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 湖北安陸出土元代楊宜中墓志銘考釋
前唯一發(fā)現的一座元代墓葬。據墓志銘記載,墓主人楊宜中生于安慶路,為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到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間人。墓志銘的世系和家族概況記載明確,對于研究元代漢人家族、民族融合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豐富了安陸地方歷史文化。文章從楊宜中生平、楊氏家族概況、楊氏家族自安慶徙居德安的原因、與楊氏家族通婚的呂氏家族辨析、墓志銘所載民族融合情況等五個角度出發(fā),鉤深索隱,對該墓志銘進行解讀與考釋。關鍵詞:元代;楊宜中;墓志銘;家族;民族融合1984年1
東方收藏 2023年6期2023-08-14
- 批評史視角的人物品評與書家形象的塑造
方波關鍵詞:元代 趙孟頫 書法批評 書家形象趙孟頫書風一統(tǒng)元代,書法批評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書法批評內部理路演變、推進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外部批評輿論導向作用的結果,趙孟頫書法風格與其時書法批評趣味相合。正是趙孟頫同時期的各類人物對趙孟頫的關注、評論與推崇,以及趙孟頫本身條件和書法的特點,在帝王朝臣、文人等群體中形成了對趙孟頫的共識,并引導社會輿論的形成和學習書法風氣的轉向,對學書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趙孟頫個人身上,正好體現了書法批評在人物品評
中國書法 2023年6期2023-07-25
- 莫高窟北區(qū)元代瘞窟B121窟死者身份考
北區(qū)B121窟為元代的一處瘞窟,死者為一青年女性。結合窟內隨葬遺物判定該洞窟的使用年代約在14世紀中后期。死者為豳王家族一位信仰佛教的青年女性,所著服飾為“滿池嬌”紅色蓮魚龍紋綾袍??邇瘸鐾炼嗉鸾涛墨I,由此看出元代豳王家族佛教信仰背景。該窟同時也為莫高窟“元代公主”的傳說提供了新的線索,推測B121窟為元代公主的瘞埋之所。關鍵詞:莫高窟B121窟;元代;瘞窟;速來蠻家族;“元代公主”傳說中圖分類號:K87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
敦煌研究 2023年3期2023-07-13
- 元代長題詩的時代特征及成因分析
用,它的成因也與元代華夷一體的文化土壤具有密切聯系。長題詩是唐代以來詩歌逐漸生活化、日常化,從而形成的重要類別。長題不僅可以將詩人的個體經驗傳遞給讀者,同時采用典故、特有語詞敘事,富有張力。長題詩特征的形成與文人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和文化環(huán)境息息相關。文章僅以元代作為考察范圍,分析元代長題詩的時代特征及成因,以供參考。關鍵詞:元代;長題詩;華夷一體;文化土壤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5-00-031 長題詩
藝術科技 2023年5期2023-06-22
- 元代蒙古族帝王書法考
摘要:元代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國大一統(tǒng)政權,隨著元代漢化改革的推進,這一時期的漢文化活動也隨之逐漸完善,對于前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藝術也有所繼承和發(fā)展。書法作為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元代統(tǒng)治者的重視。史書記載,元代帝王中的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順帝和昭宗都是比較擅長書法的,他們成立了侍書制度,尤其是元文宗還成立了奎章閣,后改為宣文閣和端木堂等文化機構。元代帝王們除了依托文化熏陶修身養(yǎng)性,也實現通過其拉攏漢族文士、教化大眾以穩(wěn)固統(tǒng)治的政治目的。由
東方收藏 2023年1期2023-05-30
- 元代青花魚藻紋在陶瓷餐具設計中的應用
標準要求,提出了元代青花魚藻紋在陶瓷餐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分析元代青花魚藻紋及應用特征,將魚藻紋應用到陶瓷餐具設計當中,形成具有中國特色餐具設計思路。以破碎形結合傳統(tǒng)紋飾,將青花釉料作為基礎色調,以彩繪加施于瓷器表面,完成圖案花紋繪制過程。運用線描技法繪出魚形或魚鱗,將元代青花魚藻紋圖案應用到陶瓷餐具設計過程中,通過白色和青花藍的配色給使用者帶來一種餐上享受。關鍵詞:元代;青花魚藻紋;陶瓷餐具;彩繪1 前言陶瓷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特征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而
