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
- 辦理涉未成年被害人死刑抗訴案件的要點與啟示
”,應當依法適用死刑。對于人民法院以被告方與被害方達成賠償諒解協(xié)議為由,從輕判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賠償諒解協(xié)議進行實質(zhì)性審查,全面、準確分析從寬處罰是否適當。雖達成賠償諒解但并不足以從寬處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出抗訴,監(jiān)督糾正確有錯誤的判決。關鍵詞:二審抗訴 死刑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 未成年人 賠償諒解協(xié)議一、基本案情及抗訴結果2017年11月底至2019年1月,王某為牟取非法利益,組織龍某、王某湘、米某華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零包販賣毒品海洛因36次,并容
中國檢察官·經(jīng)典案例 2023年9期2023-10-20
- 擾鄰清夢,公雞被判“死刑”
法院無情地判處“死刑”。據(jù)英國《每日郵報》25日報道,該案發(fā)生在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市附近的西塞特小鎮(zhèn)。當?shù)匾患倚∞r(nóng)場里,7只公雞每天清晨競相打鳴。在農(nóng)場主杰西?馬森看來,這本就是鄉(xiāng)村生活的正常場景,但是她的鄰居李德夫婦受不了了。不堪其擾的李德向當?shù)卣对V,要求馬森設法降噪。當?shù)丨h(huán)境衛(wèi)生官員也來實地調(diào)查,認為在清晨5:30左右,這群公雞的打鳴聲“具有侵擾性,令人難以安眠”。據(jù)悉,這些公雞曾在13分鐘內(nèi)連續(xù)打鳴34次,還有一次在30分鐘內(nèi)打鳴134次。李德家緊
環(huán)球時報 2022-09-272022-09-27
- 淺析我國刑罰制度的演變
詞:五刑;肉刑;死刑;主刑;附加刑 我國刑罰的歷史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奴隸社會階段、封建社會階段和近現(xiàn)代階段。一、奴隸社會的刑罰制度 夏商周是我國的奴隸社會時期。刑罰在夏朝已初具雛形,經(jīng)西周逐步發(fā)展完備?!蹲髠鳌ふ压辍酚涊d“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吨芏Y·秋官·掌戮》記載“司刑掌五刑之法,以麗萬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宮罪五百,刖罪五百,殺罪五百。”史料的記載表明在奴隸社會時期,我國已經(jīng)確立了奴隸制“五刑”。 “五”在我
客聯(lián) 2021年10期2021-12-07
- 死刑的法理學研究
的基本觀念之中,死刑無疑是最具威懾力的刑罰,在此種威懾力的震懾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達到預防和打擊犯罪的目的。進入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死刑的威懾力有效說卻遭受到了嚴厲的抨擊,死刑的存在對于法而言是良或惡在學界也展開了激烈的探討,對此可以死刑威懾力為視域探討死刑如何具備正當性與合理性。一是死刑威懾力的辯考;二是死刑威懾與死刑的作用;三是對死刑制度的“正當性”反思。具體而言,死刑的威懾力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其分別作用于立法與司法,死刑的存在仍然具備其他刑罰不具備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1年4期2021-09-18
- 論我國終身監(jiān)禁的刑罰屬性
終身監(jiān)禁的適用以死刑為前提,其本質(zhì)上是一種死刑;為了寬大并減少死刑的適用,立法者以自由刑終身監(jiān)禁替代死刑;從執(zhí)行方式看終身監(jiān)禁屬于不得減刑、假釋的無期徒刑。終身監(jiān)禁的入刑是我國反腐形勢的需要,是減少死刑適用的合理選擇,是國外刑罰經(jīng)驗和中國傳統(tǒng)智慧的借鑒。關鍵詞:終身監(jiān)禁;刑罰結構;無期徒刑;死刑;死刑替代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古代的法制與秩序:從‘清官到‘青天的司法秩序”(13JJD820017)。[中圖分類號] D924
重慶社會科學 2021年4期2021-07-08
- 刑法中死刑適用問題的相關研究
展和完善的階段。死刑適用標準本身存在一些問題。表現(xiàn)為我國的適用標準不統(tǒng)一、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我們應該堅決恪守憲法適用的死刑的一般原則,即“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死刑只適用于犯罪極為嚴重的罪犯”。結合學界的相關觀點和在中國的司法實踐,死刑現(xiàn)行條款的適用,中國死刑現(xiàn)行標準的改進,中國死刑制度的實施以及中國死刑最終目標的實現(xiàn)。關鍵詞 死刑 適用標準 限制死刑作者簡介:諸葛鵬,天津市西青區(qū)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
法制與社會 2020年35期2020-12-11
- 關于中西方死刑廢存問題之比較研究
縱觀人類歷史,從死刑的發(fā)展,泛濫再到如今社會的人性化與合理化發(fā)展態(tài)勢,對于世人死刑的關注及從未減少。關于死刑廢除問題,最早始于十六七世紀的意大利,貝卡利亞通過人性和合理的角度來審視死刑的廢存。如今,全球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占國家總數(shù)的70%。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隨著國民素質(zhì)的逐漸提高,中國也逐漸調(diào)整了死刑制度,我國的死刑立法沿著保留并限制即“應嚴而非廢”的方向發(fā)展,該文將通過層層遞進的闡釋,解讀中西方關于死刑廢存的紛爭及我國死刑制度發(fā)展態(tài)勢,為我國死刑制度提供新
時代人物 2020年26期2020-12-07
