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存翠
【摘 要】 數學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教學中,我們只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產生學習的欲望,從而自覺地學習數學知識,才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采取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興趣;生活情境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不僅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自覺地學習,自主地探究新知識。
二、直觀操作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中讓學生借助直觀教具、電化教學來理解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也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周長”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帶的線、皮尺等學具通過找一找、圍一圍、比一比、量一量,在自己動手操作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三、設計有趣游戲,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新知識,學習興趣也會大大地提高。在教學中,我總是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游戲,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新知識。如:為了訓練每個學生的口算能力,我讓學生在“開火車”的游戲中進行口算,學生興趣高,算得快,誰也不愿意落在后面,學習效果也挺不錯的。
四、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課堂上,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我們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不能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如:在教學“四邊形”時,我讓學生結合平時對四邊形的認識來畫出想像中的四邊形,在四邊形的基礎上再掌握四邊形的特征,學生積極參與,興趣極濃,學習效果也很不錯。
五、設計多種練習,激發(fā)學習興趣
練習是我們鞏固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
六、在日常生活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才能自覺、主動地學習新知識。如:在教學“認識小數”時,我讓學生自己到商場去購物,在實際購物過程中認識“小數”,學習小數表示的意義,學會認讀小數和正確寫小數,在實際生活中認識和掌握了小數。
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學的新方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有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游戲、玩樂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讓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設計多種多樣的練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新知識,把學習當作了一種自覺行動,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侯艷春.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 科學中國人,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