佛山陶瓷 2023年3期2023-05-30
- 以倪瓚《清閟閣集》論元代尚逸現象
要:山水畫發(fā)展至元代,由精謹富麗的院體發(fā)展為以抒發(fā)個人情感為主的文人畫。元代山水畫“尚逸”時代特征與倪瓚的“逸筆草草”“聊寫胸中逸氣”的美學觀念有莫大聯系。對于“逸筆”“逸氣”的追求成為元代繪畫的整體特點。本文從歷代繪畫理論中對“逸”的論述簡要分析中國繪畫“尚逸”思想的發(fā)展,并從元代特殊的社會背景下“尚逸”觀念形成的原因及倪瓚在《清閟格集》記載的詩文題跋等方面分析元代山水畫逸氣品格的發(fā)展。關鍵詞:逸筆;逸氣;倪瓚;元代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發(fā)展進程中,由魏晉至宋代
收藏與投資 2023年3期2023-05-30
- 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的元代國家語言治理
發(fā)展的國家手段。元代的國家語言治理采取“內蒙外漢”的“雙語文”制度,該制度型塑了中國歷史上最為繁盛的語言融合景觀。元代國家語言治理是“大一統(tǒng)”政治實踐的結果,“因俗而治”“分而治之”“宜施于用”等治理方式,其核心是奉行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多元文化政策,這客觀上推進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與發(fā)展。關鍵詞:語言治理;中華民族共同體;元代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4-0032-06引言中國傳統(tǒng)語境下的“治理”一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5-19
- 淺談元代飲食結構與痛風發(fā)作的相關性
籍進行梳理,發(fā)現元代對于痛風的論述較為全面、有條有理。朱丹溪詳細闡述了痛風的病因及誘發(fā)因素,其中血虛內熱是痛風發(fā)作聯系最為緊密的病因,而多食、久食味甘性熱且嘌呤含量高的酒肉是誘發(fā)痛風的元兇,這與在蒙古族統(tǒng)治下,元代人偏嗜肉類與醇酒密不可分。故從元代飲食結構闡述對痛風的影響,以便能為正確認識中醫(yī)痛風病在元代的發(fā)展及其形成背景提供豐富的理論研究依據。【關鍵詞】 痛風;元代;飲食結構;朱丹溪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障礙所致的一組異質性疾?。?],最早記載于梁
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 2022年12期2023-01-20
- 日本天理圖書館藏一件黑水城元代文書考
干件,其中有一件元代亦集乃路總管府的“取狀”。由此件發(fā)現,元代在亦集乃路設有“官羊戶計”,此戶計并不見于其他地區(qū)。元代的取狀并非登記所有取狀人的戶籍,除戶主外,其他人員往往僅需登記其“戶計”即可,取狀中登記取狀人的戶籍應與財產的罰沒相關。另外還發(fā)現,元代曾設置過塔塔元帥府,此件文書是目前所知有關該元帥府的唯一記載,塔塔元帥府可能與蒙古元帥府有關。關鍵詞:天理圖書館;黑水城文獻;元代;取狀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
敦煌研究 2022年3期2022-07-11
- 甬上宋元五家之一
關鍵詞:任士林;元代;字號;籍貫 中圖分類號:K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2)05-0024-05 任士林(1253-1309),字叔實,號松鄉(xiāng),浙江奉化(今浙江寧波)人,元初江南著名文人、學者。士林其人活動于宋末元初,未曾登科、出仕,一生以授徒為業(yè),主要活動范圍在今浙江杭州一帶。士林六歲能屬文,喪父,廬墓讀書,娓娓不倦,諸子百家,無不周覽。為文沉厚正大,一以理為主,鄉(xiāng)弟子多從之學。趙孟頫、袁桷輩咸推其文,謂今之柳河東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06-20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的空間布局
