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
摘 要:語文作文教學能夠使學生積累更多詞句,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分析當前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途徑,能夠提升語文作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6-0038-01
作文是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代表一個人語言應用的綜合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教師應該重視作文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小學是學習的起點,無論是在語文基礎知識方面還是語文寫作方面,都不容忽視。教師應該多想辦法,千方百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先寫,以學生為主體
(1)預習。預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它被很多學科所采用,當然,它也被語文作文教學所采用。對作文進行預習,要對作文進行閱讀。對作文進行閱讀,并不是簡單的閱讀,它要求邊閱讀邊思考,或者是帶著問題去選擇性地讀,這樣,閱讀之后才會有想要的收獲。預習,即對知識的提前了解,它是完美完成任務的基礎。小學生好奇心強,這是預習的動力,能夠促使學生更好預習。預習的過程,也是聯想的過程,它會讓學生將作文與現實聯系起來。例如,文題“未來的世界”,學生可以在現實的基礎上,在預習的過程中,充分想象以后的世界,會出現普通人到達月球旅游的場面。這樣想象,便把作文內容確定下來,以便后來構思作文,寫作文。
(2)構思討論。一個人的思維不夠強大,所有人一起想象,便能構造出一個不一樣的結果。預習完了,自然是對作文的構思,即要確定文章的主題及結構。作文應該分幾個段落,每一段應該寫什么,表達什么……構思完了,那么接下來便是討論了。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這樣一來,便可以知道自己哪一方面沒有想到,而自己又哪一方面表達得比較好。通過交流討論比較,便可以修改自己的作文內容及結構,再次構思文章,就不至于在寫完作文之后,后悔自己哪方面缺少了。例如,在寫“十年后的自己”這篇文章時,大多數同學都會寫自己成為了什么,如教師、警察、科學家,諸如此類。然而卻沒有想到自己將會做什么,出去旅游等等。而交流的過程便是了解其他同學想法的過程,也許就在交流之后,學生的作文更加多彩。
(3)寫作。寫作是最重要的部分,它需要學生把所想的、所構思的全都轉化成語言表達在書面上,同時它也要求學生盡量做到用詞優(yōu)美、語句通順、結構清晰嚴謹。當然,這種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與練習。例如,觀察一株花,需要觀察它的根莖葉、形狀、姿態(tài)、顏色……這樣學生在表述它的時候,才能無遺漏。寫作也少不了修改,寫完后,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交流,并進行修改。
二、后教,以教師為主導
教最重要的是評價,可以讓學生彼此評價,也可以教師自己評價,當然,二者結合更好。傳統的評價就是直接指出學生的對錯,毫無樂趣可言,收效不大。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豐富評價內容,不僅讓評價帶來樂趣,還帶來更大收獲。首先,評價主體要轉換。以往總是以教師為主體,而此時不妨試著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者評價他人。學生的每一次評論,都是自己的一次反思。讓學生自我評價,也是一種尊重學生人格的表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調動一切知識儲備,相當于又復習了一次知識,而每一次評價的展現,也是學生自信心提升、興趣形成、勇氣增加的一次機會。其次,教師進行評價時,語言要盡可能豐富。教師在評價時,要做到真實、客觀、具體,避免套話、空話的過多使用。譬如,課堂上總是說:“你做得真棒,大家都要向你學習”“你真了不起”。這些所謂的評價,沒有做到具體化,學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表現得好,其他學生更不知道該學習這個學生的什么優(yōu)點。例如,教師可以評價哪個詞用得好,而非總結為詞句優(yōu)美。
課堂教授是鮮活的,動態(tài)的,而課堂上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獲得最充分、最合理的教育與發(fā)展,對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發(fā)展意義重大。所以,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讓自己的評價更豐富,不斷讓課堂變得更高效、精彩??傊n堂評價是多種多樣的,它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實踐和發(fā)掘,讓課堂上的評價豐富多彩,并帶給學生們有趣幽默而又高效的學習感受。
要有明確的評價對象,教師可以評價學生,評價作文本身,評價課堂內容的結構。教師也要注意多種評價結合,這樣才能產生更有效的結果。評價學生,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思想,就應該有不同的評價內容,即做到因材施教。
三、結束語
作文代表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小學是語文作文起步階段,此時學生的思維活躍,想法新奇,教師不應束縛學生的思維,提出過多要求,這樣會限制學生發(fā)揮,無法自由表達。作文教學就該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作文寫作要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相關素材,而非所有學生千篇一律。先寫后教便充分做到了這一點,它強調學生和教師的配合,一起完成作文的教授和寫作過程,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語言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單金麗.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的實踐研究[J].成才之路,2015(27).
[2]陳慧敏.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吉林教育,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