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斌
摘 要:小學數學錯題的成因關系到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而數學解題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學生數學的認知結構和數學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師生通過對錯題的收集,將錯題集轉變成一種可用的資源,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變式練習設計,以求保證小學數學教學達到理想的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歸因;變式練習設計
一、小學數學錯題的形成原因
對當前小學錯題歸因的分析,能夠看出有相當一部分的小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典型的錯題原因有:知識層面的概念不清和概念混淆、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差、學生在解題時注意力不集中、形成了固化的思維定式以及數學思維邏輯不夠靈活等。在這些問題中,知識層面的概念不清和概念混淆問題在判斷題中常見,錯誤的原因在于看不到概念之后的本質,沒有認清相應的數學規(guī)律和數學規(guī)則[1]。數學技能層面的學生理解能力差主要是自身對數學的一些運算和解題技巧不夠熟練,導致不能做到靈活運用。
從學生內心的角度來說,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并且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其本身受到思維的限制等。
二、錯題歸因和變式練習設計的措施研究
1.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習慣
學生自己的糾錯主要就是作業(yè)本上的糾錯,這種糾錯可以采用課堂上學生交流的形式進行互相的指錯、改錯和教師的講解、改錯等。教師對學生的糾錯習慣的培養(yǎng)主要通過教師針對學生犯錯的題目進行錯誤的分類和整理,并且在此基礎上去談錯誤的原因。根據有關的調查顯示,學生在做數學題目時,出現(xiàn)錯題的原因中有60%以上是學生自身在審題上不夠認真[2]。這也說明要想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學生的錯題率,就要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
2.教師應當認真做好學生錯題集的案例分析
教師根據學生的錯題,進行有關的數學知識的分析,找出學生可能會犯錯誤的點,然后在此基礎上給出相應的正確答案,最后再進行變形強化的訓練,以求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
3.教師應當將錯題歸因設計落實在教學課堂中
教師在書寫教案時,應當將學生錯題進行歸類和整理,并且設計成從簡單到復雜的典型案例,將這些案例落實到學生的作業(yè)和教學用的課件中去,保證學生能夠準確地消化數學知識。另外,教師將學生的錯題引導數學教學課堂中去,能夠更加客觀和全面地分析錯題的成因,便于教師給出正確的解答過程和答案,并且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設計難度更大的變式訓練,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4.教師應當做好周期性的分析和反思
一般來講,教師在錯題歸因和變式練習設計上都有一個大致的計劃。錯題集的案例通常是以一周作為一個周期來進行案例的分析,結合學生在一周內的學習情況,掌握分析的結果并且針對沒有解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反思。以月作為一個周期進行錯題集的知識、經驗和相應的難點困惑,進行每月總結。教師在進行錯題問題的分析時,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靈活運用數學教學的手段,引起學生做錯題的反思。
5.教師應當注重提升自身
在當前,教師完全依靠自身的探索會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及時地借助互聯(lián)網,拓展關于錯題歸因和變式練習設計的相關知識,以便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三、有重點地進行錯題歸因和變式練習設計
1.收集錯題,建立錯題數據庫
建立數據庫就要先保證錯題的收集,教師可以合理地運用課堂練習、平時的作業(yè)和相關的測試等進行學生的錯題收集,然后建立起相應的數據庫。在錯題的收集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錯題收集的質量和數量,保證錯題收集的有效性和數據庫建立的科學性。另外,在進行錯題收集時,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加大對錯題的重視程度,強化學生攻克錯題的信心。
2.剖析錯題,找出關鍵點
剖析錯題的過程就是深度挖掘錯題的過程,要讓學生明確數學解答的關鍵點,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并且引導學生去掌握相關的數學關鍵點。另外,對錯題的剖析,不僅要從學生層面找問題,還需要教師進行自身教學的反思,找到問題存在的關鍵性因素,以便于及時解決問題。
3.運用錯題庫設計變式訓練
錯題庫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使錯題做到了精細,經過變式練習設計,讓學生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錯題庫建立之后,學生要能夠及時地運用相關錯題,將其轉化為可用的資源,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針對一些數學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發(fā)揮數據庫的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幫助學生正視自身的弱點和不足。
參考文獻:
[1]浦冬梅.小學數學解題錯誤歸因及解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2):47-48.
[2]印麗華.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歸因與變式練習設計[J].知識文庫,2020(2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