- 階段性廢除貪污受賄犯罪死刑的路徑構想
摘 要 廢除死刑的理論和貪污賄賂的支付理論都具有理論和實踐上的局限性和不足?;谌藱啾Wo的分階段廢除理論為廢除腐敗和賄賂犯罪的死刑提供了更為合理的方法。在這一階段,我們必須嚴格掌握對腐敗和賄賂犯罪適用死刑的條件,并明確主要立即執(zhí)行死刑、緩刑、實行死刑的機制。下一步是取消對腐敗和賄賂犯罪定罪和定罪的標準,首先廢除弱者,受賄罪的死刑為完全廢除腐敗和賄賂罪的死刑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許多影響廢除因腐敗和賄賂犯罪而死刑的社會問題得到解決之后,完全廢除此類犯罪的死刑是自然的
法制與社會 2020年32期2020-11-20
- 關于死刑復核程序的癥結分析
新雅【摘? 要】死刑復核程序是我們國家減少判處罪犯死刑、謹慎判處死刑的相關政策的執(zhí)行和體現(xiàn),在司法實踐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適用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現(xiàn)象,比如在啟動死刑復核程序的方法上帶有行政性、死刑審核人數(shù)不足、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檢察機關的監(jiān)督權被削弱等等,這些癥結的出現(xiàn)應得到關注。【關鍵詞】死刑;核準權;復核程序一、適用死刑復核程序產(chǎn)生的積極意義死刑復核程序的適用有效地控制了死刑執(zhí)行的數(shù)量,對刑事訴訟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效用。首先,死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3期2020-11-04
- 中國死刑存廢爭議現(xiàn)狀簡析
摘要 死刑的發(fā)展以及存廢問題在我國刑的法歷史長河中,一直站在一個風口浪尖的位置。關于存廢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全面廢止死刑和嚴格限制死刑適用是當前國際社會死刑改革的兩個主要趨勢。大部分學者主要努力的方向在于如何減少死刑罪名或消滅死刑,這部分學者的新興思想必然會受到老舊思想的阻礙。兩種思想的碰撞也不禁讓我們思考死刑存與廢的爭論究竟來自于哪些出發(fā)點或者哪些因素。本文將結合中國死刑的發(fā)展歷程,主要從歷史因素,政治因素,公民意識形態(tài)因素三個方面分析中國為何至今仍有數(shù)
法制與社會 2020年26期2020-10-20
- 階段性廢除貪污受賄犯罪死刑的路徑構想
要:貪污受賄犯罪死刑廢止論與保留論都存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局限與不足,以保障人權為基礎的階段性廢除論提出了比較合理的貪污受賄犯罪死刑廢除路徑?,F(xiàn)階段應從嚴把握貪污受賄犯罪適用死刑的條件,明確以死緩為主、死刑立即執(zhí)行為輔的死刑適用機制;下一步應剝離貪污罪、受賄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先行廢除罪質(zhì)較弱的受賄罪的死刑,為全面取消貪污受賄犯罪死刑創(chuàng)造條件;在影響貪污受賄犯罪死刑廢除的諸多社會疑難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后,全面廢除該類犯罪死刑就水到渠成。關鍵詞:貪污受賄犯罪;死刑;
中州學刊 2020年3期2020-05-06
- 中國死刑存廢問題分析
關鍵詞 死刑 生命權 宗法 殺人償命 中國立場作者簡介:羅悠,西南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刑法。中圖分類號:D92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220在當前國際社會死刑改革的兩個主要趨勢是全面廢止死刑和嚴格限制死刑,其中相對占主導地位的潮
法制與社會 2020年5期2020-03-25
- 死刑存廢問題思考
郭恩澤 摘 要:死刑對于一個罪犯來說是對他犯罪的最嚴厲懲罰。死刑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后期,死刑伴隨著國家的誕生而出現(xiàn),是一種人類最本能的報復手段。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階段,死刑與其他普通刑罰有著本質(zhì)的顯著特點。死刑存在一天,人類的文明都在快速發(fā)展,是對死刑的一種承認和認可。貝加里亞在《罪與罰論》中主張廢除死刑這一古老的刑罰,國家政府民眾都在對死刑的合理存在性產(chǎn)生質(zhì)疑。死刑的爭論應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之上,不可人云亦云。但是,從發(fā)展最終點的社會角度的方向來看,死刑
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 2020年1期2020-02-06
- 毒品犯罪死刑控制的教義學展開
品犯罪是我國當前死刑適用的主要犯罪之一,其不斷受到正當性、必要性和有效性的拷問。在毒品犯罪中嚴格控制并逐步廢除死刑,是我國《刑法》發(fā)展的未來趨勢,也是刑罰回歸人道的必然要求,亦是刑法謙抑性、刑罰輕緩化的應有之意?;谖覈鴩谰亩酒非閯菀约皣竦钠毡榍楦?,立法上廢除死刑在短期內(nèi)幾無可能,通過刑事政策控制死刑又欠缺明確性、穩(wěn)定性與統(tǒng)一性?;谛谭ń塘x學的立場對《刑法》第48條第1款“罪行極其嚴重”進行嚴格解釋,并在司法.上構建一套完整、清晰而又科學的死刑適用標
現(xiàn)代法學 2019年5期2019-11-11
- 芻議毒品犯罪死刑案件的有效辯護
鍵詞 毒品犯罪 死刑 有效辯護作者簡介:戴高明,江蘇海郡律師事務所,律師,主要從事法律事務工作。中圖分類號:D92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263辯護是一種基本的訴訟職能,是指刑事訴訟中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為反駁控訴,提出對被告人有利的
法制與社會 2019年30期2019-11-05
- 淺談中國刑法史上死刑復核制度的發(fā)展
