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會芹
【摘要】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文教學是相對獨立的,在缺乏教師的專業(yè)指導下,很少有學生能夠將知識構建成較為完善的知識網絡,但是隨著單元整體教學法的使用,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得以有效加強,學生可以實現化零為整的學習效果。對此,本文從“提煉主題內容,加強學生整體理解”“設計對比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加強任務驅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三個方向出發(fā),對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單元整體教學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主體內容;對比教學;任務驅動
單元整體教學法是以某一主題為核心,將相同主題的課文集合為一個大單元來進行探究學習,也因此其教與學的過程也對教師和學生們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教師也就要勇于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從而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除此之外,教師在接下來授課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另一方面也要幫助學生們去掌握更多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促使其在單元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發(fā)揮自身的積極學習意識,而不是仍舊延續(xù)以往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也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跟得上這一整體性、綜合性較強的學習節(jié)奏,進而也才能夠更充分地培育和發(fā)展學生們的綜合學習素質??傊?,初中語文教師要能夠不斷挖掘單元整體教學的精髓所在,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此過程中獲益更多,最終為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
一、提煉主題內容,加強學生整體理解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單元教學之初要能夠帶領學生們去主動提煉該單元的主題內容,進而更好地加強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整體理解。單元教學不同于單篇教學,同時也不是簡單的單篇教學的所累加,它需要學生們去有效把握單元中每篇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規(guī)律,要真正發(fā)現每篇文章之間的異同點,進而才能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如此一來也更加有助于學生去感知每一篇課文的核心內涵。
例如,任課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七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第一單元時,就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對本單元的每一篇文章的題目進行分析,如這幾篇的文章題目分別是《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詩歌四首》,由這些題目就可以看出本單元文章的主題是“寫景”;然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文章,并對每一課的主題進行提煉,比如《春》的主題是以作者對“春景”的描寫表達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濟南的冬天》的主題是利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達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等等,由此學生便可以從這些文章的主題中來整體理解本單元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設計對比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單元都是有著較為明確的主題的,也因此教師在教學這些課文的時候就可以設計對比教學,進而也大大有利于學生實現知識學習過程中的遷移,最終有效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文思維。對此,教師就可以對原本一盤散沙式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進一步加強知識間的密切聯(lián)系。
例如,任課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七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第五單元時,就可以運用對比的方式來教學。比如學生在學習《動物笑談》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時,就可以與《貓》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進行對比,《動物笑談》中作者運用了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動物,語言幽默風趣,而《貓》這篇文章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對比修辭手法來描寫不同的貓,這兩篇文章都表現出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但卻表達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此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便會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三、加強任務驅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初中生的好勝心都是較強的,所以教師在開展單元教學的過程中也就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來刺激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有效促進學生們的自主探究學習。對此,教師需要做的便是對學生們的“宏觀”指導,而在單元學習過程中的具體細微之處則交由學生以獨立探究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學習,進而真正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角,最終大大提升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例如,任課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八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第一單元時,就可以首先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什么?”、“這幾篇文章的主題思想分別是什么?”、“新聞的特點和結構形式是怎樣的?”等等,進而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合作小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自主探究,學生在任務驅動下便會主動去對本單元內容進行探究,從而不斷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單元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師們要一邊合理運用該教學模式,另一邊也要進一步優(yōu)化該教學策略的形式和內容,從而能夠充分提升學生們的課堂體驗感,而這也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把握知識的核心本質。與此同時,初中語文教師也要能夠針對本班學生靈活地采用教學方法,但在此過程中始終要注重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更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充分培養(yǎng)學生們對語文學科的長期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嵐. 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分析[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9, 004(010):26-27.
[2]張芳蕊. 淺談中學語文\"主題單元教學\"的特點及內容[J]. 數字化用戶, 2019, 025(00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