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蘋
摘 要:趣味性教學強調對游戲教學形式和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建立和諧、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語文是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有效語文教育是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我國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年年齡層次較低,因此在文章理解和知識學習上缺乏能力和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诖?,將趣味性教學方法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能夠在調動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完成知識教學任務,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本研究致力于分析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 小學語文 運用
趣味性教學主要就是指挖掘教學內容中蘊含的趣味性因素,結合教學目標進行加工夠,運用合理的教學形式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翱鞓穼W習”是新課改提出的教育理念,在趣味性教學模式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能夠滿足新課改的教育教學要求,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情感因素更容易被調動起來,為其思維發(fā)展也提供了客觀條件,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也更易于實現(xiàn)。
一、動機激發(fā)與互相交流
趣味性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途徑之一,不論是應用游戲形式還是小組合作方式,課堂的互動性都是趣味性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應用合理的互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如教學《獻給守林人的女兒》一文之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利用優(yōu)美的樂曲營造領悟的氛圍,使學生聽到“愿幸福陪伴著你”的祝福,領悟“信守10年承諾”的誠信,從而主動背誦優(yōu)美段落,在檢查階段,教師可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將自己知識體系完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處于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下,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了優(yōu)化。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趣味性教學模式下,和諧的教學氛圍營造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主動建立和學生之間的良好師生關系。小學語文學科中蘊含豐富的知識內容,這其中情感的傳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能夠進行心靈的交流,具體來說,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內容和實際教學情況,對小學語文教學情境展開創(chuàng)設,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調動,快速進入課文情境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的投入度,進一步顯示情境教學的巨大優(yōu)勢。教學情境本身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教學引導作用,但是更重要的通過趣味性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例如,《鳥的天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展開教學活動,展示鳥的相關圖片,并且播放與之相關的曲目,在舒緩的音樂伴奏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閱讀,仿佛將學生帶入美好的鳥的天堂,從而帶給學生美的享受。自然能夠帶動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良好的教學氛圍必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感覺到語文教學不再枯燥乏味,更增添了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樣的教學活動必然是成功的,而且還能促使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迎來新的教學氣象。
三、角色扮演,朗讀教學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活動中的重要部分,為增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往往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很多次文章朗讀。朗讀可以讓學生了解課文的情感基調,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但一味的朗讀只會讓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厭倦感。因而,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讓學生喜歡朗讀,愛好朗讀,從而讓課文的教學具有趣味性,而角色扮演性的朗讀往往可以作為教師的這一項措施實踐。例如,在學習《神筆馬良》一文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和動物,來進行角色分讀,例如,讓一個人亦或是一組人讀馬良的部分,讓另一個人或一組人讀“老爺爺”的部分,然后以此類推。通過這樣的分角色朗讀,可以讓學生在朗讀時互相學習,相互的完成朗讀。
四、應用游戲教學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游戲教學方法是趣味性教學模式下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強調游戲形式與教學內容的靈活結合,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提升,該種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和興趣特點。如課文《小烏鴉喝水》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做游戲,看看誰能將窄瓶口瓶子中的乒乓球取出,然后再進行教學,或者引導學生依據(jù)劇情編排情景劇,小學生在進行情景劇的編排之前,首先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基本的了解,很可能還需要進行資料的借鑒,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升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如果教材內容具有局限性,教師還可以充分挖掘課外讀物進行教學內容的擴充。
五、引導學生主動求知與自我表現(xiàn)
采用趣味性教學法,必須將學生置于中心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求知,主動進行學習。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固有的教學方式中穿插“主題探究法”或者“問題討論法”以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求知。另外,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有較強的自我表現(xiàn)意識,在鞏固知識階段,降低傳統(tǒng)的機械記憶法的比重,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現(xiàn),使學生從中領悟到語文的魅力。例如,語文教材《與太陽賽跑》一文中,穿插問題討論法,討論“為何要與太陽賽跑”等問題,使學生了解到“惜時”這一理念。另外除了讓學生了解“惜時”的重要性,更需要教師進行引導,使學生探究出這是一種進取精神,是智慧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引導,使學生意識到語文的博大精深,最終激發(fā)起對語文的熱愛。
結語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方法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由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決定的。從當前的教學反饋來看,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高,由此可見,趣味性教學方法具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應用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曾盈.試論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趣味閱讀教學[J].作文成功(旬),2016,18(01):67.
[2]鄭德萍.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6(52):441.
[3]牟景文.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10):111-112.
[4]施春亞.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探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