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霞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活動的中心由教育者變成了學習者,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幫助者。在這種教學理念下,探究式學習成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方向。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圍繞小學數學的具體內容,分析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多用的是接受式教學,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知識,但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沒有經過緊張的腦力勞動,也沒有和興趣結合起來,所以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都不夠深,很容易忘記。而探究式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在積極自主的學習狀態(tài)下對知識進行研究和理解,能夠讓學生積累直接經驗,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教師要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特點,將探究式學習有機地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
一、理論聯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包含大量的理論知識,而小學生的抽象邏輯能力還不發(fā)達,兩者之間形成了矛盾,導致許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感到吃力,容易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厭倦情緒。但事實上,數學是一門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許多生活中的場景和現象中都蘊含著一定的數學知識,教師要善于發(fā)現這些體現數學知識的生活情境,并將其合理地引入課堂教學中來,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和畏懼感,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與價值,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時候,我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了一個“超市購物”的情境。首先,我在課前準備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各一些,然后,在課堂上我組織學生分別扮演收銀員和顧客的角色,并利用課本、鉛筆、文具盒等物品充當商品,讓學生利用提前準備好的人民幣模擬進行付錢、找錢、整錢換零錢等環(huán)節(jié)。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尊重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自主探究,同時也發(fā)揮了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產生的一些疑惑和誤區(qū)進行了指導與講解。教師通過這種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二、進行有效提問,激發(fā)學生思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究,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然而,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許多教師對如何掌握和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夠熟悉,導致提問的內容缺乏趣味性和實效性,問題和答案太過刻板,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反而容易引起學生對提問的反感情緒。因此,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以教學內容為核心,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提出切合教學目標、富有趣味性的問題,從而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究,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這一知識的時候,我對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的問題進行分解,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首先,我讓學生通過繪圖、折疊、剪貼和測量的過程,然后再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測量你能否發(fā)現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在學生得出180度的正確答案后,我繼續(xù)問道:“同學們,看到180度角,你們想到了什么呢?”學生回答說:“想到了直線,180度是平角。”然后,我進行更深一層的提問:“一個平角被分成三個角后能否拼湊成一個三角形?”接著,我組織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再次進行思考和探討。教師通過這種啟發(fā)式的提問,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開展合作學習,加強討論交流
數學問題的思考和計算對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有著較高的要求,許多學生在獨立思考數學問題的時候,容易出現偏差或失誤,陷入思維上的誤區(qū)。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在課堂上應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之間在思維上取長補短,互相滲透,從而達到共同提升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在教學完課本的知識內容后,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對知識能夠更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我組織學生舉行了一次“算術競賽”,讓學生通過分組對抗的方式進行比賽。首先,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并讓每個小組自行編寫10道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算術題,然后,小組之間交換題目并進行解答,規(guī)定時間內,答對題目最多的小組獲勝。教師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使小組成員之間積極配合,團結合作,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探究題目編寫與解答的方法,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的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探究式學習的優(yōu)勢,使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將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剛.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40):86,122.
[2]翔秋.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實施策略[J].教育科學,201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