摘 要:元代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是其傳世代表作品之一,畫面中描繪的田園山水景象體現了畫家深厚的繪畫功力,也蘊含了畫家的審美意識。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受時代背景和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影響,千百年來以獨具中國特色的繪畫面貌呈現于世人眼前。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方面,趙孟頫提出“古意”美學主張,其繪畫語言也呈現出“借古開今”的面貌。以《鵲華秋色圖》為例,分析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空間布局,通過分析元代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運用圖像與理論結合的分析方法,解讀空間透視、空間關系、空間造境等方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2年7期2022-05-30
- 淺析元代文人畫
摘要:元代的統(tǒng)一,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政局上的變更也促使了文人畫的發(fā)展。元滅南宋后,統(tǒng)治者對漢族士大夫采取了兩種政策:一種是任用德高望重的文人,授予高官厚爵:另一種是通過等級制度打壓貶低文人地位,與妓女乞丐等同,所以有了“八娼九儒十丐”的說法。這使文人士大夫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又加上宋代理學的影響,士大夫在入朝為官或隱居山野之間艱難抉擇,江南地區(qū)的遺民文化由此產生,如鄭思肖、龔開、錢選等江南畫壇典型的遺民畫家。元代的政治氛圍,使得地位崇高的士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2022-05-16
- 貢奎古體詩賞析
摘要:貢奎為元代中期著名詞臣,他與袁桷、鄧文原等人一起,揭開了元代盛世文壇的序幕。他有六卷《云林集》存世,詩歌成就很高,諸體兼?zhèn)?,其中古體詩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其古體詩既有情感濃郁的入世感懷,又有超然物外的理蘊哲思,平淡中有腴味,自然工麗,有漢魏之古風。貢奎主張宗唐復古,有追承風雅的情懷,其詩歌成就無愧于“元人巨擘”的贊譽。關鍵詞:貢奎 元代 吉體詩 宗唐復古貢奎( 1269-1329),字仲章,號云林,是元代中期著名的詞臣,內外仕宦三十余年,時人目為江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元代書法家周伯琦與江南書壇
。 [關鍵詞]元代;周伯琦;江南;書法交游;文藝雅集;書學活動 [作者簡介]聶遼亮,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元明清文學;(江西鷹潭 335000)邱華鋒,龍巖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福建龍巖 364000)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13-14世紀‘絲路’紀行文學文獻整理與研究”(17ZDA256);江西省文化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元代龍虎宗道士詩人群研究”(Y
老區(qū)建設 2022年5期2022-04-26
- 元代婺州鐵店窯乳濁釉瓷探究
祥摘 要:文章以元代婺州鐵店窯遺址出土的乳濁釉瓷為研究對象,對其造型、工藝技法、裝飾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時代背景以及鐵店窯所處地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探索鐵店窯乳濁釉技術來源和繁榮發(fā)展的原因,廓清鐵店窯乳濁釉瓷的發(fā)展與北方鈞瓷的影響關系??偟膩碚f,元代婺州鐵店窯乳濁釉瓷發(fā)展進入了繁榮期,體現了民間審美文化,并非對北方鈞瓷簡單仿制,而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關鍵詞:元代;鐵店窯;乳濁釉瓷;審美特征;外銷DOI:10.20005/j.cnki.issn.1674-8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4期2022-04-20
- 我國元代青花瓷中美學與文化的融合