吳佳星摘 要:死刑是世界人類歷史上最為古老、殘酷的刑罰,它以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為刑罰執(zhí)行的內(nèi)容,體現(xiàn)了刑罰的嚴厲性。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人類文明不斷演變,刑罰也逐漸走向輕緩,死刑復核制度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死刑的適用和執(zhí)行,極大的推進了世界歷史文明的發(fā)展,也推進了刑罰的人道化。關鍵詞:死刑復核;刑法史;死刑在奴隸制和封建時代幾千年的歷史中,受人類樸素的報應論以及死刑所特有的嚴厲性和強大的威懾力的影響,統(tǒng)治者將死刑作為維護社會治安、維持封建統(tǒng)治
科學與財富 2019年15期2019-10-21
- 我國死刑存續(xù)廢除的歷史發(fā)展及思考
摘??要:死刑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高的法律懲罰和威懾一直發(fā)揮著積極獨特的作用,但隨著國際社會的交流和發(fā)展,國外很多國家逐步廢除死刑,關于中國死刑是否存廢引發(fā)越來越多的探討,本文作者簡述了死刑存廢的歷史,并談談自己對此問題的思考和刊發(fā)。關鍵詞:死刑;存廢;國際化在如今國際化趨勢下,死刑越來越不被先進國家所接受,它的廢止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隨著社會物質(zhì)條件的發(fā)展和人思想素質(zhì)的提升,人類文明會隨著不斷發(fā)展,人會越來越在乎對生命的尊重,在這種社會發(fā)展背景下,死刑最終將會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43期2019-09-10
- 淺析集資詐騙罪
鍵詞:集資詐騙;死刑;法制近幾年來,隨著金融經(jīng)濟的發(fā)展,集資詐騙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集資詐騙現(xiàn)象對社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使人民群眾的社會公信力降低,使國家的金融秩序紊亂。雖然刑法對本罪做了嚴厲的規(guī)定,國家也在加強打擊力度,但這種現(xiàn)象依然在持續(xù)增多,且在2015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死刑,本人希望通過對本罪的分析,加深人們對本罪的理解,避免此罪發(fā)生而給生活帶來困擾。一、集資詐騙罪的概述(一)集資詐騙罪的影響集資詐騙罪是指
青年生活 2019年3期2019-09-10
- 論經(jīng)濟犯罪死刑制度的存與廢
九》的頒布實施,死刑罪名得到進一步的縮減。經(jīng)濟犯罪死刑制度的存廢問題的爭論再一次爭論的焦點。但爭論者大多著眼于外在的視角和理論,對于我國的具體的國情和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關注不高。要解讀經(jīng)濟犯罪的死刑存廢問題,必須把我國的具體國情與理論相結合。本文總共分為六部分,各部分的具體內(nèi)容為:第一部分為前言,簡單的介紹了死刑的概念以及當今世界各國對于死刑的態(tài)度以及我國的發(fā)展趨勢;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主體開始部分,主要介紹了經(jīng)濟犯罪的概念、特點,以及我國經(jīng)濟犯罪的如今發(fā)展狀況
炎黃地理 2019年1期2019-09-10
- 我國的死刑刑事政策:現(xiàn)狀、成因與未來
【摘要】:死刑是刑法中重要的刑種,也是持續(xù)得到刑法界關注的問題之一,自兩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刑法學家貝卡利亞開始,便產(chǎn)生了對其存廢、限制問題的爭論。時至今日,爭論仍然存在。但從各國死刑立法發(fā)展來看,限制乃至廢除死刑己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本文主要結合死刑的適用情況,就死刑政策問題予以分析?!娟P鍵詞】:死刑 刑事政策 刑罰一、我國死刑刑事政策的現(xiàn)狀1979年,我國第一部刑法典正式的頒布施行,較好的體現(xiàn)了限制適用死刑的原則。1997年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又發(fā)出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4期2019-09-10
- 淺析我國死刑案件中非法口供排除規(guī)則的應用
訊逼供而已被執(zhí)行死刑。結果的正義通常被認為是值得等待的,但這種以付諸大量時間甚至以生命作為代價而等待到的正義通常會受到公眾的非議,這種現(xiàn)象值得整個社會的反思,筆者試圖從非法口供的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探析解決的途徑。關鍵詞:死刑;非法口供;強制排除一、我國死刑案件口供審理現(xiàn)狀死刑作為最高刑罰,一旦被誤執(zhí)行,其所給被告人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內(nèi)蒙古胡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以付出青春生命的代價為司法改革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平公正的期待拉開了序幕。從證據(jù)邏
學業(yè) 2019年4期2019-09-10
- 從小說到電影:《紅與黑》于連死刑辨析
瑞納夫人而被判處死刑的細節(jié)并未做深入探討;于連的死刑判決存在諸多疑點,電影只是簡單地依照小說原著的情節(jié)給主人公于連死刑的結局,這顯然是馬虎潦草的;于連的死刑源于階級審判和自我毀滅,于連在黑暗的監(jiān)獄環(huán)境里,得以冷靜地觀察現(xiàn)實社會,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對槍擊瑞納夫人的行為深感懺悔并認為自己不可饒恕,只有讓自己被判處死刑,才能找到內(nèi)心的平靜和靈魂的救贖。關鍵詞:《紅與黑》 于連 死刑 野心家 救贖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小說《紅與黑》是舉世公認的名著,多次被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9年6期2019-07-22
