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青
摘 要: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是生態(tài)理念與數學知識相融合為一體的課堂教學實踐方式,而對話式教學則是基于師生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以雙向交流、彼此傾聽的形式進行學科課堂教學的教學形式。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中的教學實踐方式主要表現為與教材對話、與他人對話、與自我對話。作為小學數學課堂的主要教學方式,生態(tài)課堂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層次性,對話式教學在生態(tài)課堂中的具體實踐方式有: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打造小組合作形式培養(yǎng)團結意識、采取針對性的問答方式。
關鍵詞:“對話式教學”;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價值;實踐策略
生態(tài)課堂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是在以生態(tài)理念為基本指導數學的基礎上遵循數學學科教學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育和數學基本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育實踐活動。對話式教學在生態(tài)課堂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上升空間,能夠讓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得,真正做到提高學生基本素養(yǎng),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發(fā)展。那么具體應當如何在生態(tài)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小學數學的對話式教學呢?筆者在總結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之后,將依據對話式教學的實踐方式和實施策略兩個維度在本文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1生態(tài)理念下“對話式教學”的實踐方式
1.1與教材對話
在生態(tài)理念的指導下,學習方式相比于傳統教學方式變得更為多元化、層次化,而要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中進行小學生態(tài)課堂教學,其中有一要點的就是要做到“與教材對話”,即要求學生能夠充分的熟悉數學教材,深刻領悟數學知識內涵,完全的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知識,培養(yǎng)數學基本素養(yǎng)。眾所周知,教材是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基礎和載體,數學教學既要掌握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所以在生態(tài)課堂中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基本素養(yǎng)就必須做到“與教材對話”,掌握教材知識。例如在進行一年級的加減乘除運算教學時,數學教師應當在課前提醒學生先行預習、瀏覽數學教材,對數學知識和課后習題進行獨立思考;而到具體進行教學時就可以根據教材帶領學生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教學。
1.2與他人對話
生態(tài)課堂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被普及,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能夠營造師生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與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進行無縫交流和數學探討。要在生態(tài)課堂中進行對話式教學實踐,就要做到與他人對話,即做到與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和課堂教學的伙伴——同學進行充分的學習交流、親密對話,做到雙向交流、共同學習。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做到與教師對話,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時要針對不懂的或者較難的數學問題與老師做充分交流,細致溝通;另一方面是做到與同班同學進行對話溝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是互相幫助、友好進步的一大利器,在與同班同學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有助于學生找尋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從而激發(fā)學生進取心。
1.3與自我對話
與自我對話是指在小學數學的生態(tài)課堂中,學生自己對自身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等進行自查和反省。“與自我對話”是“對話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的自我成長有著密切的關聯。自我對話的實施方法有問題導向法和對照差異法。問題導向法是指學生通過對自己在生態(tài)課堂上的學習問題進行反思,研究解決對策和方法,通過存在問題來進行對話式反思,幫助自己成長;對照差異法是指學生通過對比自己與他人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差距,進一步反思問題產生的根源,切實達到反思促進的學習效果。
2生態(tài)理念下“對話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2.1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
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是有機的、協同的,與傳統數學課堂相比,生態(tài)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度有自己的生態(tài)空間,在座位的編排上也更加靈活多變,其目的旨在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為在課堂中進行與他人對話創(chuàng)建條件,從而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以課堂教學中的座位編排為例,在生態(tài)課堂中,數學教師會根據當堂數學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座位安排設想,以利于學生對話交流、學生參與交流為編排目的,恰到好處的采取作為編排方式。比如為了更好的開展小組討論,教師會將座位編排成塊狀或者小圓型,又或如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教師會將課桌等編排成馬蹄形或者長條形等。
2.2打造小組合作形式培養(yǎng)團結意識
在生態(tài)課堂中,小組合作形式是最為普遍的學習組織方式,也是教學成效較為明顯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數學多以強調個人獨立思考為主,較少的考慮到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培養(yǎng),而生態(tài)課堂中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恰好彌補了這一教學不足。在生態(tài)課堂中,教師可以首先將全部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通過分配學習任務的形式進行小組合作教學。在具體進行時,數學教師需要給學生以足夠的學習探討時間和思考空間,既要保證每一位學生有任務可做也要保證學生能夠在小組內進行合作交流。在進行學習成功匯報的時候,教師盡可能多的給學生以時間和空間進行專題匯報,展示小組的學習結果。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
2.3采取針對性的問答方式
對學生采取針對性的問答是“對話式教學”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的方式,有利于教師把握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有利于教師把控好教學的進度與安排,達到生態(tài)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目標。在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問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而其回答隨時會暴露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困難和觀念以及相應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依據其回答教師可以有效的判斷出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知識掌握程度,從而更好的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交流,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在對舊知識的復習中習得新知識。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生態(tài)課堂中進行對話式教學是極具現代教學意義和教學價值的的教學革新方式,能夠給更多的學生以思考和學習的空間與時間,也能夠不斷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認知探討,讓數學成為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天地和溝通的橋梁,既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也能夠不斷鍛煉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惠芳.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05):59-61.
[2]陳惠芳.問題導學:開展“對話式教學”的應然之道——以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08):64-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