瓷器的典型代表。元代青花瓷是藝匠們按照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來的創(chuàng)造物,其特有的美學法則,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美學價值。關鍵詞:絲綢之路;元代;青花瓷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4.037五千多年以來,中國通過自身文化的不斷形成與發(fā)展以及包容、借鑒不同民族和不同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成果成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東方文明古國。絲綢之路被認為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梁,它的開辟和發(fā)展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融、東西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4期2022-04-20
- 再探元朝藏族宰相桑哥
青措◆摘? 要:元代蒙古執(zhí)政者在政府的上層機構中,任用了大量的外族官員,而桑哥是回回人阿合馬之后管理財政機構的藏族宰相。關于桑哥的記載可以說是比較豐富,但藏漢文資料都有明顯的差異。史學界大多數研究桑哥的學者所利用材料僅限于漢文資料,因此我們對于桑格的認識不夠全面?!絷P鍵詞:元代;桑哥;八思巴;《漢藏史集》;《元史》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他根據當時的現實問題,制定并實行了許多改善民族關系、鞏固
速讀·上旬 2022年2期2022-04-10
- 正定出土元代錢幣窖藏
】古錢幣;窖藏;元代;河北正定2017 年7 月,河北省正定縣鎮(zhèn)州街基督教堂南側施工過程中,于工地道路管道溝內發(fā)現古錢幣窖藏,正定縣文物保管所隨即對其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窖藏開口距地表1米,形制已不可辨,僅存部分墻壁,殘高1.5米,殘寬0.9 米。根據出土情況推斷,錢幣入藏時散置于兩個倒置的瓷罐內,再埋入土窖。由于管道溝內潮濕,錢幣大多銹蝕嚴重,部分錢文漫漶不清,經初步清理,發(fā)現錢文可辨識的錢幣3393 枚,分別屬于漢、隋、唐、五代、兩宋、金、元等7 個時期
文物春秋 2022年1期2022-04-05
- 元代“四愛”題材繪畫研究
李優(yōu)鑫摘 要:元代虞集在《四愛題詠序》中指出“四愛”為“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逋愛梅,黃庭堅愛蘭”。作者此文以“四愛”文化為討論基點,對元代“四愛”題材的出現與發(fā)展、內容和文化內涵以及元代具有代表性的“四愛”題材繪畫作品進行研究,闡述“四愛”題材繪畫作品在元代輕視南方士人的背景下蓬勃發(fā)展,分析該題材反映出的內涵與意蘊,描述元代文人畫風尚。關鍵詞:元代;“四愛”繪畫;文人畫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3期2022-04-04
- 松陽博物館館藏元明龍泉窯瓷器概述
詞:松陽;瓷器;元代;明代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05松陽縣隸屬于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東連麗水市蓮都區(qū),南接龍泉市、云和縣,西北靠遂昌縣,東北毗金華武義縣,地理位置上屬于浙西南山區(qū),全境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四面環(huán)山,中部盆地以其開闊平坦被稱為“松古平原”,又稱“松古盆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松陽縣境內河流屬于甌江水系,主要有松陰溪和小港溪,分別自西北、西南蜿蜒流向東南。松陽縣始建于東漢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2期2022-03-30
- 蚌埠市博物館館藏元代銘文銅權及相關研究
內各地博物館館藏元代銅權不多,公開發(fā)表的關于元代銅權的研究論文也較少見。蚌埠市博物館藏有15件元代銘文銅權,絕大多數為二級和三級珍貴文物,器型精美,銘文內容多樣,是研究元代度量衡制度的重要實物資料。地市級博物館能有如此多的珍貴元代銅權,實屬不多。該批銅權一直沒有人做過系統(tǒng)整理和研究,相關資料也從未公開發(fā)表。這15件館藏元代精品銅權對元代銅權形制、銘文、度量衡制度乃至社會經濟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價值,也可為行業(yè)同仁相關研究提供實物借鑒。關鍵詞:元代;銅權;形制;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2期2022-03-30
