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琴
[摘? ?要] 小結是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有效的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加高效地梳理知識,從而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實現(xiàn)查漏補缺、攻克重難點、掌握解題思路的目標.
[關鍵詞]課堂小結;教學效率;初中數(shù)學
[中圖分類號]? ? G633.6?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14-0009-02
課堂小結是指師生一起對教學內容進行回顧、總結、歸納等二次加工的一種教與學的方式 .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的末尾環(huán)節(jié)、關鍵環(huán)節(jié),起到總結、拓展的重要作用,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初中數(shù)學中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體系的能力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梳理初中數(shù)學知識,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適當?shù)臅r機,要采用適當?shù)姆椒?,巧妙設置課堂小結,提高教學效率 .
一、講解新知識后進行課堂小結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教師往往需要講解多個新知識點.在講解新知識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結合舊知識引導學生比較分析,梳理新舊知識之間的異同,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在客觀上增加課堂容量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認知錯誤、遺漏等問題 .因此,在課堂上講解完新知識后,教師應該及時進行課堂小結,指導學生總結、歸納在課堂上學習的新知識,幫助他們明確課堂學習的重點、難點,建立清晰的學習思路,從而掌握新知識的脈絡 .針對新知識進行課堂小結時,教師應該確保課堂小結的內容覆蓋面廣,必須全面覆蓋本次課堂學生學過的全部知識,運用生動的語言體現(xiàn)新知識的特點,強化學生的記憶,加深他們的理解 .以《合并同類項》的教學為例,教師可進行這樣的課堂小結:“剛才大家一起學習了合并同類項,掌握合并同類項知識的關鍵在于要搞清楚同類項到底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礎上掌握同類項的合并方法,大家說對不對?”學生回答“對” .這時,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誰能告訴我同類項是什么呢?”引導學生總結課堂上學習到的同類項定義 .學生經過思考將得到一致結論,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對同類項定義的記憶和理解 .教師再次提問:“同類項怎么合并呢?”學生回答:“將同類項的系數(shù)相加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同學們回答得不錯 .實際上,合并同類項只要掌握‘兩同‘兩無關‘常數(shù)也是同類項這三個關鍵就行 .‘兩同即字母相同、指數(shù)相同;‘兩無關,即系數(shù)大小無關、字母順序無關 .”這樣在問答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歸納課堂所學新知識,可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
二、解答學生疑問后進行課堂小結
正所謂“學必有疑” .在學習時,學生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 .對于學生的疑問,教師必須認真傾聽,為學生詳細解答 .然而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反復提出同樣問題的現(xiàn)象,原因在于他們沒有真正理解教師的解答 .為此,教師可以在解答學生疑問后進行課堂小結,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認領”問題,重點啟發(fā)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
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有些學生對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運算把握不到位 ,如有學生提出疑問:“老師,這個題目2/3+(x-1)/4=2,我反復計算了幾次,結果都是-1,和標準答案不同,到底問題出在哪里了?”教師可先仔細看學生的解題步驟,尋找其錯誤所在 .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通常都是因為學生在去分母時忘記了給沒有分母的項乘以相同的系數(shù) .因此,教師可先給學生詳細講解題目的計算步驟,然后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課堂小結:“在進行一元一次方程運算過程中,我們應該在方程左右兩邊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這樣才能保證方程左右兩邊持續(xù)相等 .如果哪一項忘記乘了,方程等式大小就會發(fā)生變化,計算出來的答案自然就是錯的 .”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可以找到自己的錯誤所在,還明白了出錯的原因,有效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
三、在促進知識遷移后進行課堂小結
數(shù)學學科各個知識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數(shù)學知識,掌握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就必須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適當遷移,通過一個知識引出更多的知識 .知識遷移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知識萬變不離其宗的特點 .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之后,教師應該進行對應的課堂小結,通過課堂小結有效引導學生掌握各個數(shù)學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他們梳理知識脈絡,從而建立更加清晰、完善的知識體系 .以《梯形的中位線》教學為例,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從梯形的中位線遷移至三角形的中位線,讓學生對這兩個知識點進行比較、分析,再進行課堂小結:“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中位線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梯形中位線,通過相應的圖形割補、平移,任何一個梯形都能轉變?yōu)槿切?.而且通過公式轉換,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梯形面積可視作中位線和梯形高的乘積 .因此,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梯形中位線,三角形的面積一樣可以通過中位線和高(第三邊上的高)的乘積求解 .”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掌握數(shù)學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有助于學生梳理知識脈絡,構建更加清晰、完整的數(shù)學知識體系 .
四、在組織學生復習后進行課堂小結
復習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不可缺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回顧以往學過的知識的重要方式 .復習過程中,學生通常需要進行大量的學習,體現(xiàn)出知識覆蓋面廣、綜合性強的特點 .往往在一堂復習課中,學生需要回顧溫習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很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的問題 .因此,教師應該在組織學生復習之后進行課堂小結,對整個復習課進行有效概括,起到突出重點、難點的作用,使學生更加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知識,消化知識 .以《二次根式》的復習課教學為例,在組織學生復習了相關知識后,教師可進行這樣的課堂小結:“二次根式的學習關鍵主要包括兩點 .第一,二次根式以及二次根式的被開方數(shù)均為非負數(shù);第二,要注意區(qū)分[m2]= m(m ≥ 0)與[m2]=|m| .特別是當[m<0]時,[m2]沒有實際意義,但[m2]= -m .”這樣在復習課結尾對本次課題復習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可突出復習重點,提高復習效果 .
巧妙設置課堂小結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和數(shù)學素養(yǎng) .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適當?shù)臅r機,采用適當?shù)姆椒ㄟM行課堂小結,并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課堂小結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課堂小結 .教師必須持續(xù)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同時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持續(xù)優(yōu)化課堂小結,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 .
[? 參? ?考? ?文? ?獻? ]
[1]? 秦俊, 李清. 巧設小結 提高課堂效率:基于第九屆初中青年數(shù)學教師優(yōu)秀課展示與培訓活動視頻的研究[J].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7(7):20-23.
[2]? 盧仰紅. 讓初中數(shù)學課堂小結“別樣紅”[J]. 科技信息, 2011(18):306-307.
[3]? 曹煒華.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小結常用的幾種方法[J]. 學苑教育, 2015(4):52.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