- 在歷史視野下觀察死刑存廢
摘 要:廢止死刑是世界死刑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體現(xiàn)。如今,死刑的存廢不僅是理論問題,還是實踐問題。文章摒除死刑存廢的觀點爭議,只在死刑歷史視野下研究死刑存廢,通過解讀和分析死刑意涵、中國古代死刑歷史發(fā)展、西方死刑歷史發(fā)展,民意在死刑存廢歷史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從歷史視野下得出的死刑存廢條件來客觀探討死刑存廢的問題。關鍵詞:死刑;歷史視野;死刑存廢一、死刑意涵的解讀死刑,又稱生命刑,是國家依照法律規(guī)定強制性地剝奪犯罪人生命的刑罰。
青年與社會 2019年17期2019-07-19
- 民事賠償及對死刑限制適用的影響
危險性減少而限制死刑適用的合理性,也有“賠錢免死”之虞,只有表明人身危險性降低的民事賠償才能成為限制死刑適用的情節(jié)。民事賠償對死刑立即執(zhí)行和死緩的限制適用具有積極意義,其中對于死緩適用的限制,僅包括應當適用死刑立即執(zhí)行而降格為死緩的情形。關鍵詞:民事賠償 死刑 情節(jié)一般認為,民事賠償可以緩解犯罪造成的實際損害,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減少,[1]體現(xiàn)了被告人的悔罪表現(xiàn),表明其人身危險性有所降低;[2]民事賠償使得犯罪后果減輕,降低了處罰必要性。[3]但是,《刑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19年5期2019-07-01
- 以中國為視角探究死刑存廢與文明的沖突
下的嚴重犯罪判處死刑的觀點,但死刑的確在適用過程中暴露出了非常多的弊病。在以人權、平等、正義和文明為基礎的現(xiàn)代社會,死刑的適用不可能是完全安全且適當?shù)?。本文總結了當前國際環(huán)境下死刑存廢的現(xiàn)狀及原因,并討論了中國語境下的死刑存廢與文明之間存在的沖突,以及解決這種沖突的趨勢?!娟P鍵詞】死刑 死刑存廢 死刑歷史 死刑制度改革有言常道,刑法是保護罪犯的法律。德國刑法學家馮·李斯特也曾說,“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也是犯罪人的大憲章”。一方面,刑法懲治犯罪,保護受害
商情 2019年16期2019-06-17
- 試論死刑緩期執(zhí)行替代死刑立即執(zhí)行
云霄摘 要 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這一制度設立之初的目的在于限制對于犯罪人適用死刑立即執(zhí)行。雖然全世界的大趨勢是是廢除死刑這一極刑,但中國當前的國情和形勢并不適合直接廢除死刑。這樣,探索死刑緩期執(zhí)行來替代死刑立即執(zhí)行,體現(xiàn)現(xiàn)代法治精神就變得非常有必要。本文致力于通過論證死緩制度在我國的發(fā)展和適用情況,論證死緩兩年執(zhí)行制度替代死刑立即執(zhí)行制度之現(xiàn)實可行性。關鍵詞 緩期執(zhí)行 死刑 邊際效益 社會效果作者簡介:張雪、仲昭月、云霄,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中圖分類號:D9
法制與社會 2019年14期2019-05-27
- 死刑存廢的憲法思考
摘 要 死刑的存與廢一直以來備受爭議,而討論死刑的存與廢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公民生命權等人權的保障。但就目前的國情來看,我國沒有一個良好的機制處理好人權和死刑的沖突。本文從憲法角度入手,對死刑制度進行理性分析,把握死刑存廢爭議的焦點,剖析死刑與人權等憲法規(guī)范的關系問題。關鍵詞 死刑 憲法規(guī)范 人權 生命權作者簡介:管玉君,西北政法大學。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制與社會 2019年13期2019-05-16
- 論死刑的威懾力
摘 要:死刑的威懾力問題一直是存廢死刑的重要討論點。自1796年犯罪學家薩里—比卡賴啊提出死刑對國家沒有好處及必要的看法后,有關死刑的威懾力及其它相關問題一直以來被法學家們關注和討論。本文從正反兩方面論述死刑是否具有威懾力,并提出筆者對于死刑存廢問題的意見。關鍵詞:死刑;死刑的威懾力;犯罪預防中圖分類號:D9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108-02作者簡介:曹晟毓(1993-),女,漢族,河南商丘人,澳門科技大學,法
法制博覽 2019年4期2019-05-13
- 論我國女性犯罪的刑事政策
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有些女性罪犯會以生育權為由逃避刑罰,同時配套的法律不健全也會讓女性罪犯權益得不到保護。因此在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的基礎上,應該擴大不適用死刑的孕婦范圍,通過改善對監(jiān)獄的待遇,減少婦女使用生育權利以減少處罰,并改善社區(qū)矯正制度。關鍵詞:寬和;死刑;生育權;社區(qū)矯正在傳統(tǒng)的認知中,女性犯罪數(shù)量相較男性犯罪數(shù)量少,我國刑事法律對女性尤其是孕婦有特殊照顧。這不僅是對婦女的保護,也是對新生兒的保護。一、我國女性犯罪的具體刑事政策對待女性犯罪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2期2019-05-09
- 故意殺人罪刑事處罰實證研究
: 故意殺人罪;死刑;刑罰;量刑摘要: 故意殺人的犯罪行為是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暴力犯罪中最嚴重的犯罪行為之一。粵、皖、蘇、黑、滇、京、滬等5省2市,在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底期間,共1657份故意殺人的刑事判決中,判處被告人死刑立即執(zhí)行有53例,死緩241例,無期419例,有期徒刑943例,免除處罰1例。當下,犯故意殺人罪的原因近九成是由于生活中的瑣事或者感情糾葛。故意殺人犯罪中的加害人與被害人及其家屬的矛盾也并非不可調(diào)和。加害人請求并且得到被害人及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19年2期2019-04-25
