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
摘要: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很多高中學校都對校內課程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改革,尤其是數學課程,我們知道高中數學內容繁雜,數學題庫十分豐富,因此,要想實現高效教學,教師應重視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展開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文章以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意義為基礎,探討開拓高中生的解題思緒、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解題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指出一切教育活動均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人員則是“引導者”。在日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指導學生應高度重視解題過程的規(guī)范性,注意理順解題思路,適當簡化題目,不斷提升解題能力,進而才能順利正確解題。
一、高中生數學學科解題能力的意義
在高中階段,涉及的數學知識往往相對復雜,并且散亂著豐富的知識點。為了系統(tǒng)化地掌握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困難,并且不容易歸納整理。因此,許多學生在日常的解題中,常常找不到最佳的方式,以至于頻頻走彎路,而無法正確解決問題。然而,通過認真歸納分析可知,其實數學解題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具有很強的聯(lián)系和邏輯性。僅需教會學生適宜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及時歸納整理,便可逐步增強其中的奧秘與規(guī)律,順利完成解題任務。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準確把握重難點教學內容,重點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解題能力,教會學生正確規(guī)范的解題方式。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
(一)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教學
高中是他們形成良好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探索更適合的教學設計,同時還要注意對他們學習熱情的提高。我們知道高中生對于感興趣的事物具有更大的探索熱情,因此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鼓勵他們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才能讓他們體會學習的樂趣,理解數學的內涵,從而有效提升解題能力。
例如在學習“集合與簡單邏輯”時,可以將全班學生定義為一個集合。然后通過提問學生本班學生是不是屬于這一集合,其他班的某學生是不是屬于這一集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熱情,他們對于比較感興趣的題目往往有著較強的解題熱情,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還能將這一抽象概念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加深學生對于集合的記憶和理解程度,有利于他們以后更好地運用。
(二)引導學生加強教材知識學習
在數學學習中,應兼顧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針對教材知識教學和解題訓練,數學老師需要明確主次輕重,引導學生知曉題型其實是圍繞教材知識變化的。雖然數學知識結構復雜,新題型也頻頻出現,但是這些新出題往往具有一樣的性質,考查的都是教材上的知識。在一種題型中,往往牽涉諸多小知識點,需要按知識點分步解題。一旦某知識點分析錯誤,就定會偏離正確解題方向。所以,面對龐大的題庫,學生要想自如應對,就需要教師“授人以漁”。針對基礎知識,教師應透徹分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其中細節(jié)內容,接受必要的訓練。所以,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加強知識點建設,并在練習中全面補充,引導學生加深記憶印象。
譬如,在講解“簡單邏輯連接詞”時,便可以詳細展開教材內容??紤]到邏輯連接詞充分體現了知識的嚴謹性,所以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深入思索關鍵字詞的含義。在邏輯連接詞上,一般一字之差就會引申多重含義,一不小心就會錯誤理解。這樣教師便可以通過實例內容“12可以被4整除且12也可以被3整除,10能被5或2整除”,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其中的“且”、“或”字眼表達的不同意思。針對“命題之間聯(lián)系”的知識點,老師便要基于教材知識,引導學生明白“有假即假,全真才真”的意思。這樣學生便可以熟悉生硬的知識,并基于數學口訣,進一步加深記憶理解。
(三)重視培養(yǎng)標準的答題步驟
對于剛剛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明顯增加,解題過程較之前階段的數學亦有所延長,以往的解題習慣已不能適用于高中數學題目的解答,以至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往往易出現答題思路斷開或丟失答題步驟的情況,進而打亂整道題的答題思路,導致個別學生需要重新審閱題目總結有效信息,重新梳理答題思路,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答題時間。因此,教師需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每個知識點的解題思路、技巧與方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其使用規(guī)范的解題書寫步驟,緊扣踩分點,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以“函數解析式的求法”為例,此題可有多種方式求解,可采用代入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以及拼湊法等,遇到此類問題時,需要學生在腦海中分別梳理出每一種方法的清晰思路,再結合題干中給出的有效信息,進行結合分析,大致列出解題步驟,以免出現多種思路混淆,造成干擾,從而高效、規(guī)范地寫出解題步驟,得到正確答案。
(四)利用課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數形結合思想
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數形結合思想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第一次遇到,因此,要合理地利用數學教材這一基本媒介,完成對數形結合方法的基本介紹和簡單運用,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數形結合思想,這樣才能保證他們以后自覺運用數形結合方法。例如在學習“曲線與方程”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分別畫出曲線,寫出方程,根據已知條件,逐步引導學生發(fā)現曲線和基本方程之間的對應關系。利用數形結合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具體含義,還能夠引導他們認識到曲線在數學解析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他們更加自主地學習,顯著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拓寬解題思路。
綜上所述,為響應新課改的號召,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已成為教學活動中的重點。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自身的特征和心理進行相關的教學設計,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從更多的角度去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 何艷芬.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文淵(高中版),2019,000(005):557.
嵐縣高級中學 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