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壯忠
摘要:新課改在不斷深化和推進 ,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而語文教學也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德育創(chuàng)新”。通過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覺的行為意識。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挖掘到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提高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同時,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教學
前言:
隨著現(xiàn)今教育界的逐步改革,其核心在于新課標的推動以及實施,而現(xiàn)如今小學德育教學是切實地幫助學生增強綜合素質的根本課程,所以將德育工作全面貫徹其中,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現(xiàn)今教育形式當中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途徑。所以相關教育者應當深人思考如何將小學德育教學和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以一種什么樣的形式更加生動有趣地將小學德育課堂,富有更加豐富的生命力。讓學生在這.種課堂當中,可以潛移默化地感受其內涵,有效地提高德育素養(yǎng),這是現(xiàn)今小學語文老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項異常重要的研究課題,需要切實增強德育在小學語文課程當中的有效運用,剖析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找準德育切入點
想要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找準德育切入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對學生進行空洞的理論灌輸,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出現(xiàn)抵觸情緒,而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并通過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的無痕融合,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充分感受到課文中的人文之美及德育價值,促使學生主動對課文中傳遞的人物優(yōu)秀品質和崇高思想境界進行學習和實踐,學生思想修養(yǎng)水平也會因此得到明顯提高。以《狼牙山五壯士》為例,教師可以將德育切入點放在“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戰(zhàn)斗的英雄事跡上,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多媒體,以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想象和感受五位壯士的具體形象,從而引發(fā)學生在思想情感上,對課文傳達的五位壯士堅貞不屈、英勇奮戰(zhàn)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的共鳴,同時深化語文課堂教學主題,有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以身作則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要在這一階段充分抓住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德育教育。在人與人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不論是積極的情感還是消極的情感,都能.夠感染別人,使別人能夠感受自己的情感。那么,教師和學生也是如此,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也能被教師的情緒感染。因此,語文教師在對學生思想品德進行教育的時候,就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意識帶動班里的學生,讓學生以教師的行為為標桿,伴隨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有一些學生的思維比較敏捷,能夠快速接受新鮮的事物,教師對于這部分學生,除了要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做榜樣,起帶頭作用外,還需要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思想意識,避.免學生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影響。當學生做錯事時,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反省自己的行為,不要急于批評學生,要培養(yǎng)學生明辦是非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也要虛心地接受學生的評價,通過自我批評做好表率,成為學生的榜樣。
三、增強學生實踐體驗
將德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其本質就是為了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推動學生實現(xiàn)更加全面的發(fā)展。然而想要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除了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德育滲透以外,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為其提供更多實踐體驗機會,讓學生將課堂學習的知識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并在不斷的實踐體驗中得到強化,從而引領學生獲得更好發(fā)展。
以《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為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已經了解到雷鋒樂于助人和奉獻愛心精神,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悟和強化學生實踐,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到實際生活中,對身邊存在的雷鋒及主要事跡進行觀察和記錄,然后在課堂中進行展示和討論。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了解到語文學科與實際生活存在的緊密聯(lián)系,還能夠引導學生透過實際生活發(fā)現(xiàn)人們身上存在的不同的可貴品質,讓學生學會見賢思齊,使自己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fā)展。
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的融合路徑進行了分析。隨著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這也為德育滲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課文潛藏的德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并找準課堂教學德育切入點,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同時借助現(xiàn)代多樣化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在主動探索和合作討論中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同時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傳達的可貴品質和崇高精神,并在生活體驗和自主踐行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質。
四、加強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第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小學語文蘊含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學生進行學習時,不僅可以扎實基礎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科綜合能力。而教師對課本教材進行深層次探索,還可以挖掘出很多德育資源,將這些資源引入到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還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學習趣味性,并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第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對小學語文教材進行深入剖析以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課文潛藏的德育因素往往存在于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中,如:領會文章作者傳達的主題思想。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識,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找準德育切入點,并利用層層設問、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抓住德育知識點,細致感受課文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進而促進小學語文和德育目標的達成;第三,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長期語文教學與德育熏陶下,學生思想素質也會得到顯著提升,并推動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程當中開展德育教學,小學教師需.要在課前有充足的準備,以及精心的課程安排,靈活地對德育課程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才可以將語文教學理念切實貫徹到小學德育課程教學當中,有效地提高德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為社會培養(yǎng)和提供全方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惠.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取向與實現(xiàn)路徑[J]. 新課程
廣東化州市建設學校 5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