂教育應該以培養(yǎng)大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為主,提高大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認識。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大學生對課堂導入時的音樂故事情節(jié)往往比較感興趣,且樂于發(fā)現故事中的音樂故事。部分大學生對新鮮的德育教育環(huán)節(jié)更有探索欲望,教師可以借助情景教學環(huán)節(jié),來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情景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定的教學工具,讓大學生分組完成音樂問題的探索。比如在《我和我的祖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大學生進行分組,讓大學生分別負責一部分音樂歌曲的演唱和表演,來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參與度。具體可以借助愛國歌曲、故事來引導大學生思考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并在組內分享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快樂。教師可以先從簡單的例子入手,讓大學生體會成長過程中衣服、鞋的變化。比如在講故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觀看關于偉大祖國的成長的故事,然后讓大學生思考如何理解祖國強大的事實。最后讓大學生分別扮演《我和我的祖國》歌曲中的角色,讓大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模仿。大學生在音樂演唱和表演的過程中,就會深入思考歌詞的含義并體會歌曲的情感。最后,教師可以讓大學生思考對成長的理解,并要求學生掌握歌曲的唱法。教師讓大學生思考后舉手回答問題,并設計類似的問題來提高大學生對歌曲內容和節(jié)奏的認識。大學生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道德素養(yǎng)就會增強。大學生通過階段的練習,就會建立對音樂知識的形象思維認識,然后逐步形成感性思維認識。大學生通過類似的音樂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體會感恩的意義,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音樂體驗。
3.2 結合生活體驗,培養(yǎng)大學生的個性品質
現有的音樂課堂中德育教育有了一定的滲透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教師在大學音樂教學時,多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不斷地肯定與自我肯定中建立對音樂學習的自信心,并學會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尊重同學的勞動成果,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部分教師還充分挖掘了現有教材中的德育知識,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對周邊世界的認識,建立正確的三觀。高校音樂課堂教學應該繼續(x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氛圍中,從而為學生提供更恰當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個性品質,讓大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生活的認識。如果說大學生在音樂教育開始前,就已經完成對音樂教育基本知識的思考,課上的音樂體驗感就會大大提升。教師可以設置一定難度的生活體驗環(huán)節(jié),讓大學生課下自主合作完成。大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生活的過程中,發(fā)散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生活體驗感也會有明顯的提升。音樂往往是和大學生的生活具有聯系的,且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果大學生可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體會生活,學習愛國、勵志、堅強等精神,他們就會有更高的音樂體驗。比如在校歌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大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并盡快適應高校的生活。大學生在觀察高校的事物、娛樂場所、學習場所時,會提高對學習環(huán)境中的事物認知。教師可以引導大學生思考在高校中要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并思考如何做一個懂禮貌、懂衛(wèi)生的大學生。
4 綜述
音樂教育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應該培養(yǎng)大學生的生活、學習、衛(wèi)生習慣,通過適當的指導方法,幫助大學生找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應該在音樂基本知識技能教學的基礎上,借助現有的教學工具,鼓勵大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音樂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個性品質。
參考文獻
[1]林志強.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研究[J].考試周刊,2018,4(02):148-148.
[2]謝雨婷.試論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策略[J].教育科學,2017(10):34-35.
[3]邢志亮.關于高校音樂教育中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策略的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7(02):233-233.
[4]王輝.高校音樂教育中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策略研究[J].中外校外教育,2019,7(12):55-56.
作者簡介
姚杰(1991-),男,漢族,山西原平人,實習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音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