- 淺談死刑的威懾力
昱【摘 要】對于死刑威懾力的論述將從其是否具有威懾力出發(fā),在論證了其具有威懾力的基礎上,對其有何種現(xiàn)實意義進行闡述。在廢除死刑的刑罰發(fā)展思路的大環(huán)境下,死刑的保留又和其威懾力有著何種聯(lián)系,死刑對于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能否起到促進作用,也是對于是否需要保留死刑觀點的佐證之一,在認可死刑的威懾作用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發(fā)揮這一作用,對于這些問題的論證,將成為對死刑威懾力的探討的主要組成部分。【關鍵詞】死刑;威懾力;刑罰目的;法制建設一、死刑威懾力概述(一)死刑存在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2019-04-18
- 論死刑的威懾力
【摘 要】如今,死刑不僅作為最嚴厲的刑罰,也是唯一一種有正當理由剝奪人生命的刑罰。隨著我國《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九)》中廢除多個罪名的死刑,我國廢除死刑的呼聲日益增高。如此背景下,死刑給社會帶來的威懾力問題更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死刑作為一種原始的刑罰制度,在我國乃至世界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我國近年來在司法實踐中死刑適用的數(shù)量也在減少,死刑的廢除成為世界刑罰發(fā)展的趨勢,本文就死刑的威懾力提出個人的觀點?!娟P鍵詞】死刑;刑罰;威懾力第一章 死刑問題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2019-04-18
- 論刑法的倫理基礎之演變
理;中國刑法史;死刑對比中西方古代法律文獻及法律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西方古代法是貴族與平民之間矛盾和斗爭的產(chǎn)物,而中國古代法則起源于部族之間的戰(zhàn)爭。不同的社會背景奠定了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基礎,造成了西方重視民法,而東方重視刑法的差異。長達4000多年的歷史發(fā)展中,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幾乎都有一部刑法典。源遠流長的刑法史,也為現(xiàn)在立法思想及司法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刑法,作為一種道德強制手段,調(diào)整的是國家與個人、社會和個人之見的關系,這一關系的背后是倫理與跟人善惡
科學與財富 2019年22期2019-04-17
- 論死刑存在的合理性
和社會主義社會,死刑作為最嚴厲的刑罰始終在社會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而隨著人類社會對于人權的重視加深,關于死刑保留和廢除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歇過。但是毫無疑問,死刑在當前人類社會的價值和意義依然無可比擬,在預防和懲罰犯罪方面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關鍵詞:死刑;人權;合理性死刑,又稱極刑、處決、生命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一般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賦予的權力,結束一個犯人的生命。被執(zhí)行這種刑罰方法的犯人一般都在當?shù)胤噶藰O其嚴重罪行。死刑作為歷史上世界各個國家威懾
世界家苑 2019年1期2019-04-15
- 死刑存廢之爭
摘 要 死刑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出兩個方面,也正是從這兩種價值出發(fā)引發(fā)了死刑存廢之爭的焦點。一個是報應主義,一個是功利主義。前者認為“生命只有與生命才是等價兌換”;后者認為死刑能強有力地遏制暴力犯罪,尤其是最高刑能達到死刑的犯罪。如今社會的發(fā)展不得不再次對死刑的存廢進行思考。本文將通過對各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qū)對死刑存廢的現(xiàn)狀進行比較,淺析死刑的存廢。關鍵詞 死刑 刑罰 報應主義 功利主義作者簡介:劉文瀚,澳門科技大學2017級刑事司法碩士,研究方向:刑事司法、犯罪
法制與社會 2019年4期2019-03-25
- 死刑存廢之爭
摘 要 死刑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出兩個方面,也正是從這兩種價值出發(fā)引發(fā)了死刑存廢之爭的焦點。一個是報應主義,一個是功利主義。前者認為“生命只有與生命才是等價兌換”;后者認為死刑能強有力地遏制暴力犯罪,尤其是最高刑能達到死刑的犯罪。如今社會的發(fā)展不得不再次對死刑的存廢進行思考。本文將通過對各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qū)對死刑存廢的現(xiàn)狀進行比較,淺析死刑的存廢。關鍵詞 死刑 刑罰 報應主義 功利主義作者簡介:劉文瀚,澳門科技大學2017級刑事司法碩士,研究方向:刑事司法、犯罪
法制與社會 2019年3期2019-03-08
- 基于刑法視角的死刑替代措施
短時間內(nèi)是無法對死刑進行全面廢除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可將死刑罪名進行有限范圍的控制。刑法作為我國重要的法律之一,對68種能夠執(zhí)行死刑的罪名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其中共有56種死刑可以采取死刑替代措施,不過,在這56種死刑中,除組織賣淫罪與傳授犯罪方法罪不可采取死刑替代措施以外,其他54種罪名均可通過25年內(nèi)不得緩刑、假釋以及無期徒刑來進行替代。為此,本文基于刑法視角對死刑替代措施進行相應的探討。關鍵詞:刑法;死刑;替代措施引言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人們對那些罪大惡
