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開敏
摘 要: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同樣作文也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是在平時的語文作文教學時,學生明顯會產生畏難情緒和厭煩心理,如此一來,即使寫作了作文得分也不會高,作文也是千篇一律,味同嚼蠟。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學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呢?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興趣教學
一、適時點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世上無難事,作文是也是這樣。世上哪一個作家、詩人都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作家、詩人的。為了誘發(fā)興趣,教師要給學生以寫的自由與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還要運用評價激勵機制,多肯定成績,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悅。通過辦手抄報,編印本班學生優(yōu)秀習作選,在班上張貼學生的好文章,指導、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等形式,讓學生獲得較多的發(fā)表自己文章的機會,滿足其發(fā)表欲,這些也不失為一種激發(fā)作文興趣的有效方法。我不斷用名人成功的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并且還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長處及時給以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
二、營造寫作氛圍,激發(fā)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在全班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作文教學自然就事半功倍。那么如何營造寫作氛圍呢?
1.以身示范,潛移默化。
語文教師需要廣博的知識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倘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旁征博引,妙語連珠,使得學生如沐春風。那么,學生自然會對語言文字產生濃厚興趣,開始萌發(fā)出表達的欲望。同時在學生作文過程中,教師親自動手寫作,將現(xiàn)實的生活變成文字,可以是班內、校內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將作品拿到班內與學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學生的心目中,你會變得很偉大,學生會覺得自己的語文老師很神奇,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喜歡甚至是崇拜你,“親其師,信其道”,學生也許會因喜歡上他的語文老師而喜歡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時候,劉佳平老師教我們語文,經常將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給我們念,我清楚地記得那時劉老師念得神采飛揚,陶醉其中,樂在其中,我對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我想,我喜歡上了寫作,和劉老師的熏陶是分不開的。后來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也經常在學生面前“賣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確實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2.開展活動,構筑平臺。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和被肯定的需要,創(chuàng)辦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報刊,讓學生擁有展示自我的舞臺,無疑對學生的寫作興趣有促進作用。在下口中學的時候,我們辦過“棋盤山”文學社,在管道峪中學的時候,曾經和古月中學的“山花”文學社進行聯(lián)誼活動,在古月中學的時候曾經辦過“關山情”文學社,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學愛好者,為他們喜歡寫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除此之外,我還利用手抄報的形式,將學生作品張貼上墻。
三、激發(fā)快樂寫作興趣
單純地看作文教學上看,這便是語文教學中“望文輕嘆”的區(qū)域:學生搜腸刮肚卻未湊得只言片語,教師費盡唇舌始終打不開學生的靈感之門。教學效果確實如呂淑湘先生說的“少、慢、差、費”。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的社會實踐少,信息渠道不暢,校園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維受限;作文題目陳舊俗套,內容單調重復,造成思維的呆滯;教師過多的公式化、概念化地作文指導,造成思維的單一性。這三性互為因果、互相影響、惡性循環(huán),形成“思維怪圈”,造成學生腦細胞“萎縮”的現(xiàn)象,從而對寫作倍感膩煩?;谝陨蠁栴}和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存在,對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學生的“苦”和“煩”,還學生“樂學”和“樂寫”??鬃佑芯涿浴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那么,如何讓學生“樂”起來呢?“快樂作文”是筆者近年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探索最優(yōu)化途徑的一次嘗試。
四、注重作文教學與藝術上的真相結合
作文教學與藝術上的真,是一個值得國內語文教育工作者關注和關心的話題?,F(xiàn)在不但學生,就連部分教師都認為我們學生的生活平淡無奇,無內容值得一寫,所以所有的習作都是屬于造假工作,文字自然是假的,具體的事件經歷也是假的,情感是假的,甚至整篇文章都是整體抄的,筆者是不贊成這樣的觀點與認識的。我們向學生強調作文寫作要真實,有的老師或學生會問,要那么真干嘛,小說不都是虛構的嗎?其實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雖然是假的,但是是建立在真實的生活取材之上的,情感主題是真的,它的假與學生認為的假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再說了,真的東西本來就是美的,無論你怎樣用心,做出的假的東西都是不會讓人感覺到美的。作文寫作中善和美的問題,筆者將分別論述,此處不細說。筆者強調,作文教學中的真就是堅決杜絕學生抄襲,雖然可以借鑒。但很明顯,當前學生的借鑒已經遠遠超過了“借鑒”的范疇,學生可以借鑒例文的結構形式,可以表達例文所表達的主題,但是新的主題立意、新的結構形式、新的語言表達、新的故事情節(jié)必須是真的,有了這樣的真,才會有學生的真情實感,才能促使作文課堂的有效進行,才能對學生人格素養(yǎng)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勇于探索和開拓,不斷地探究作文教學的技巧,為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不懈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陳毛美等.中學語文教材教法[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6).
[2]論命題作文多層次思維訓練方法[IM].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