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穎納
【摘要】目前英語教學的教師們最頭疼的莫過于課堂上學生們的沉默了。文章針對英語課堂氣氛沉悶的原因,探索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以此來活躍英語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氣氛;沉默;學習興趣;激活
實施目標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推進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進入二十一世紀,但目前的課堂教學還普遍存在著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面無表情地看著,唯唯諾諾地舉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有灌輸,而缺乏交流,這種狀況對英語教學極為不利,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改變這種沉悶的局面。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學生的天地,學生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冷眼旁觀者,和靜默者。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何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快樂“舞臺”,如何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認為只有打破沉默讓英語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才能創(chuàng)設有效的英語課堂。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沉默”現(xiàn)象,我想大多數(shù)教師都很忌諱,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不再“逆來順受”,而紛紛“揭竿而起”呢?首先我們應該拋卻學生沉默的表象,從學生沉默的背后,去發(fā)現(xiàn),去反思,去研究學生沉默的心理及根源,從而去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根據(jù)對班中學生的調(diào)查,主要是這幾方面的因素在作怪:
(1)性格內(nèi)向,膽小而沉默。
(2)信心不足,怕老師批評而沉默。
(3)對英語缺乏興趣,基礎差而沉默
(4)心中帶有不良情緒而沉默。
同時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沉默,決不僅僅是學生自身的因素,還有教師的原因。我們要不斷的自我反思,找準癥結,對癥下藥。
一、帶著情感進課堂
教師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才愿聽其言,遵其囑,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有道是“親其師而信其道”。如果課堂上教師老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態(tài),那哪來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呢?我們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樂意袒露胸懷,講述自己的喜怒哀樂。只有這樣才能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活動的自由度,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使每一個學生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jīng)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如初學、鞏固、和復習,就不能用一樣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付出心血,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在教學中,這應該是教師大有作為的地方。
三、充分創(chuàng)設情景,讓英語教學活起來
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運用活潑多樣的形式進行鞏固,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實。初中英語教材中有很多生活性的內(nèi)客,教師可以把每個單元的對話或句型練習改編成生活性的短劇,讓學生去表演。如講“How much is the shirt?”時,我讓學生自己搜集服裝圖片,模擬買賣衣服的場景,練習相關時話。
四、抓好好奇心,培養(yǎng)興趣
初一新生對學習英語感到新鮮,有好奇心,看到老師用流利的英語授課,感到新奇,那種想學會、躍躍欲試的感覺呼之欲出。但這種好奇心往往是自發(fā)的,屬于一種不穩(wěn)定、不廣泛、暫時性的興趣。對學生自發(fā)產(chǎn)生的興趣,教師應給予保護。在新學期的最初幾節(jié)課上,教師可先介紹使用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英語使用的廣泛性以及當今英語的重要性;當喚起學生的注意時,便趁熱打鐵,教會幾句簡單而常用的日常用語,如:“Hello[Good morning[Nice to meetyou[Goodbyel”待學生模仿正確時,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對話,然后在當堂表演,直至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盡管是極其簡單的幾句話,可對初一新生來說,恰到好處,大部分學生都會爭先恐后地走上講臺進行表演,此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使每個學生初次接觸英語就享受到成功的歡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使孩子好好學習的欲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教學互動,用語言引發(fā)學生興趣。教師的語言對于學生語言習慣有著不可替代的示范意義,因此教師首先要注意自身語言的準確優(yōu)美,其次,語言具有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的魅力離不開言辭的熱情,誠懇和富有激勵性,離不開不懈追求的豐富、幽默種富有啟發(fā)性、出此,教師要努力把靈感思想貫徹到話語中去,是“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從而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受到感染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趣盎然,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五、穿插課外知識,活躍課堂氣氛
當課堂氣氛活躍時,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其學習熱情也會隨之高漲。因此,教師在教學課本中的語言知識時,可以穿插一些課外知識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例如:
①lt rained very heavily last night.
②It rained cats and dogs last night.
上述兩例是讓學生描述雨下很大時采用的例子,例②比例①更有趣味性,學生還以為該句講的是有關貓和狗的事情,因此聽講時十分專注。
總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淵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優(yōu)化課堂氣氛以學生為本,注重情境教學,適時地穿插諜外知識,用自己語言的感染力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才能獲得最佳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