科學與財富 2019年1期2019-02-28
- 故意殺人案死緩限制減刑適用的量刑情節(jié)研究
人案件不僅被判處死刑數(shù)量較多,而且死刑執(zhí)行量占比也非常的大。死刑執(zhí)行案件數(shù)量的減少,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故意殺人案件審判中的死刑控制。故意殺人者是否被判處死刑,主要是基于量刑情節(jié)考慮,不同案件中的量刑情節(jié)、量刑功能等均與被害人以及被告人利益密切相關。本文從法定量刑與酌定量刑兩個方面,就故意殺人案中的死緩限制減刑使用量刑情節(jié)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談一下個人的觀點與認識。關鍵詞 死刑 故意殺人 法定量刑 酌定量刑作者簡介:張嘯天,沈陽市人民檢察院員額檢察官,四級
法制與社會 2018年29期2018-12-27
- 從罪刑相適應原則看“人販一律死刑”
,“人販一律判處死刑”的相關話題在網(wǎng)絡社交平臺悄然走紅,在微信朋友圈、微博頻頻刷屏,引發(fā)了廣大網(wǎng)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大部分網(wǎng)友一邊倒地支持對人販一律適用死刑,人販之所以一直猖獗,其重要原因是處罰力度不夠,應以最嚴格的刑罰來懲治人販,這樣才能遏制拐買婦女的行為。然而,部分法學教授和律師則對此持反對態(tài)度,其結合法學理論、刑法規(guī)定及社會危害等因素,駁斥“人販一律死刑論”。本文擬從罪刑相適應原則角度,分析“人販一律判處死刑”觀點存在的法律問題。關鍵詞:罪刑法定 罪
祖國 2018年21期2018-12-06
- 關于死刑替代刑的可行性分析
飛摘要 學界對于死刑的存廢已爭論多年,爭鳴至今可以發(fā)現(xiàn)支持廢除死刑的學者占據(jù)多數(shù)。雖然支持廢除死刑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但囿于我國特殊的國情,死刑的廢除必將道阻且長,基于此,學界提出了是否可以設立一項刑罰制度來替代,死刑制度,從而達到與死刑相同的刑罰效果而又比死刑更加符合人道主義的觀點,本文以此切入來討論有沒有一種刑罰能夠在功能與社會效果上達到與死刑相當?shù)某潭?。關鍵詞 死刑 替代刑 終身刑中圖分類號:D92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
法制與社會 2018年24期2018-12-05
- 憲法視野下我國生命權的研究
時,需要著重關注死刑、安樂死和自殺等幾個有爭議的問題,因此,本文從生命權的相關理論和這幾個重點問題出發(fā),在憲法視野下對我國于生命權進行研究。關鍵詞 生命權 死刑 安樂死 自殺中圖分類號;D9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8.240一、憲法視野下生命權的基本理論(一)生命權的含義生命權就是指人的生命天然的是一個人所擁有的權利不受任何非法侵害和肆意剝奪的權利,所以,對其進行保障,應該在實踐中將其上
法制與社會 2018年24期2018-12-05
- 論死刑理念及制度在中國的發(fā)展
摘要:死刑,是現(xiàn)今世界上最為嚴厲的一種刑罰,也是作為現(xiàn)代刑罰體系中最為古老的刑罰方法,又稱極刑。因其涉及人類最為重要的權利——生命權,所以自古以來死刑就是人們所爭議的對象。本文通過對死刑理念進行社會分析和價值分析,明確死刑理念在死刑制度中的重要性。以死刑理念的角度闡述死刑制度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發(fā)展,并對中國當代死刑制度進行概述,同時結合與國外死刑制度的對比,分析了中國當代死刑制度的特點,指出了死刑制度存在的相對合理性。通過對中國死刑制度變革的分析,指出中
法制博覽 2018年10期2018-11-29
- 運輸毒品罪死刑的限制適用
關于運輸毒品罪的死刑適用問題一直飽受爭論,不同于以往的廢除論和保留論,有學者提出了限制適用的觀點,筆者認為這即符合了現(xiàn)階段我國打擊毒品犯罪的需要又將控制并減少死刑適用,無疑是理論的進步。關鍵詞:運輸毒品罪;死刑;限制中圖分類號:D9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20-0079-02作者簡介:張帥(1992-),男,漢族,山西臨汾人,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2016級刑法學專業(yè)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一、運輸毒品犯罪死
法制博覽 2018年7期2018-11-05
- 死刑制度的限制
摘 要 死刑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重要刑罰,是對犯罪分子最為嚴厲的懲罰。死刑作為剝奪人生命的刑罰,有其嚴厲性,所以應加強對死刑適用的限制。本文為推進中國現(xiàn)階段死刑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相應的立法建議,以求推進中國限制死刑的刑罰制度改革。關鍵詞 死刑 限制 立法作者簡介:潘思羽,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133國際上廢除死刑運動的蓬勃發(fā)展,現(xiàn)今
法制與社會 2018年26期2018-10-16
- 論我國死刑的演變
張瑞央摘 要 死刑伴隨著國家的產(chǎn)生而出現(xiàn),一直在我國刑罰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社會,廢除死刑已成歷史發(fā)展趨勢。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中兩次減少死刑罪名的數(shù)量是我國死刑制度改革的一大跨步,顯示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人權的保障。本文認為通過研究新中國死刑演變歷史,能對我國死刑制度的發(fā)展指明方向,將我國引入了廢除死刑的道路。關鍵詞 死刑 刑法修正案(八) 刑法修正案(九) 演變作者簡介:賈園園,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刑事偵查、中國