- 滁州市博物館藏元景德鎮(zhèn)窯青花梅花長頸瓶(三供)初析
、凈瓶。關鍵詞:元代;景德鎮(zhèn)窯;青花長頸瓶(三供)一、引言元代瓷器粗實厚重,瓷器造型較前朝有所創(chuàng)新,呈現出元人獨特的文化與審美。元青花瓷更是因傳世量少、制作工藝精美而聞名。根據現有考古資料證實,青花瓷燒制成功始于唐代,繁榮于元代[1]。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景德鎮(zhèn),其紋飾最大的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分明。2011年3月,為配合基礎建設,原滁州市文物管理所在滁州市新建西澗路過程中搶救性清理發(fā)掘了元代兩座夫妻合葬墓。其中一座元代夫妻合葬墓保存較完好,出土了一批級
美與時代·上 2022年2期2022-03-29
- 洪洞水神廟明應王殿壁畫欣賞
好基礎。關鍵詞:元代;洪洞水神廟明應王殿壁畫;欣賞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1.0031 壁畫概況洪洞水神廟明應王殿殿內的壁畫,畫面高5米,壁畫總面積近200平方米,保存完好。除前檐廊下門板兩側的門神像裸露在外,受風吹日曬和光線照射使得顏色變淡,其余殿內壁畫大都完好無損、色彩艷麗。2 壁畫內容2.1 殿外壁畫踏上洪洞水神廟明應王殿滄桑古老的月臺,穿過垂花門,立于明應王殿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殿門外兩側墻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1期2022-03-22
- 元代青花瓷的歷史背景及紋樣特征
,其興起于唐,在元代達到藝術頂峰。受歷史背景和文化習俗影響,元代的青花瓷制作精美,造型獨具特色,彰顯著草原游牧民族與中原漢民族的文化融合之美,現今存世的元代青花瓷數量稀少,大多珍藏于各大博物館,每一件都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诖?,本文簡要分析元青花的歷史背景及紋樣特征,探究其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關鍵詞:元代;青花瓷;歷史背景;紋樣特征元代青花瓷器色彩濃艷,制作精美,藍白交錯間呈現出明快典雅、清靈高貴之美,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據考證,青花瓷器最
收藏與投資 2022年2期2022-03-09
- 趙孟頫山水畫復古思想研究
關鍵詞:趙孟頫;元代;山水復古思想;理學一、復古思想的歷史背景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是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朝代,統(tǒng)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在這種大背景下,元朝統(tǒng)治者在政治上壓迫漢人,導致一大批人寧愿隱居山林,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也不愿意入仕為朝廷效力。這些文人士大夫在閑居之余寫詩、作畫,推動山水畫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雖然史料記載元朝廢止了畫院,但是并沒有造成山水畫的停滯不前,相反,元朝出現了一批著名的山水畫家,這與隱
收藏與投資 2022年2期2022-03-09
- 從《至正條格》看元代急遞鋪與檔案文書的遞送
王芳摘? 要:元代急遞鋪是專門傳遞檔案文書的機構。2002年發(fā)現的元后期法典《至正條格》為進一步研究急遞鋪提供了新的史料。元政府針對檔案文書遞送出現的稽遲、損壞、沉匿等問題,因時因事立法,保證急遞鋪的人員和設施完備,規(guī)范遞送行為,對違反法律者予以處罰,形成了一個有效的遞送系統(tǒng)。關鍵詞:元代;急遞鋪;檔案文書;《至正條格》Abstract: The Jidipu in the Yuan Dynasty is a special organ to transm
檔案管理 2022年1期2022-02-22
- 探析伊朗國家博物館所藏元代青花瓷
吳艷坊摘 要 元代青花瓷作為世界瓷器名品一直備受關注,但國內藏品卻很有限。伊朗國家博物館是收藏元代青花瓷的重要寶庫,其藏品不僅是古代各國之間友好往來與交流的歷史見證,也是諸多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以伊朗國家博物館所藏的元代青花瓷為主題展開論述,深入探究其來源、藝術特征及文化內涵,以期能夠對國內元青花瓷研究給予一定的借鑒和參考。關鍵詞 伊朗國家博物館;元代;青花瓷;造型;紋飾引用本文格式 李智瑛,吳艷坊.探析伊朗國家博物館所藏元代青
