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玲
【關鍵詞】 英語教學;小先生制;小學高年級;兩極分化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080—01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于1934年提出的關于學生在學習時,以學生教學生的方式來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起初學生由于剛接觸這門新課程,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顯著。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英語詞匯量加大,涉及越來越多的語法知識,繁重的學習任務,使部分學生逐漸出現(xiàn)“厭學”的現(xiàn)象,因而導致課前不預習、上課不積極、課下不復習的現(xiàn)象。在這樣的情況下,跟著教師節(jié)奏走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好,有“厭學”情緒的學生,成績則明顯下降,久而久之,便出現(xiàn)了嚴重的兩極分化,而“小先生制”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解決這一難題。因此,教師要了解“小先生制”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意義,并注意運用策略,逐漸改善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兩極分化現(xiàn)象。
一、將“小先生制”運用到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1. 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形成互幫互助學習氛圍。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使“后進生”產生自卑心理。而將“小先生制”運用到英語教學中,成績較好的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去幫助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同學,逐漸縮小每個學生學習成績上的差距,使學生之間增加凝聚力,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2.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我展現(xiàn)能力。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先決條件,即使再生動有趣的課堂,倘若學生對這門課沒有興趣,那么學生對這門課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的身上存在著優(yōu)于教師的本質。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嘗試著讓學生去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課堂中以教師的身份存在,則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為了使自己表現(xiàn)得更加自信,便會提高自我展現(xiàn)能力,從而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二、運用“小先生制”縮小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兩極分化現(xiàn)象的策略
1. 學生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增加團隊凝聚力?!靶∠壬啤笔侵缸寣W生做老師,將自己所了解并掌握的知識教給其他同學,在學生之間形成的一種學習方式。而將此教學方式運用到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則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彼此之間的合作學習中,學生們將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表達出來,可以取長補短,學習他人對待問題的思考方法,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小組合作,最終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并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比拼”、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小組成員相互帶動,從而縮小彼此差距,改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四年級Unit 1? What? is? your? father?這部分時,教師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在掌握基本單詞的情況下,學會利用簡單語句,進行與家庭成員職業(yè)有關的口語交際。
2. 教師掌握課堂教學進度,勤于落實學生學習成果。課堂教學中采用“小先生制”的同時,教師必須掌控好課堂,把握好課堂進度。對于學生之間互助互教的學習方式,教師則要適當參與,了解學生的教授情況,并且對于學生之間的“教與學”要在課下勤檢查、勤落實,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助現(xiàn)象,鼓勵學習上有進步的學生,讓其充滿自信心,并積極學習,長此以往,則可以縮小學生間的差距,改善兩極分化現(xiàn)象。
3. 穩(wěn)抓學生基礎知識,做好課堂小主人。學生之間彼此幫助有助于彼此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成績與其他綜合能力,但這種現(xiàn)象的前提是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教授者在掌握基礎的前提下去傳授自己的長處,學習者在掌握基礎的前提下才能更加清楚地掌握學到的知識。基礎是學生彼此學習的前提,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才能真正做好課堂的小主人。例如,在教學第二單元時,對動物英文單詞的拼寫是本節(jié)課的基礎,只有在掌握基礎詞匯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夠靈活有效地運用語法句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學生特點不斷改變教學方式,改善教學質量。針對小學高年級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教師巧妙運用“小先生制”教學方式,使學生不斷進步,提高自己。但是,教師要明白,這樣的教學模式不是完全依賴于學生,而是為了使學生學的更好采取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更要積極參與,只有這樣,英語教學兩極分化才會逐漸改善,英語教學質量也就得到相應提高。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