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銘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意義重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采取積極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課堂提問的積極性、自主性。結合教學工作經(jīng)驗,淺談激發(fā)小學語文教學主動提問的課堂教學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路徑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之“有問”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課堂提問,其首要關鍵是讓學生群體對教學主題“有問”。對于某個主題知識或某篇課文的教學,倘若學生沒有問題可問,即便教師鼓勵學生提問,學生也沒法提問,或者不能提出真正關聯(lián)教學主題的問題。眾所周知,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不強,認知水平有限。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教學內容,從而沒有一點疑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學主題會產(chǎn)生諸多的不解及疑惑,而學生之所以“沒有問題”,則恰恰是未能有效深入教學主題所致。沒有認真的準備,缺乏深入的思考,對所學內容一知半解,自然無法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此外,“有問”,除了擁有提問的問題載體外,還需要有提問的機會和氛圍。故此,教師應秉承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摒棄灌輸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將課堂還給學生,并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作為教學工作者,應成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及參與者。此外,教師應學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把握好課堂教學節(jié)奏。高效的課堂教學,構建在師生、生生及群體間的有效互動過程中。課堂教學中,知識的傳授、接收具有動態(tài)性和發(fā)散性。由于學生理解能力不強,因而教師需留足時間,讓學生從容回顧所學知識,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展開討論,從而提出問題。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之“敢問”
語文教學工作中,激發(fā)學生課堂提問,需要教師了解學生心理動態(tài),從而鼓勵學生“敢問”。教學實踐表明:部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所學內容存有疑問,但出于害羞、內向等心理,學生不敢在課堂上大膽提出問題。學生不敢提出問題,心中充滿疑惑,或許就此失去了一個讓問題“水落石出”的寶貴機會。然而,問題帶給學生的困擾卻十分持久,加大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阻礙。此外,不敢提出問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一種十分消極的學習習慣。學習具有逆向性,不進則退。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是夯實基礎的重要課程。語文學習固然需要嚴謹對待,但更需要主動出擊,刨根問底。在課堂教學中不敢提問,其實質是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而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難免滋生出等、靠、要的消極思想。換言之,教師教多少內容,學生就學多少內容;教師教什么內容,學生就學什么內容。不提問,不出聲,不質疑,不問為什么。這樣的學習方式,自然不能促進語文學習的深入,同時也對學生的性格養(yǎng)成大為不利,而后者將影響學生今后的成長及發(fā)展。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出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提問,對提問的學生,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尊重和包容。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恰當與否,教師均應耐心傾聽,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嚴禁課堂上出現(xiàn)戲謔、嘲弄、諷刺等行為,對引發(fā)這類行為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懲罰。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之“樂問”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樂問”,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古人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習充滿快樂,寓教于樂,才能從根本上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翻轉,讓語文課堂教學發(fā)生質的飛躍。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對教學主題深入分析,挖掘教材。善于利用教學主題中情感突出點以及關鍵點,吸引學生,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提問。比如說,在教學《景陽岡》一文時,學生在閱讀文本后,對武松打虎的英雄壯舉十分欽佩。武松的勇敢、強壯和堅韌不拔的品質,深深打動了學生。學生閱讀完畢后,意猶未盡,小聲地討論起來。有學生A舉手回答道:“老師,我認為武松不算真正的英雄。就打虎來說,真正的英雄,是出于為民除害的目的,但武松顯然不是。武松是為了自保,而且這個人性格倔強,十分好面子?!D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算不得好漢,不能回去。因為怕被恥笑,就甘冒生命危險,很不理智。”學生A話音剛落,學生B反問道:“是否有一點缺陷就不能稱為英雄?武松雖然性格沖動,好面子,甚至是自負,但如果不是這樣,又怎么可能打死老虎?無論初衷如何,武松打虎的結果的確為民除害,值得稱贊?!睂W生的發(fā)言,引出了武松是否是真正的英雄這一話題。而圍繞這一話題,學生紛紛提出問題,課堂教學在“樂問”的氛圍中良好地開展。
四、結語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作為一教學工作者,應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問、敢問及樂問,強化課堂互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爽.探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的方法[J].品牌,2015(2).
[2]許冬梅.探討課堂提問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情感讀本,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