創(chuàng)意設計源 2021年5期2021-12-06
- 女性、市民與晚唐體: 元代江南詩人社會之新變
歌批評體系中評價元代女詩人鄭允端是有局限的,并且遮蔽了一部分事實以及更有意義的話題。應重視其所處時代和地區(qū)背景以及城市平民身份,在南宋—元—明詩歌發(fā)展進程中理解其詩歌觀念和創(chuàng)作的意義。鄭允端對詩名的追求,表明元代后期江南普遍推崇詩才,詩人身份已獲相對獨立性?!睹C雝集》顯示以晚唐體為典型的市民詩在元末江南已形成成熟局面;元末詩歌創(chuàng)作的通俗化趨向和社會化程度不但預示了明代閨秀詩人群體的繁興,也預示了其后江南詩歌以市民為主要創(chuàng)作者的發(fā)展方向。關鍵詞:元代;鄭允端
江漢論壇 2021年11期2021-11-30
- 元代青花瓷變形蓮瓣紋藝術分析
摘要:元代青花瓷在我國歷史上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擁有非常厚重的歷史魅力、藝術特征、文化內涵等,其研究價值不可估量。據此,為理清其藝術內涵,文章以元代青花瓷地位為中心,探究元代青花瓷變形蓮瓣紋藝術內容,以供參考。關鍵詞:元代;青花瓷;變形蓮瓣紋;藝術分析元代青花瓷在匠人獨有的技巧基礎上,以時代歷史文化為中心,形成了多層次、氣魄雄偉、光潤透明、潔白厚重的外部特征。其中,變形蓮瓣紋作為其中一種點綴方式,擁有生動、嚴謹的形象,有力、酣暢的表現,繁密、厚重的布局,屬
東方收藏 2021年11期2021-11-25
- 援書入畫變實為虛
洪再新關鍵詞:元代 書畫題跋 藝術通史 虛實 趙孟頫緣起『書籍作為藝術』和元代書畫題跋《中國書法》組織元代書畫題跋??盗校琜1]以橫跨歐亞大陸的世界史場景為參照,給筆者一個新的平臺,綜合思考這一專門之學與藝術通史不同凡響的關系。二○二○年,范景中在其新著《文明與藝術史:西方美術史講稿(原始藝術—中世紀藝術)》中,專列《中國古書的品味—作為藝術的書籍》一章,以過人的學識和膽量,從文明與藝術史的高度,通過和中世紀歐洲鈔本的對比,拈出中國古籍的品味,讓人耳目一
中國書法 2021年10期2021-11-24
- 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藏公試題名碑與元代國子監(jiān)積分貢士制度
詞】公試題名碑;元代;國子監(jiān);積分貢士制度【摘要】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藏有元至正二十年(1360)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公試題名碑各一通,是現存為數不多的元代教育類文物。兩碑碑文都包含題名記和題名錄兩部分,題名錄記錄中選國子生信息,題名記則包含了元代國子監(jiān)的考試制度、考選情況、對皇帝的稱頌和對士子的勉勵等內容。結合史料記載考證碑文可知,元代國子生需經過分齋學習、私試積分、公試考核等多道考選程序,最終合格者方可授官,這種考選模式被稱作積分貢士制度。元代積分
文物春秋 2021年2期2021-10-04
- 《元史》“復身龍”形象初考
獨特稱謂。然而,元代前后歷史文字中并未有關于“復身龍”的詳細表述,國內學者對《元史·輿服志》的研究少有涉及視覺化層面,因此至今仍未知“復身龍”的形象。文章主要從“復身龍”的詞語意義考察入手,參照元代前后繪本、織物及來自西域的紡織品圖像資料,推演得出“復身龍”的基本形象內涵。研究認為,“復身龍”盤旋蜿蜒,龍身之外應有云紋、火紋等輔紋裝飾及織金,以呈細密繁復之狀。而元代冕服的四條“復身龍”應始于肩部,并與日、月兩章融為一體。作為中國古代歷史典籍中出現的詞匯,“
絲綢 2021年9期2021-09-22
- 淺析影響元時代龍泉窯青瓷的藝術風格因素
郭東東摘 要:元代龍泉窯在繼承宋代優(yōu)良制瓷工藝技術和其雄厚的瓷業(yè)生產基礎上,成功燒制出了大型的青瓷器皿,標志著龍泉窯燒制工藝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文章以元代龍泉窯文化背景為對象,研究探討元代龍泉窯青瓷的藝術風格和文化背景相互的影響關系,對元代龍泉窯青瓷文化背景進行探析,為進一步了解元代龍泉窯發(fā)展演變提供科學依據。關鍵詞:龍泉青瓷;龍泉窯;元代;藝術風格0 引言在龍泉大窯和金村的古窯遺址發(fā)掘中,出土了大量龍泉窯青瓷早期的產品,發(fā)現了瓷片疊壓基層的先后關系,與同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5期2021-09-17
- 元代農書編纂出版考論
