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活動區(qū)的創(chuàng)設與幼兒的發(fā)展是息息相關的,更是緊密相連的,因為幼兒每天都是在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渡過并得到身體發(fā)育的,每一項具體的操作活動可以促使幼兒學習特定的知識,培養(yǎng)特定的技能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并且幼兒在玩中學會交往,同時讓他們感受到互助合作的樂趣。
關鍵詞:自然物;區(qū)角活動;動手操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3-017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172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如何通過自然物的區(qū)角活動來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呢,通過教育實踐,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
在目前,由于幼兒活動材料的不完善,我園活動區(qū)自然物材料的提供及投放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活動材料不足,種類單調,有的缺乏可操作性;材料陳舊,不能及時更換和增添新的活動材料;隨意性大,沒有目標,缺少計劃性。鑒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地進行分析、討論,同時也找出了問題存在的一系列原因。通過分析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就必須從本班幼兒的實際出發(fā),來確立自然物活動區(qū)的教育目標,而學習材料——自然物的提供就必須緊緊圍繞著幼兒的教學目標,并要有目的地進行投放,且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習慣性特點,并且要體現教育性,同時具有可操作性,使幼兒能夠真正地玩起來。
為了培養(yǎng)幼兒在玩中動手、動腦、實際操作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搭建和拼插一些相關的積木,進一步使幼兒掌握一些建筑的基本結構和搭建的基本技能;通過讓幼兒在學會使用不同材料的玩具的過程中,發(fā)展他們身體上的各個小肌肉群動作,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達到使幼兒動作協調、統(tǒng)一的教育教學目的。
在關于如何提供幼兒的自然物游戲材料方面,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緊緊圍繞幼兒園的教育和教學目標,不斷改進、更新和完善科學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和活動質量。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教師指導幼兒活動的藝術在于和兒童共同游戲,共同學習,并一起蹲下來深入了解兒童的每一個思想動態(tài)。教師指導作用的發(fā)揮要和兒童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做到進一步有機結合。即教師要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必須發(fā)揮自身的指導、示范和引領作用。
(一)重視操作活動的設計
在幼兒大班中關于指導建筑角活動中,教師首先可對開展此類活動進行討論并設計出主題、方案,然后再讓幼兒集體動手搭建諸如積木、積塑一類的自然物等。原來幼兒在玩這個區(qū)角時,只是盲目地玩。針對這一狀況,在幼兒活動的這個過程中,教師當然要時刻陪伴,隨時對幼兒的各種動手操作能力給予一定的指導和示范,使得幼兒在一種心無旁騖的狀態(tài)中進行操作。通過利用自然物對幼兒開展區(qū)角活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的能力,而且還可以讓他們學會小朋友之間互相交往的能力。另外,教師通過以上的互助合作,肯定會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獲得成功時的那種“情不自禁”的喜悅心情。即在幼兒園里,教師通過自然物開展區(qū)角活動,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身體各方面的協調能力。
(二)重視操作活動的組織
在利用自然物開展區(qū)角活動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示范演示、啟發(fā)引導,同時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當然,在組織操作活動時,教師要重視幼兒操作習慣的培養(yǎng)。從幼兒普通的一些玩玩做做中可以看出,自然物的區(qū)角活動對于幼兒來說不僅是一種手、眼、腦并用的實際操作活動,而且還適用于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和提高,尤其是發(fā)展幼兒的小肌肉群動作。另外,多種多樣的自然物又可以直接刺激幼兒的動手操作欲望。這樣一來,利用自然物開展區(qū)角活動,可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操作中,不但提高動手的能力和操作水平,而且還使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極大的發(fā)展。當然,教師對這種操作活動的組織一定要兼顧幼兒的“自主性”和“自愿性”的原則,幼兒不喜歡的活動,教師盡量不讓他們去做,讓他們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游戲活動,對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有著很大的作用。
(三)重視對操作活動的評價
因為利用自然物對幼兒開展區(qū)角活動所獲得的知識只是零星的、粗淺的,所以非常需要教師的及時歸納和評價;因此在每次的區(qū)角活動結束后,教師應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中肯的歸納和客觀的評價。在評價時,應盡可能地正面評價每一位幼兒,哪怕是一點細微的進步都要對幼兒加以表揚,對其“不足”的地方,教師可以用一些建議的方式、商量的口吻、委婉的語氣提出一些改進的意見或建議,進一步幫助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感受活動的樂趣,從而使幼兒進一步增強自信心,提高對活動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素敏.利用自然資源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11).
[2]韓紅.中班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動手操作能力的教育實踐[J].青蘋果,2017(8).
[3]戴金花.區(qū)域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J].情感讀本,2016(29).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石曉麗(1982.7—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幼兒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