法制與社會 2018年11期2018-09-19
- 從刑罰的預防角度看廢除死刑的合理性
情懷。本文力圖以死刑這個刑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罪名入手,從法理學、法哲學、刑法學等多個法律視角論證廢除死刑符合人類社會法制規(guī)律與倫理道德。刑罰的最終目的在于懲治預防犯罪而非剝奪生命。關鍵詞 刑罰 預防 死刑 廢除作者簡介:艾志豪,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中圖分類號:D92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7.112在刑法學上,刑罰的預防由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兩部分組成。一般預防這一層面所講的是
法制與社會 2018年19期2018-07-31
- 從法制史的角度看死刑在我國的存廢問題
喬政摘要死刑一直是發(fā)達國家極力譴責的一種刑法,我國在死刑廢存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廣泛的爭議,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我國在死刑罪名上的刑法也在逐漸減少。然而從法制史的角度以及結合我國國情來客觀的看待我國死刑刑法廢除問題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死刑是人類文明發(fā)展最終階段必須被廢除的一種刑法,然而目前階段,死刑制度還是保障我國社會穩(wěn)定的關鍵刑法,因此我國在死刑廢除問題上應該采取逐漸放寬的態(tài)度來對死刑進行限制,同時還要為死刑留存適當?shù)目臻g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國家社會的
法制與社會 2018年8期2018-07-31
- 自首條件下死刑適用問題研究
:在當今世界廢除死刑的大趨勢下,研究自首條件下死刑適用的問題對我國刑事立法以及司法實踐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本文將以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真實司法案例為著眼點,以犯罪輕重和自首的具體情節(jié)為全文分析的兩個主要脈絡,對自首條件下影響死刑適用的因素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促進死刑適用的科學化和精確化。關鍵詞:自首;死刑;問題研究一、問題的提出2017年6月22日,杭州市上城區(qū)藍色錢江2幢1單元1802室發(fā)生火災,造成四人死亡(一位母親和三位未成年孩子)。杭州市、區(qū)兩級公安機關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2018-07-23
- 淺析死刑的存廢
周韜瑩【摘 要】死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古老刑法。因為生命一旦被剝奪就不可復原,所以,近幾年來,死刑問題成為我國刑法理論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就死刑得作用及其存在的問題來論述死刑不應該廢除,但是應該限制其使用?!娟P鍵詞】死刑;作用;意義;限制死刑是一種古老的刑法方法,在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死刑的種類繁多,但從來沒有人懷疑其存在的合理性。自從18世紀的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貝卡里亞提出廢除死刑以來,死刑的存廢之爭已經(jīng)持續(xù)了兩個多世紀?!爸鞔嬲摗迸c“主廢論”圍繞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2018-07-10
- 論死刑的存廢問題
摘 要 死刑存廢之問題一直是當下爭論的焦點問題之一。面對這一問題,米歇爾·??铝肀脔鑿?,運用歷史考古學與系譜學的方法,深刻剖析了權力、社會、死刑、規(guī)訓與懲罰之間交錯復雜的關系,并為這一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進路。在此,本文試圖以福氏的這一進路,來分析規(guī)訓社會中死刑存廢的問題。關鍵詞 ???規(guī)訓 懲罰 死刑作者簡介:覃宇軒,湖南科技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碩士。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
法制與社會 2018年14期2018-06-07
- 淺析我國死刑改革之路
最主要意義在于對死刑立法的方向上做出了實質(zhì)性的改革,也為下一步全面順應廢除死刑的國際趨勢打下了堅實有力的法律基礎。限制甚至完全拋棄死刑制度,已在世界范圍內(nèi)形成一股不可逆的新潮流,但結合我國的現(xiàn)狀,我國的死刑被我國社會的特殊性質(zhì)所影響,要完全拋棄死刑制度為時尚早。本文擬從死刑立法改革之路上,先將非暴力犯罪作為改革過程中的側重點,提出相應的建設性意見與構想。關鍵詞:《刑法修正案(九)》;死刑;非暴力犯罪;改革引言死刑作為最嚴酷的刑罰最開始存在在階級社會,由于它
東方教育 2018年7期2018-05-26
- 淺析中國的死刑制度及改革探索
魏鸝萱【摘 要】死刑的爭論、民眾的思考、死刑的發(fā)展趨勢當然會引起我國有識學者的高度關注會。我們也看到,我國學者對于死刑進行研究的相關著作與論文,已經(jīng)在無聲無息中蔚為大觀了。在這些眾多的學術觀點中,找出適合中國的死刑改革之路,無不是這些學者的期待和目的。筆者本著興趣和膚淺的思索,提出自己的死刑觀點?!娟P鍵詞】死刑;死刑限制;死刑制度構建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社會的物質(zhì)文化條件不能不說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些都為我國刑罰體系、包括死
智富時代 2018年2期2018-05-02
- 我國終身監(jiān)禁制度的法律定位探究
