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摘 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藝術進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提出了應用互動藝術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互動策略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因為缺少生活閱歷,對語文學習較為陌生,沒有足夠的語文基礎,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其尚且處于啟蒙階段,因此學生需要通過科學途徑提升對世界的認知,并且快速地擴充知識量。閱讀是幫助學生不斷增加個人知識量的良好途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通過循循善誘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受益。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缺少興趣
很多學生難以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導致學生對語文閱讀缺少學習興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只有當學生將浮躁的內心沉降下來,用心去感受文字的魅力的時候,才能夠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有很大的難度,這個階段的學生大多內心浮躁,在沒有教師正確引導的前提下,學生難以將浮躁的內心穩(wěn)定下來。
(二)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是大多數(shù)小學生缺少的,學生如果每天用二十分鐘進行閱讀,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閱讀能力都會明顯提升。但是,當前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余時間將精力消耗在了電子產(chǎn)品上,盡管當前也有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學生習慣閱讀電子書,而擁有閱讀紙質書籍習慣的學生數(shù)量較少,其他學生在課余時間甚至都不接觸課外閱讀,將大量時間用在了電子產(chǎn)品娛樂上。
(三)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方式
通過對文字所傳達的感情與意境進行賞析,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很多學生之所以進行閱讀,就是為了了解其中所講述的故事,并沒有關注文章中的好詞佳句等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的內容,也沒有思考這篇文章為什么能夠觸動讀者的情感,其用到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等問題。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藝術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互動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需要激發(fā)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欣賞與感受閱讀的魅力。因此,教師可以開展互動教學模式,即多與學生互動交流。首先,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應當多為學生提供回答問題的機會,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預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通過游戲教學的形式鼓勵學生回答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對文中的細節(jié)進行提問,要求學生回答出文中提到了幾個角色,他們的形象特點是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能夠在游戲中取得勝利,就需要沉心靜氣地閱讀課文,長此以往能夠使學生的心智得到磨煉,幫助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并且擁有調整心態(tài)的能力,將心沉淀下來進行閱讀,深入地感受文字的魅力。
(二)小組互動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可以將學生兩人一組地分配到一起,讓小組中的兩個人共同商議選擇一本書,并且結合自身的情況制訂出合理的閱讀計劃,讓學生能夠確保每天都按照計劃進行閱讀。在開始的時候,學生很有可能會半途而廢,這就需要小組中的另一位成員對其進行監(jiān)督與鼓勵,如果學生能夠按照計劃進行閱讀,在與教師約定好的時間內完成了對其所選定的書籍的閱讀,同時向教師分享其閱讀后的感受,小組就可以得到閱讀積分,當積分積攢到一定分數(shù)的時候,可以憑借積分兌換小獎品。
(三)組織學生參與閱讀交流互動分享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閱讀交流互動分享會,在分享會上將學生感覺文章精彩的地方分享出來,例如,好詞佳句、情感的表現(xiàn)手法、寫作技巧等,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提升閱讀能力,讓閱讀更加高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想水平、交流能力、閱讀的深度和進度等都能夠讓教師充分了解。同時,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能夠了解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來自他人所發(fā)表的言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對某部分內容感興趣,教師如果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恰當引導,讓學生及時探索其所感興趣的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或豐富學生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需要注意的是,交流與分享的時間不能太長,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感覺,期待下一次的交流分享活動。
總之,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水平。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發(fā)展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互動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以及開展交流活動提升閱讀教學的互動性與質量,幫助學生擁有更高的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練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建構中的朗讀探析[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0,35(4):86-88,92.
[2]杜小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藝術[J].科技資訊,2020,18(22):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