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云
【摘要】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常難以提升,不僅和初中學生年齡特點有關,也因為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按照專業(yè)知識教學法方法進行,以至于教學質(zhì)量無法改善。當下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進一步推進的背景下,德育工作重視度得到更大增強,結合生活情境教學模式,在教學設計中需要從學生角度、從立德樹人角度以及從多維角度進行生活素材的發(fā)掘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 生活情境 初中道德與法治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1-030-010
前言
生活情境教學模式相比于一般教學方法而言有很多優(yōu)勢,一方面更具有情感感染能力,通過生活素材的應用,使學生設身處地地進行反思,拉近了教材內(nèi)容中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能引起學生共鳴,提升教學接受度與有效性;另一方面生活情境教學模式結合社會生活中種種事件,教學素材更加豐富全面以及多樣化,是對教材理論知識內(nèi)容的合理補充與豐富。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務必要結合班級教學實際情況將生活情境教學模式與自身課程設計結合起來,以提高教學效果。
1.立足學生學習需要攝取生活情境教學素材
當下教學中學生是學習主體,所以在生活情境教學中同樣需要從學生出發(fā),以學生身邊生活事件作為教學素材構建教學情境。教師一方面要對班級學生生活經(jīng)歷、生活感受以及經(jīng)常參與的社會活動進行總結,以此為主要素材構建教學情境,使情境模式更容易感染學生,減小課堂阻力;另一方面要在教學中多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作為主要參與者,教師也同樣需要將自身引導者角色充分發(fā)揮出來,幫助學生在生活情境教學中回顧、反思自己類似的行為、經(jīng)歷或者思想認知,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幫助學生在情境教學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
比如八年級上冊《在社會中成長》教學中,教師在對人與社會關系認知教學中很多學生通過教材很難直觀感受到人對于社會的依賴性,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呈現(xiàn)出個人成長過程的圖片,從嬰兒出生到家庭撫養(yǎng),從步入教室到社會活動參與,讓學生結合指導圖,將自己見到過、經(jīng)歷過的集體活動分享出來,很快學生就會感嘆從出生到步入初中,自己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他人與社會,對人與社會緊密關聯(lián)性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其次教師可以結合學校舉辦過的植樹節(jié)義務活動、敬老院文化活動以及路長參與活動等讓學生再一次感受自己身邊的親社會行為以及自己真實參與到其中的自豪感與深入反思,對樂于助人、奉獻社會的優(yōu)秀道德思想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同。
2.堅持立德樹人對生活情境素材應用的科學指導
立德樹人是當下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指導,在初中道德法治教育中同樣需要以此為生活情境素材應用提供必要的指導。所以教師在課程設計中不僅要促進學生知識內(nèi)容的掌握,也要在教學中結合更多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思想認知獲得對知識理論深入理解與認同,如在教材案例運用中需要更多結合德育的思想指導,發(fā)掘教材知識點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應用內(nèi)容,使學生從理論知識過度到思想認知。在這一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師生互動的加強,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不僅要將生活情境素材合理運用,同時也要促進學生在教學中敢于提問反思,樂于總結回顧,從而將智育和德育更好地結合起來。
如八年級上冊《做守法的公民》中教師就可以將社會法律規(guī)范遵守為基礎在生活情境教學設計中融入更多思想教育內(nèi)容,比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法律教育類視頻短片,尤其是很多發(fā)生在學生群體中不懂法、不學法、不用法造成的社會惡劣事件,對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的種種傷害,通過視頻內(nèi)容并和學生討論生活中如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打架斗毆、攜帶管制刀具等事件,增進對“惡小為之”嚴重后果的認知;同時教師也要結合一些簡單的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分析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認識與思考、青少年如何有效應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等,在課堂上加強道德法治的思想教育,真正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3.發(fā)散多維角度促進生活情境教學內(nèi)容豐富化
多維角度看待生活情境教學素材的應用,結合多種方法促進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以增進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教師首先應加強對生活情境應用方法的認知,結合班級學習情況以及課程內(nèi)容,判斷情景劇、影片、故事分享亦或是游戲等形式,結合具體教學需要進行更合適選擇;再者需要在既定的應用形式上增添學生參與,使學生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絡收集或者對身邊發(fā)生的事件進行整合應用,使多維角度的教學應用對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豐富化。
比如八年級上冊《維護國家利益》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結合彰顯國家強大、國家利益至上的視頻影片,以強烈的視音沖擊增進學生對熱愛祖國的情感加強,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隨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祖國利益那些事”的故事分享環(huán)節(jié),向?qū)W生簡單介紹陸之方一家兩代人戍守邊疆的偉大事跡等,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知道的維護國家利益相關事件進行分享,或者以“國家利益維護”為主題進行寫作朗誦的比賽活動,可以小組為單位,結合生活體驗感悟,增進對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深刻認知。
結語
總之,隨著當下生活情境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更多注重教學素材來源以及其應用的合理性,結合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教學指導,創(chuàng)設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以促進課堂教學高效化。
[ 參? 考? 文? 獻 ]
[1]徐曉倩.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3):154.
[2]王有斌.淺談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4):117.
[3]程江.談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