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晉平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不再只是教給小學生書本上的死知識,而是在教授教材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為未來人才的全面素質需要更好的完成基本的素質教育工作。小學是學生建立、完善各方面素質的基礎階段,小學信息教師應注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信息技術素質建立和提升的基礎重要性,通過對教學經驗的積累總結,和不斷地學習專業(yè)知識,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為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素質? 素質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9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237-02
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當下,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普及,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重要變革,因此熟練掌握基本信息技術技能,建立基本信息素質,成為當今信息社會對新一代人才的基本要求。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具有明顯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綜合性以及操作性特點,對小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素質教學,要清楚小學生“低信息技術基礎”的基本情況,靈活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手段,結合新課標教學理念,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和效率,為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提升小學生的信息素質,需要培養(yǎng)小學生信息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樣,針對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fā)小學生們的興趣,既能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又能從實質上幫助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信息技術素質。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使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創(chuàng)造愉快而和諧的小學信息課堂氛圍,通過對小學生信息知識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課堂愉快氛圍的構造,喚起學生對信息知識強烈的求知欲望,是信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素質的外在教學方法的體現。
例如,在進行“多媒體演示文稿”內容教學中,教師首先向學生們進行了兩個PPT文稿成品展示,告訴學生們:“你們認真學習多媒體演示文稿,你們也可以做成這樣漂亮的幻燈片,甚至你們做的比老師做的還要漂亮。”學生們看到了成品,就有了信息知識學習的愿景,自然有了信息知識學習的興趣,懷著 “我也能做成漂亮幻燈片”的信息,在課堂上努力學習,因為學生從自身對信息知識的需求出發(fā)進行學習,所以這種情境展示的教學方法在很高程度上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yǎng)并提升了小學生的信息素質。
二、提升小學生的信息素質,需要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既是新課標“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理念的體現,也能在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課堂效率基礎上,提升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信息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大膽嘗試信息技術知識,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發(fā)現并學習到的新知識、新技能,教師都應該給予充分的機會讓其嘗試并給予中肯的評價,而且學生自主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對課堂信息知識的復習也有益處,此外,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小學生建立信息知識的學習方法體系也十分有幫助。所以,小學信息教師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信息知識的能力,不僅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也能幫助小學生通過構建信息知識學習方法體系,有效的提升其自身的信息技術素質。
例如,在進行“使用word制作板報”章的“插入藝術字”內容教學時,教師為小學生講解了插入藝術字的基本操作步驟,然后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對本課“插入藝術字”的內容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教師發(fā)現,在“插入藝術字”的練習過程中,部分學生發(fā)現了更多的功能,如發(fā)現藝術字對齊方式按鈕可以將藝術字按照左對齊、居中、右對齊等方式排列,和藝術字字符間距按鈕可以將藝術字字符之間的距離調整為緊密、稀松等方式。學生們在不斷的自主練習操作過程中,不僅加強了對信息技術教材中信息知識的復習鞏固,又加強了對信息知識學習的探索。所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對小學生的信息素質的養(yǎng)成和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提升小學生的信息素質,需要培養(yǎng)小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由于小學生自身對信息技術知識學習能力的高低不同,信息技術學習環(huán)境不同、學習習慣不同等差異造成了小學生之間信息技術成績存在很大差異。比如: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布置了作業(yè),有的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作業(yè)任務,且有空暇時間對信息知識復習鞏固,有的同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解決作業(yè)任務中的一道題,導致信息技術方面的學困生跟不上教師教學的步伐。要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進行分組合作教學,分組合作教學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為新一代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和對整體小學生信息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進行“多媒體演示文稿”內容教學時,由于小部分學生的學習速度較慢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速度,所以教師采用了分組合作教學的方式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在本章節(jié)課程的末尾,是對幻燈片的查看和放映,操作簡單,用時較短。所以教師為鞏固小學生的“多媒體演示文稿”的信息學習成果,進行了分組教學,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把學習能力、信息知識基礎各異的同學進行同組安排,通過各組員協同設計和操作,做出專屬于小組的PPT演示文稿。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互助學習促進了信息教師的教學整體效率和小學生整體信息技術素質的養(yǎng)成和提升。
四、提升小學生的信息素質,需要培養(yǎng)小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操作性強的學科,需要通過不斷的操作實踐來鞏固所學信息知識。所以小學信息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對所學信息技術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對信息課堂所學知識的課內外實踐操作,不斷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以不斷提升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水平。
例如,在教學“奇妙的網絡世界”中的“使用搜索引擎”時,教師鼓勵小學生課外利用有利的條件和機會進行學科知識的“搜索學習”,如在家中可以進行網絡搜索幫助自己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yè)任務和復習、預習任務。既能幫助學生將課堂信息知識的學習轉化為實際學習手段,又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其他科目,而且對所學信息知識的不斷實踐復習,也是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素質水平的重要方式。又如在進行同一章的“電子郵件”教學時,教師鼓勵學生利用“電子郵件”給爸爸媽媽報平安和送祝福,引導學生利用所學信息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能幫助學生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學以致用”。通過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對信息課堂上所學信息知識的實踐,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自身信息技術素質水平。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和應用的當今社會對信息人才的需要和新課標教學理念要求下對小學生基本信息技術素質的要求,培養(yǎng)并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素質的水平需要引起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充分重視,教師應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提升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對小學生信息技術知識興趣的培養(yǎng),結合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并對小學生將所學信息技術知識不斷實踐應用的鼓勵,整體的、有力的提升小學生信息技術素質。
參考文獻:
[1]張學軍.淺談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168.
[2]李春娟.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06):43.
[3]包茜.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信息技術創(chuàng)客課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