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而作文則在語文教學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是語文教學現(xiàn)階段一個重要的問題。對此,筆者根據(jù)對自身工作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對新課改下初中語文作文指導做了詳細的研究,希望可以為語文作文日后的發(fā)展可以提供理論性的幫助。
【關(guān)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作文;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作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教學任務的要求,所以,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面對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怎樣提高對作文的指導。本文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對初中語文作文指導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對語文作文寫作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起引導作用。針對語文這一學科來說,學生對這一學科是否有興趣,與教師的引導息息相關(guān)。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愛好,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上寫作,就會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怎樣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呢?
(一)應該組織一些有關(guān)寫作的活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時常組織一些有關(guān)寫作的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對那些優(yōu)秀的作文作品進行表揚,給予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獎勵,比如說發(fā)獎狀、作文書等作為獎勵物品,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作文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有助于學生關(guān)于寫作自信心的養(yǎng)成。
(二)在語文作文寫作的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互動
在學生完成作文寫作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文交流的活動,可以讓學生自行在班級中進行作文演講,將自己的作文分享給同學們,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對作文的認知度提高,而且其他的同學在聽的過程中,還可以總結(jié)出一些關(guān)于寫作的技巧,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而且,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換閱讀并進行評價,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寫作的視野得到擴展,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展,從而為語文作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使知識面得到擴展
在現(xiàn)在的初中生作文寫作中,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積累寫作素材的概念,由于只是從教科書中學到的那幾個例子,沒有其他的課外閱讀量,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總是重復使用,最終導致作文沒有吸引力,沒有新穎案例,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毫無生氣,根本寫不出具有高水平的作文來。針對這一現(xiàn)象的存在,教師應該注意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多讓學生閱讀一些國內(nèi)外的文學名著,看一些例如百家講壇之類的有意義的節(jié)目,讓學生從中總結(jié)出一些感悟作為以后寫作的素材。當然,學生語文作文的水平和自身閱歷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實踐活動,比如說去敬老院當義工之類的具有積極意義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從生活中的點滴進行素材的積累,只有將作文寫作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才有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積極的引導并給予鼓勵
在語文作文的學習中,教師指引著學生進行學習,在每一個學生心中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教師關(guān)注的對象,在學生的心中教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過程中應該起著積極的作用。當學生把作文任務完成以后,交給教師進行修改的時候,對優(yōu)秀的作文教師應該寫一些具有表揚性的語言,而對那些質(zhì)量不高的作文,教師也應該用一些比較委婉的語言進行批改,而且評語盡可能的多一點,還要突出所要表達的意思,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guān)注,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并激發(fā)對作文的興趣愛好。
四、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學生則處于被動地位,接受著教師教授的知識。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在旁進行指導,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的活動中來,進而促進語文作文水平的提高。
五、鼓勵學生多進行一些寫作訓練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授課的過程中,需要明白勤講和勤練是不可以被分開的。第一,作前指導的方式一定要有所改變,并不斷地將知道的形象性和有效性改變。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看一些范例作文,并讓學生對范例作文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對文章中所用的寫作技巧、名人名言等進行分析總結(jié),并指引學生找到文章的精髓之所在。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一改往前的枯燥乏味的講解,而是引用例文可以讓學生更生動、直觀以及形象的對相關(guān)知識進行解讀,并從中領會到不同的寫作技巧該怎樣生動的使用。第二,教師還需要增加學生作文練習的次數(shù),每周進行兩次作文專課訓練是肯定的,除此之外,還應該寫一些日記、小練、隨筆等練習,而且還應該對每個同學進行了解,針對不同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相應的訓練,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景色描寫、人物描寫等等,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六、結(jié)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新課改的改革政策,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并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正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師只有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作文寫作,從日常的生活中尋找寫作的靈感,才有利于作文教學質(zhì)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進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整體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川松.淺談新課標下初中作文指導的方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8).
[2]張旭君.開放·自主·創(chuàng)新——新《課標》下學生作文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5(4).
[3]胥靈芝,朱學海,路玉翠.對新課改下初中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文學教育(中),2014(12).
[4]董蓓菲,馬丙印,劉嬋萱.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作文指導的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4).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