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華
摘 要: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提出,要改革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就將生物教學與生活密切結合,關注學生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學以致用,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此,一些教師不懈探索,得出了高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學效果,達到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诖耍疚膶母咧猩锱c生活的關系入手,從四個方面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探討,希望對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生活情境 生活熱點 課外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9-0162-01
1 引言
由于內容繁雜,高考所占分值較少,所以生物學科一直不被重視,很多學生生物學習基礎薄弱,缺乏興趣,教師對此也尤為頭疼。究其原因,學生僅僅把生物當為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沒有去關注生物與生活的關系,沒有通過生活去認識生物、學習生物。因此,為學生營造一種生活化的情境,進行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有效降低生物教學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
2 高中生物與生活的關系
高中生物與生活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它來源于生活,豐富多彩的生活是生物學賴以建立的“源頭活水”。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內容大多揭示了生命的本質,揭示了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與規(guī)律,因此其對于生活是十分有益的。眾多的生物學家就是從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入手,經過一番曲折長期的研究和探討過程,才建立了現(xiàn)在的生物知識體系,因此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入手,利用學生已形成的生活經驗和已觀察到的生活現(xiàn)象,進行教學,找準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點。
3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想利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就應該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高中生物與生活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進行生物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內感受到生物與生活的關系,加深新授知識的印象,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如,教學“應激性”與“反射”時,一名學生在下面小聲嘀咕,教師靈機一動,叫了這名學生的名字。聽到教師點名,學生紛紛看向那個學生,該學生也抬頭看向老師,并立即站了起來。教師據(jù)此對課堂點名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告訴學生“點名”是“刺激”,學生的抬頭是“條件反射”,起立是“反應”,而這一過程就是所謂的“應激性”。教師無意間創(chuàng)設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有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也對不認真聽課的學生進行了“刺激”。
3.2挖掘教材中生活化的內容
教材中處處都是與生活有關的內容,只是形式并非直觀的生活化,需要教師進行挖掘。比如,教學“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時,教師可對該基因組合定律進行了挖掘:一個長相漂亮但是頭腦簡單的女孩與一個長相丑陋但頭腦聰明的男孩結婚,他們的孩子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紛紛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四種可能。教師根據(jù)該情境以及學生所得出的四種可能,引出了孟德爾的“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又如,學習了糖類、脂質、蛋白質之后,教師詢問學生家中有沒有過于肥胖或者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親人,如果有,則根據(jù)所學的生物知識,為他們制定一個合理的膳食計劃與飲食方案,并明確告訴他們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這些都是常見且容易患上的疾病,學生在為他們制定膳食計劃時,不僅鞏固了生物知識,也增強其學習生物的信心與興趣。
3.3利用生活中的熱點進行教學
生活中的新聞、社會熱點話題是學生都比較關注的,將其與生物教學聯(lián)系起來,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助于增強其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聽到關于“甲型流感”、“登革熱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等新聞報道后,教師可以聯(lián)系正在傳播的上述傳染性疾病,為學生講授相關的傳染病原理知識,并解析相關預防的方法。學生在聽到教師講述最近的傳染性疾病時,也會感覺到生物教學的實際意義,在學習相關內容時便會更加認真,印象也會更為深刻。
3.4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
對于生物而言,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記憶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而課外實踐活動則是最好的方式,一來學生對課外實踐活動的形式比較感興趣,二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在解決問題時聯(lián)系所學生物知識,學以致用,會增強生物學習的實際意義。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小生態(tài)瓶、探究不同溫度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調查身邊常見遺傳病(如白化病、色盲)的發(fā)病率或通過分析家系畫出系譜圖、確定遺傳方式;還可調查轉基因食品種類、蔬菜大棚常用什么顏色的塑料、本地果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物種豐富度……這些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都需要用到課上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物知識解決了問題,從而于無形中提升了學以致用的能力。
4 結語
生活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也是一個巨大的課堂,生活中蘊藏著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一旦教師能將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與書本知識兩相融通,學生就會感受到書本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意識到自己學習的重大責任及價值,觸動學習興趣和動機,從而主動地、深入地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因此,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更多地聯(lián)系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挖掘教材中生活化的內容,利用生活中的熱點進行教學,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最終促進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實現(xiàn),提升生物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長勝.高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3(12).
[2]龔彩霞.生物教學生活化——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生物有效性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