要】當今社會限制死刑以及廢除死刑是司法實踐中的潮流,我國刑法在20多年的實踐探索中,也跟隨國際腳步,提出限制及廢除死刑的實踐應用。而作為從死刑到無死刑的這一中間階段中。終身監(jiān)禁無疑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即使在我國還不能完全廢除死刑的情況下,為了最大程度地發(fā)揮終身監(jiān)禁制度的優(yōu)越性。最佳選擇是將終身監(jiān)禁設置為獨立的刑種,作為無期徒刑與死刑之間的過渡刑。我國處于社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社會發(fā)展還需要死刑的威懾功能,暫時無法立即廢除死刑。終身監(jiān)禁作為獨立的刑種,一方面
商情 2018年2期2018-03-27
- 我國對死刑保留和限制的正確性分析
眾積極地表達其對死刑廢止的態(tài)度,以表態(tài)防止國際輿論的批判。就我國死刑的前景是廢除還是留存,從國內(nèi)外形勢和死刑本身的性質(zhì)的探討出發(fā),短時間內(nèi)廢除死刑是不符合我國國情和生產(chǎn)生活狀況的魯莽決定。而我國現(xiàn)階段對死刑的保留和限制是能夠為社會所接受的正確選擇。關鍵詞:死刑;死刑存廢;死刑保留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1-0121-0220世紀以來,在國際上大多數(shù)的西方國家高舉人權旗幟的主張下提出對死刑的廢除理念。而
學理論·下 2017年11期2018-03-26
- 淺論終身監(jiān)禁的法律性質(zhì)及立法價值
存在,而是從屬于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一種新的執(zhí)行方式。它往往被作為死刑立即執(zhí)行與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中間過渡橋梁”。目前理論學界關于終身監(jiān)禁制度的立法價值產(chǎn)生肯定說與否定說兩派觀點,總體而言,筆者贊成終身監(jiān)禁制度的存在是利大于弊,終身監(jiān)禁制度肩負限制死刑與替代死刑的雙重功能,其有利于為未來死刑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關鍵詞:終身監(jiān)禁;死刑;死刑緩期執(zhí)行;立法價值中圖分類號:D9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5-0016-02一、引言終身監(jiān)
法制博覽 2018年12期2018-03-08
- 淺談懷孕的婦女是否應該判處死刑
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這一項規(guī)定一直飽受外界爭議。有人說違背了刑法的基本原則,有人說這也為犯罪的女性開辟了一條捷徑。由此可見,這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漏洞。本文立足于此,對我國現(xiàn)行刑法在懷孕的婦女犯重罪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從政策、人權、倫理道德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關鍵詞:懷孕的婦女;死刑;政策;人權;倫理道德中圖分類號:D9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2-0279-01作者簡介:張琳琳(1998-),女,漢族,遼寧大連人,
法制博覽 2018年11期2018-03-05
- 國內(nèi)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探討
為數(shù)不多還保留著死刑的國家。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廢除死刑,國內(nèi)無論是在法理的實務或理論界,包括社會各界均非常關注中國死刑制度的具體適用度。為了能更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必須要以國際接軌作為目標,對死刑改革的刑事政策進行分析。關鍵詞:死刑;改革;政策中圖分類號:D9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2-0280-01作者簡介:余菲(1994-),男,漢族,云南保山人,西南石油大學文法學院法學系,本科,研究方向:法學。一、我國目前死
法制博覽 2018年11期2018-03-05
- 清代慎刑思想探究
摘 要 死刑作為一種刑罰自古有之,伴隨著人類文明與全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死刑的廢除已成大勢所趨。在當下我國所處的發(fā)展階段,廢除死刑的條件還不成熟,但對于死刑的慎用在我國古代的法律制度中早有體現(xiàn),而清朝無疑是古代法律制度的集大成者。其吸取歷代法律制度之經(jīng)驗教訓,取精用宏,尤其是在處理死刑案件方面有著嚴格的程序規(guī)定。死立決案件需要立即執(zhí)行,但死刑監(jiān)候的案件則需要在來年秋天進行復核處理,這就是秋審。關鍵詞 秋審 慎刑 死刑 復核程序作者簡介:仝思雨,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
法制與社會 2017年34期2017-12-22
- 死刑執(zhí)行過程中被執(zhí)行者權利保障問題及對策
要 當前我國的死刑執(zhí)行過程中對于被執(zhí)行者權利的保障仍存在諸多問題,被執(zhí)行者申訴權、會見權、執(zhí)行后尸體的處理權、獲得律師幫助權等權利的保障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本文認為可以從充分保障被執(zhí)行者人權;切實保障死刑罪犯的申訴權;細化死刑罪犯的會見權;保障被執(zhí)行者的獲得律師幫助權等方面入手,改善現(xiàn)狀,確實保障死刑執(zhí)行過程中被執(zhí)行者的權利。關鍵詞 被執(zhí)行者 權力保障 死刑作者簡介:袁琴武,曲靖師范學院法律與公共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刑法學。中圖分類號:D920
法制與社會 2017年19期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