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表現形式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問題.筆者以教學實踐中“情境引入”環(huán)節(jié)設計為例,探索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yǎng);情境引入;課例
筆者參與“初中教學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課題研究,該課題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項目編號:JZ180233(福建教育學院資助),于2018年10月獲準立項。本課題著重研究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旨在落實新課程標準“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表現形式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問題,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筆者以教學實踐中“情境引入”環(huán)節(jié)設計為例,探索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課例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本節(jié)課是華師大版七年級下冊§8.2.2的第1課時,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不等式的三個基本性質,并能運用不等式的三個基本性質對不等式進行變形,同時通過對不等式基本性質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特點,結合學生具體學情,筆者對“情境引入”環(huán)節(jié)作出如下設計:(1)讓學生動手解一元一次方程:x-13-x+42=-2,并分析每個步驟的依據,即等式的性質,回歸數學本質;(2)將方程變式為不等式:x-13-x+42>-2,并斷言只要將方程的“=”改為“>”即可;(3)學生對老師的觀點提出質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再適時引導學生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進行對比,既有相似之處,如等式(不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減去)同一個數(式),等號(不等號的方向)保持不變,又有不同之處,如不等式兩邊同時乘(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發(fā)生改變,進而推導出不等式的三個基本性質,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數學抽象素養(yǎng)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屬性,得到數學研究對象的思維過程,它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維的重要基礎,反映了數學的本質特征。數學運算素養(yǎng)是指在明晰運算對象的基礎上,依據運算法則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它是數學活動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繹推理的一種形式,是得到數學結果的重要手段。本課“情境引入”的設計中,通過對比“解方程”與“解不等式”,使學生在求解過程中,抽象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并利用該性質進行數學運算,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抽象、數學運算等核心素養(yǎng)。
課例二:《一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k的作用)》
本節(jié)課是華師大版八年級下冊§17.3的第2課時,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理解一次函數的圖像是一條直線,經歷對一次函數圖像的觀察、分析、討論、概括過程,掌握一次函數的性質,體會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數學問題。筆者對“情境引入”環(huán)節(jié)作出如下設計:(1)學生根據列表、描點、連線等步驟,作出一次函數的圖像;(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識圖、總結出一次函數的性質,如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圖像的上升(下降)情況;(3)引導學生從數、形等不同角度,分析一次函數的增減性質。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直觀想象素養(yǎng)是指借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態(tài)與變化,利用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邏輯推理素養(yǎng)是指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fā),依據邏輯規(guī)則推出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在本課引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一次函數圖像,獲取相關信息,并發(fā)現一次函數圖像的上升或下降趨勢是由系數k決定,從而完成對一次函數圖像和性質的第一次認識,培養(yǎng)學生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yǎng)。緊接著,教師可以從數的角度,利用邏輯推理(演繹推理)的形式,如:設x2>x1,則y2-y1=(kx2+b)-(kx1+b)=k(x2-x1),由于x2-x1>0,則y2-y1的正負號情況由k的正負號決定,即當k>0時,y2-y1>0,此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同理可得當k<0時,y2-y1<0,此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演繹推理的處理方式,可以使得學生更清楚為什么系數k對一次函數的圖像產生增減性的影響,實現從數量到變量的轉化,把對上升(下降)趨勢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有理有據、合乎邏輯的思維品質,完成對一次函數性質的第二次認識,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也為后續(xù)研究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作好鋪墊。
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依賴單純的課堂教學,而是依賴學生參與其中的教學活動,不是依賴記憶與理解,而是依賴感悟與思維,它應該是日積月累的、自己思考的經驗的積累。因此,作為課堂的第一道“菜品”——情境引入,教師在設計時,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以數學知識為載體,以內在邏輯為線索,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符合學生學情的教學活動,推動數學教學從以知識為本,走向以人素養(yǎng)為本,用核心素養(yǎng)來統(tǒng)領課堂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韓瑋.例談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函數的單調性”教學中的顯現[J].課程教育研究,2016(6).
[2]黃玉華.基于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學雜志,2016(12).
作者簡介:
劉振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