,在官方鼓勵下,元代知識分子編纂出版了大量農書。本文在分析元代農書編纂出版興起的社會背景的基礎上,通過對歷代書目及相關史料的發(fā)掘和考辨,列舉元代編纂出版的農書共11類61種,并對元代農書編纂出版的特點作了全面歸納和總結。[關鍵詞] 元代 農書 編纂出版 刻書史[中圖分類號] G23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5853 (2021) 04-0119-10[Abstract] In Yuan Dynasty, the central gover
出版科學 2021年4期2021-09-05
- 高古文物對元代龍泉青瓷的影響
600年。其中,元代龍泉窯瓷器風格獨特,近年逐漸成為學術界重點關注的對象。元代龍泉青瓷在釉色上主要繼承了元代中后期流行的翠青釉,釉色不如早期清亮,顯得較為渾濁。在器型上,早期繼承了南宋時期比較典型的有雙魚洗、折腰盤、碗等,以日用器居多。到了中后期,時代特征顯著,為了迎合蒙古人的審美,仿古大件器物增多。器型以敦厚、古樸為主流。較之南宋典型器物,線條粗獷,獨具特色。關鍵詞:龍泉窯;元代;造型風格0 引言在文物收藏界,人們通常將唐代以前的器物納入“高古文物”范疇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14期2021-08-30
- 中國古代民間輿論的生成與表達
鍵詞】社會輿論 元代 官民互動 【中圖分類號】K23 【文獻標識碼】A輿論,即公眾的言論,也就是公眾對特定的人或事件的看法。中國古代盡管不存在現代傳媒工具,但輿論的傳播仍然有固定的媒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社會輿論導向,對各級政權起到政治引領、行政監(jiān)督、價值判斷等重要社會作用。中國歷代王朝在社會治理過程中,都比較重視社會輿論,通過疏導社會輿論的壓力,來緩解社會矛盾,完善統(tǒng)治政策。因此,考察古代社會輿論的生成與表達以及官方與民間的輿論互動問題,對于認識歷代王
人民論壇 2021年21期2021-08-23
- 元代儒釋道思想交融方式略論
在交流中求互鑒。元代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儒釋道三家融通文化格局的進一步確立時期,元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為儒釋道三家融通的深入推進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盡管元代儒釋道三教也常有矛盾和斗爭,但元代統(tǒng)治者對此多持兼容調和的態(tài)度,三家融合也是元朝儒釋道三家代表性學者的共同理想和努力方向。元代儒釋道三家均以自身思想主張為立足點,主動融攝其他兩家,分別形成了“以儒家融通佛道”“以佛教融通儒道”“以道家融通儒佛”三種并駕齊驅的思想交融方式。這三種交融方式既各自為政又共同助力,形成了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6期2021-08-03
- 元代趙孟頫篆書初論
海龍【摘要】 在元代復古熱潮的背景下,諸多書體得到復興,出現了書史上特有的繁榮現象。趙孟頫作為當時復古思潮的引領者,對傳統(tǒng)書體,特別是對魏晉、唐代書法極盡追捧。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材料,了解到自元、明至今天,大部分學者對趙孟頫的行、楷、章草等書體的研究居多,但將其篆書作為個案研究的學者極少。即便在一些論著中涉及了趙氏篆書中存在的某些現象,但也只是把它放在元朝整個時代下篆隸書風特征平面解讀的范圍內,草草幾筆,不僅敘述簡略,同時個中觀點也存在著頗多爭議。本文由趙孟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5期2021-05-05
- 赤峰博物館藏元代龍泉窯瓷器賞析
摘要:元代龍泉窯瓷器,雖然不及宋代以及明代永樂時期的精美,但因燒造規(guī)模大,并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歐洲各國,影響力可想而知。赤峰博物館館藏龍泉窯瓷器以元代居多,通過精選國家二三級文物,對元代龍泉窯印花花口碗、元代龍泉窯荷葉口碗、元代龍泉剔花高足杯、元代龍泉窯青釉刻花菊瓣盤、元代龍泉窯青綠釉小香爐的賞析,了解元代龍泉窯瓷器的特征,然后試圖通過瓷器的器型、胎質、釉色、燒造方法、裝飾技法、紋飾進行深入研究,找到鑒定元代龍泉窯瓷器的方法。關鍵詞:赤峰博物館;元代;龍泉
東方收藏 2021年3期2021-03-15
- 新州博物館收藏的兩件元代青花瓷
楊曉明摘要:元代青花瓷作為中國陶瓷史上具有獨特象征意義的品種之一,無論是在民族內涵還是在藝術審美方面都極具研究價值。新州博物館收藏的兩件元代青花瓷——龍紋高足杯和梨形壺,造型考究,紋飾素雅精美,風格明顯,體現出多民族文化融合互鑒的文化思想理念,為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關鍵詞:元代;青花瓷;寧昌路;民族內涵;藝術審美元代青花瓷創(chuàng)燒于多民族融合的元代,它創(chuàng)新性地融入多元文化和宗教藝術,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格和特點。它的器型種類多樣,紋飾描繪
