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愛芳
摘 要:微課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快速進入語文知識的海洋,領略語文知識的魅力。文章對微課與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分析,指出語文教師要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要將微課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并探討運用微課提升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微課;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6-0068-02
在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語文教師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同時,語文教師利用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興趣盎然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一、微課與信息化教學能力分析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微課可以對各學科的重難點、疑點和考點進行重點闡述,并將練習題和考試題等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簡單明了,易于學生掌握。微課的主要特點是課程時間較短,一般在5分鐘~8分鐘;一節(jié)微課主要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由于平時學生上課的時間都是45分鐘,他們的注意力不可能整節(jié)課都保持高度集中,也不可能整節(jié)課都保持聽課的高效率。但是教師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就會很快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的學習更加高效。而且微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有助于他們對重點知識的掌握。
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內涵在學術界沒有統(tǒng)一的界定,但基本可以簡單歸納為:教師在現(xiàn)代教學理論指導下,以信息技術為支持,利用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一些小學的語文教師資歷深、經驗豐富,但他們的信息化能力卻不強;而一些年輕的語文教師,只重視平時的備課、練課、磨課,很少關注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導致信息化能力較弱。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語文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進而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二、語文教師要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微課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能以比較短小的微視頻或者圖片、音頻等形式,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信息化和先進性,快速讓學生進入語文知識的海洋,領略語文知識的魅力,喚醒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進而讓信息化技術在語文課堂中不斷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要運用多種形式進行微課教學,并在課堂中播放微視頻,以激發(fā)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學生在短小的微課學習中延展出更多的內容。這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也是具有實際效果的。教師還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機拍攝或者從網絡上尋找一些相關的視頻、圖片,組成微課的教學資源,利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傳授語文知識,并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微課是提升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
三、語文教師要將微課運用于課堂教學中
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語文教師也應積極響應號召,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將微課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很多的課堂教學還是沿用傳統(tǒng)思想進行語文教育,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和語文學習方式的重新規(guī)劃還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微課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并且利用短時間的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剩下的時間則留給學生,讓他們獨立思考,提升自我探究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會將學習變成自己的事,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這也是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保證。
四、運用微課提升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措施
1.教師要更新思想觀念,將微課教學順利引入語文課堂
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必須要從根源上轉變思想觀念,摒棄原先落后老舊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將新時代的新思想逐步引入到教學中,運用微課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在運用之前,教師要進行課前任務的布置,讓學生自行了解課文或者思考老師指定的問題。這樣一來,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就能充分將課前已經預習的學生調動起來,讓他們利用很短的微課時間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教師還要利用信息化教學方式,將微課成功引入語文課堂,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思想觀念更新的速度和更新的能力是非常關鍵的,這是學生們接受新知識的關鍵,也是學生們能否跟著時代的潮流激發(fā)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關鍵。微課的引入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符合現(xiàn)代發(fā)展的大潮,兩者共同銜接,共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2.教師要把握微課的教學特點,實施信息化教學手段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較,微課的教學模式是較為先進的,它利用互聯(lián)網和教師信息技術的銜接,將教師教學設計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展示在課堂中,盡可能地利用很短的時間讓學生理解和感悟更多的知識,同時領略更豐富的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將想象力和觀察力相結合,促進自己的學習。例如,在人教版《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的教學中,針對形容海的樣子的語句,如果單單采用教師朗讀或者學生閱讀的方式,學生們是難以直觀理解海的形象的。所以,教師在這里可以利用微視頻或者圖片剪輯等形式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展示,讓學生們更加直觀清晰地理解文中的語句“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讓美麗的樣子不僅僅以文字的形式出現(xiàn),還能用視頻配音頻的形式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并讓學生們真切地看到海水的顏色“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淺綠的,杏黃的”。這是直觀學習的充分展示,也是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的相應探究。學生們在觀看西沙群島的真實影像之后,便能用肉眼看到西沙群島瑰麗無比的樣子,并夾雜著腦海中想象的畫面去學習此篇課文,讓課文更有韻味,讓學習更有愉悅性。
3.教師要利用微課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化的信息教學研究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不斷發(fā)展的,并且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進步。小學階段是學生們接受新知識和新能力的關鍵性階段,學生們能在信息技術的熏陶下更快地接受新的語文知識。教師采用微課的教學模式,是在創(chuàng)新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新模式,正好符合學生的接受范圍和認知程度。教師要進行相應的信息化教學水平研究,讓信息化的手段能不斷地在語文課堂中生根發(fā)芽,讓自己的信息化能力不斷地提升拓展。在進行信息化教學的研討時,教師要爭取將更多有利于課堂的信息化手段廣泛傳播。教師要多總結經驗教訓,經常進行語文微課教學設計,進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微課教學是先進的教學模式,也是現(xiàn)代化課堂的體現(xiàn),教師只有利用好微課教學模式,才能讓信息技術之花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綻放。
五、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模式配以教師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是相輔相成的結果,同時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方向。教師利用先進的微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既有利于節(jié)省更多的教學時間,也能減少很多煩瑣的環(huán)節(jié),讓課堂更加簡便化和快捷化。而且,學生們通過微課教學模式的熏陶,能利用更加先進的模式進行學習,感受不同的課堂教學氛圍,體驗更多的先進手段,從而為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陳思興.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的策略——以微課制作與應用培訓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6(09).
[2]董玉婷.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J].課外語文,2017(33).
[3]劉海燕.見微知著——運用微課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思考[J].現(xiàn)代語文,2017(01).
[4]賈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微課運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