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煊
摘要:案例教學法即是以案例為基礎(chǔ)的教學法,其旨在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學習漢語的人也越來越多。案例教學法以其獨特鮮明的教育特點逐漸的被引入到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當中。本文主要針對案例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當中的應用提出一些看法。
關(guān)鍵詞:案例教學法;漢語教育;國際教育
案例教學法簡單說來就是以案例的形式引出問題供學生思考的教學方法,這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早已成為歐美高校的主流教學方法之一。由于漢語逐漸在全世界的流行,該種教學方法也開始應用到國際漢語教育教學當中。現(xiàn)如今海外的孔子學院、孔子課堂以及海外大學中文系在內(nèi)的漢語教學都開始廣泛應用和推廣。但是漢語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普及度還不夠廣,而且漢語學習的難度也比較大。因此要把握好這種教學方法,如何在課堂上靈活使用還有待研究。
一、相對漢語教學案例教學法的定義和具體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的定義
案例教學法最先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提出的。就20世紀初期以來它逐漸開始從職業(yè)培訓教學運用到教育當中來,包括教學和教師培訓領(lǐng)域。簡單來說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chǔ)的教學法,案例本質(zhì)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shè)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運用到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真實的漢語教學材料輔以第二語言教學、跨文化交際等理論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
(二)案例教學法的基本教學要求
首先教師課前要準備好真實、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選擇好后,教師應精心研究案例,有針對性的設(shè)置課堂環(huán)節(jié)。隨后在教學課程當中,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教學課程中,教師只要起到指導的作用就可以,每一步的分析、討論,甚至結(jié)論都應由學生總結(jié)得出。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不應輕易否定學生,這在國際漢語教育教學中更是尤為重要。
二、案例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學中的應用
(一)正確的認識案例教學法在國際漢語教學中的利與弊
近幾年來,隨著漢語影響力的提高,海內(nèi)外漢語教學也變得廣泛起來,教師也需要使用一些更為先進、可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法,而案例教學法正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但也必須知道,案例教學法存在其局限性,所以使用之前人們就一定要知道怎樣正確的使用這一方法。有學者指出:“我們目前所熟悉的語言學理論、語言教學理論、語言學習理論等都來自西方,它們在解釋漢語現(xiàn)象時有時顯得力不從心?!边@就要求教師應有將本土文化與外來教育理論相結(jié)合的能力。具體說來,教師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籌備合適的案例;同時既要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又要把握好主體與客體的關(guān)系,并對話題的方向進行引導;案例的使用也需要不斷更新。要緊密結(jié)合當代的時代潮流,并且切合生活實際。
(二)正確的將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結(jié)合
早在案例教學法之前漢語國際教育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60年之多的發(fā)展歷程,積累了眾多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并且已經(jīng)概括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且被廣泛使用的教學方法,如“直接交際”教學法、“功能-意念”教學法、“語法結(jié)構(gòu)”教學法、“基于任務(wù)型”教學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對漢語國際教育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學法也并不是比其他教學方法更好,只是在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的方面比較突出。每種教學法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應該博取百家之長??梢哉f,案例教學的引入并不是摒棄傳統(tǒng)語言教學方法,而是以其獨特的較之其他教學方法所突顯出的優(yōu)勢來加以補充。總體來說,傳統(tǒng)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與案例教學法之間的關(guān)系應當是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的,并以獲取最優(yōu)教學效果為目的。
(三)案例教學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對待不同學生群體要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要認識到案例教學法在哪些地方不適合進行漢語教學。一般來說漢語教育并不像其他教育那樣偏重理論,而是以掌握理論為先決條件,再去解決如何聽、說、讀、寫。此外,也不是每種課型在任何一階段都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事實上就課型而言,綜合課相對于漢語教學中其它非核心課程來說,是最為合適采用案例教學法的,而語法課、聽力課、口語課等課型就不易進行操作。而就學生群體來說,漢語初級班、速成入門班等初級階段的學生就不適合這種教學方式。由于其基礎(chǔ)尚淺未掌握字、詞、句等基本語言交際材料,還不具備獨立的閱讀表達基本能力,因此并不便于運用案例教學法。而相對于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階段的學生,因其已經(jīng)具備較好的語言基礎(chǔ)和一定的理論素養(yǎng),所以比較適合采用案例教學法。另外,案例教學法并非百試百靈的萬能教學法,在應對海內(nèi)外漢語教學的差異性上也要注意靈活運用,切勿生搬硬套。
結(jié)束語:
案例教學法的確有其優(yōu)勢和引入的必要性。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并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在激發(fā)學員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師整體水平上也很成功。當然,使用者也要看到它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的局限性,包括能否與本土文化密切結(jié)合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國際漢語教育教學當中不但要指出該種方式方法能做什么,還要明確指出它不能做什么。假如在對待案例教學法上能抱有如此的客觀態(tài)度,那么一定可以促進教學模式和漢語教學的雙向進步。
參考文獻:
[1]于琦.論案例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4:129-132.
[2]姜麗萍.“任務(wù)-活動”型漢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3
[3]杜艷青.案例教學法在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中的應用[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2,05:120-122.
[4]央青.案例教學法與國際漢語教師的職業(yè)教育[J].職教壇,2013,08: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