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斌
摘?要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一個炙熱話題一直備受關注,教師如何創(chuàng)設能激活高中生物課堂的妙趣情境,運用何種情境創(chuàng)設技巧來激活值得一探。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核心素養(yǎng)的強有力推動,生物課堂在情境創(chuàng)設方面可為“遍地開花”,技巧的運用可圈可點。教師迎合時代教育改革要求,把握好情境創(chuàng)設技巧,以便順利激活課堂十分重要。本文探究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技巧與方法,以期拋磚引玉,互為借鑒。
關鍵詞 把握;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技巧;激活;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7-0203-02
在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課改尤其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建設,情境創(chuàng)設便是營造一種能促進學生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盡快融入課堂,促進學生價值觀培養(yǎng)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情境教學克服了以往“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弊端,以最大限度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與個性發(fā)展”為重要目標。情境教學需要有情境技巧來支撐,教師應基于學情與教學實況采用科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技巧,將情境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疑促思
在生物課堂中,教師不間斷拋出的課堂問題便是一個一個知識的支架,它們促進學生不斷思考、探究、推理、判斷、總結、歸納等,這對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十分重要。生物知識的學習是學生運用思維策略來理解知識、重構知識、體驗知識、掌握與運用知識的過程,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個能促進學生思考與學習的有效技巧與策略,應巧妙運用。
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可引發(fā)學生不同的認知沖突,是學生思考與學習第一步。營造一種處處充滿懸念與疑問的學習情境顯然比教師平平淡淡地講析更有吸引力,更能激發(fā)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例如,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第三節(jié)《細胞呼吸》的課堂中,教師便可創(chuàng)設如下問題情境:細胞呼吸跟我們平常所了解到的“人體呼吸”是一回事嗎?什么是酵母菌,酵母菌的習性有哪些?生活中,有關酵母菌的生活常識你了解多少呢?以上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一則可以疑促思,讓學生盡快投入到課堂氛圍中來,二則,順利地鏈接所學課本知識,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思考與探究。這樣,整個生物課堂便被若干個問題點燃了。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喚醒認知
較其他學科而言,生物這一科目與生活的聯(lián)系性更為緊密,任何生物知識都是從人們生活中采擷的“細節(jié)”或者“片段”,故教師在教學中更應去關注“生活性”。再者,生物學科的艱澀、枯燥性較強,只有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立足生活來理解,感悟與運用知識,才能逐漸喚醒學生的原有認知,這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生活是學生生物學習最大的知識寶庫,在生物課堂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技巧,將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案例等搬到課堂上,或者帶著學生走進生活進行生物觀察。例如,在蘇教版選修一《利用發(fā)酵技術加工食品》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舉出生活中蒸饅頭、蒸面包等一些簡單實用而常見的例子,讓學生感受“發(fā)酵技術”是如何服務于人們日常生活的。還可以引入生活中的“葡萄酒制作方法”,讓學生討論葡萄酒制作與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是否一致,這便于學生在討論中感悟生物知識的趣味性與生物學習的無限樂趣。或者,在講到“病毒”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引入“新型冠狀病毒”的生活案例,喚醒學生認知,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傊?,生物課堂上不能缺乏生活知識的點綴,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從生活汲取營養(yǎng),才能更好理解與學習生物課本知識,做到精準深入理解、學以致用。
三、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強化體驗
直觀情境創(chuàng)設也是一種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技巧。這里所說的“直觀情境”創(chuàng)設有兩種創(chuàng)設的方式,一是將生物學習對象的“實物”搬到課堂上,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二是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聲情并茂的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直觀性情景,將枯燥晦澀的生物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可感化。直觀情境的創(chuàng)設,最好能讓學生可看、可感、可摸、可嗅等。
將實物搬到課堂對于一些教學內容來說是可以實現(xiàn)的。例如,在學習《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等這些知識時,教師可隨便帶入課堂一些實物,讓學生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一些生物分子的結構。當然,這種方式比較費時費力,且不能顧及到班級每一位學生。毋庸諱言,對于大多數(shù)的生物課堂內容來說,教師可運用多媒體來營造更為直觀的情境,促進學生的觀察學習。例如,在《光合作用》相關教學中,教師可自己制作關于細微下光合作用的動畫,或者可直接從網絡上下載動畫,讓學生從每一幀的動畫中來觀察綠色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素如何吸收光能,產生有機物,釋放氧氣的。緩慢的動畫播放,形象逼真、直觀生動的內容讓學生對“光合作用的過程”有了更詳細的了解,這對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全面把握所學十分有利。
四、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枯燥無味的高中學習中,聽故事無疑被認為是十分有趣的事兒。在生物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去營造故事情境,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學生所學生物知識與故事相鏈接,給予學生深刻而趣味的學習體驗。故事是學生枯燥生物學習中的一劑良好的情緒調節(jié)劑,生動的故事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形成具有促進性,同時對學生生物知識的理解具有輔助意義。
當然,講故事不是隨意而為的,教師所講的故事可以是對課本知識點的解釋,也可以是補充,最好能盡快激活生物課堂,驅動學生高效學習。例如,在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遺傳”“變異”等一些細碎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為學生講《達爾文的故事》:達爾文在與舅舅的女兒結婚后,所生的六個孩子其中有三個便是幼年夭折,另外三個也并不幸運。當然,教師講故事時應生動形象,巧用語言技巧,將達爾文近親結婚的悲劇表現(xiàn)出來。通過這一故事,學生對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知道得更多,同時,也對“遺傳與變異”相關知識有了更深了解,教師再稍加聯(lián)系課本,學生便對一些課本知識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盡快掌握。
五、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引導探究
“實驗性”是生物學最重要的特征。眾所周知,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與自然界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要探究形形色色的生物現(xiàn)象,教師就必須要重視課堂實驗的運用。因此,在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實驗,探究實驗來揭秘生物界的奧秘。
生物學習離不開生物實驗,學生要做到“理論學習+實驗探究”。作為生物教師,要創(chuàng)造情境,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體驗或者嘗試各種各樣的生物實驗。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入相關實驗“檢測光合作用”,讓學生觀察后自己動手。一方面,教師要提前準備好實驗器材,營造好實驗條件,并且保證實驗過程十分順利。另一方面,拋出一些合作討論問題(光合作用需要具備什么條件?所產生的有機物有哪些?如何檢測在沒有光照的條件下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等),讓學生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帶著問題去進行合作實驗。實驗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其思考探究,還能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投入到相關生物知識的學習中,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情境創(chuàng)設是實施情境教學的唯一途徑,而情境技巧的運用又關乎情境教學的成敗,故教師應強化重視。在高中生物情境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技巧較多,創(chuàng)設問題、生活、直觀、故事、實驗等情境有利于為學生營造一種“情境合一、親臨其境”之感,讓學生面對晦澀、復雜與繁瑣的知識點,更有信心,學習更高效。當然,教無定法,生物教師對情境技巧的運用應隨著學情以及教學內容的變化而有所新穎。只有這樣,情境教學才能“物盡其用”,全面激活高中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任曉虹.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學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的實踐研究[D].廣州大學,2019.
[2]趙恩.高中生物學情境教學的實施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6.
[3]張楚.高中生物教學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研究[D].溫州大學,2018.
[4].“情境教學”讓高中課程改革落到實處——廣西高中生物主題教研活動[J].基礎教育研究,2019(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