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花
(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
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因此,提高物理科學素養(yǎng)、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和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物理科課改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物理課堂;創(chuàng)新;實施
一、要構建充分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課堂,反對一言堂
這是高效課堂建設的核心理念。倡導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要增強演示實驗的可觀性,充分利用實驗室課程資源開展學生分組實驗,選擇器材進行大探究教學或給定器材進行小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設計操作實驗,經(jīng)歷實驗探究的全過程,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實驗操作并能排除實驗故障。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務必要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這就務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允許學生出現(xiàn)錯誤或存在誤差。在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交流,要充分了解學生關于課堂教學的想法和建議,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而又高效的課堂。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解放學生,讓他們自主去學、去做、去體驗,真正減輕課業(yè)負擔。
二、要構建師生平等交流,合作學習的課堂,反對放任自流
首先,課堂上我們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向老師積極提問,甚至允許在教師講授過程中插話。教師對于學生的提問要積極回答,要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評價,鼓勵學生對書本知識進行質疑,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產(chǎn)生疑問,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
其次,老師的教學方法要有根本的改變。高效課堂的教學活動方法和內容應富于變化,比如:分析、合作、討論、展示、運用動畫等。課堂上可以合理地將大量的圖片、動畫等材料整合到多媒體教學課件中,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或再現(xiàn)不同的物理過程,增加課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在課堂上,讓學生能夠接觸盡量多的物理資料,也是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要構建理論聯(lián)系指導實踐的課堂,反對形似而神不似
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是使“學習能力”在經(jīng)歷中體驗。這既是我們物理學科的特點,也是實現(xiàn)“學以致用”、體現(xiàn)學習與生活關系的有效方法。通過教學信息的多向交流,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敏銳性,訓練學生信息搜集、處理、交流的能力,從而提高信息素養(yǎng)。教師要關注課改動態(tài),探究課堂教學新模式,按不同模式施教。
如:“探究型”復習課程模式:“設疑激趣—引導分析—實驗合作探究—總結歸納—鞏固練習”;如講解壓強時,設疑:在即將解凍的冰面上救人我們?yōu)槭裁词桥肋^去而不是走過去?分析:爬和走的不同;探究:影響壓強的因素;歸納結論,完成練習鞏固知識?!白詫W型”復習課程模式:“學生自學—師生釋疑—鞏固練習”;如講解聲的利用時,學生閱讀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嬰兒呱呱墜地等說明可聽見聲音能傳遞信息;分析大象交流、火山爆發(fā)、海嘯地震等說明次聲可以傳遞信息;分析聲吶、B超等說明超聲的作用。通過這樣分析學生就把本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搞清楚了?!皩嶒炐汀睆土曊n程模式:“情境營造—學生設計—學生實驗—討論分析—鞏固練習”;“綜合復習型”課程模式:“展現(xiàn)目標—學生歸納—師生交流—鞏固練習”。集體備課不能流于形式,學案的編寫要考慮到老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和學生的理解能力,要基于不同起點、不同需求,使學習水平在已有基礎上得到最大提高。
四、構建行之有效的多元評價課堂,反對教條主義
高效課堂效益評價的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中適時指導、監(jiān)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評價方式的靈活高效是高效課堂的又一個重要指標,及時、靈活的評價同樣起到了激發(fā)學習主動性、保持學習興趣的作用。
高效課堂應是長期進行的工作,最終形成一種常態(tài)的模式,它的展示、反饋都應是高效進行的,由臨帖到破帖最終自成一體,切不可大家同穿一雙鞋,卻不管合不合腳。
參考文獻:
李蓉.在新課改背景下“化學能轉化為能”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8):29-32.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二五立項課題《初中物理復習課學法指導高效性的實踐與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54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