東方收藏 2021年3期2021-03-15
- 阜陽市博物館藏金元清三代印章選探
市博物館;金代;元代;清代;印章金代印章圖1,金“副統(tǒng)之印”銅質,方形座,矩形鈕,館藏三級文物。印臺邊長6.49×6.29、通高4.28厘米,印面九疊篆刻“副統(tǒng)之印”四字,兩側面刻有“天興元年十一月日行”和“六部造副統(tǒng)印”,鈕頂刻“上”字。此方“副統(tǒng)之印”為官印,金代的軍職起初由都元帥府總攬軍政權力,后改為尚書省和樞密院并立文武。地方最高武官為“五京留守兼本路兵馬都總管”,其下為府尹兼都總管,州一級武官為節(jié)度使。此外還在邊境區(qū)域設招討司與統(tǒng)軍司。本印即是統(tǒng)
東方收藏 2021年2期2021-02-25
- 元代大同地區(qū)的家具表現形式
同地區(qū)發(fā)掘了多座元代墓葬,除壁畫墓繪有的家具式樣外,還出土了大量家具類模型。文章試以此為線索,根據大同地區(qū)元墓出土的家具概況,簡要分析元代家具的功能、形式及裝飾風格等。關鍵詞:元代;家具;裝飾中國的墓葬源于人類對自身最后歸屬場地的一種裝飾,從側面表現了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以及社會風俗等方面,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縮影。近年來,大同地區(qū)發(fā)掘了多座元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家具作為人類日常生活用品,在出土器物或壁畫中頻頻出現,故本文試以元代大同地區(qū)的墓葬資料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21期2021-01-17
- 元代紀游詩之敘事
摘? 要:元代紀游詩出現理論的自覺,明確區(qū)分了紀行詩與紀游詩,楊維楨將紀行詩定義為“行役之詩”,認為這類詩創(chuàng)作于《北風》《黍離》之時,表現傷今思古的悲戚之情;紀游詩則是“尋奇拾勝”之詩,創(chuàng)作于太平無事之時,表現適意任情之趣。以此意涵為中心,元人詩歌呈現出獨特的敘事特色。關鍵詞:元代;紀游;紀行;敘事一、紀游詩的概念及范圍若追溯紀游詩的淵源,從廣義上來說,凡是以自然山水為描摹對象,或者記錄詩人外出,對廣闊的外在空間進行動態(tài)的、歷時記敘的詩歌,都可視作是紀游詩
美與時代·下 2020年6期2020-12-23
- 武山縣博物館館藏元代琉璃舍利塔賞析
文物中,其中一件元代琉璃舍利塔因古樸、獨特、端莊、大氣的造型,斑斕華麗、光華四溢的釉色,精湛的技藝,精良的工藝,罕見的形制,特有的文化藝術價值,顯得尤為出眾。關鍵詞:館藏;元代;琉璃;舍利塔武山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東漢中平五年(188)置新興縣,宋置寧遠縣,民國三年(1914)改稱武山縣,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建縣歷史。武山縣東連甘谷,西接漳縣,南通岷縣、禮縣,北鄰隴西、通渭,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和310國道貫穿東西,洛禮公路、賀岷公路和武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1期2020-12-23
- 明光市元代法華禪庵塔考略
教的象征性建筑。元代歷史雖短暫,但佛塔在這一時期還是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法華禪庵塔作為明確紀年的元代佛塔,無論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還是佛教文化,都能提供一定的參考。關鍵詞:元代;樓閣式;法華禪庵塔;斗拱1 佛塔的起源與東傳佛塔產生于古印度,在梵文中稱為stupa,佛家經典著作《大唐西域記》稱佛塔為“窣堵坡”,意思為“聚”“圓冢”“方墳”。佛塔是用來埋藏佛祖舍利或者高僧骨骸的墳冢,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佛塔是印度桑奇佛塔,它整體造型為覆缽狀,由欄楯、基壇、塔身、覆缽、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1期2020-12-23
- 塞外珍寶
趙淑霞摘 要:元代龍泉寺是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現存較早建造的藏傳佛教寺廟,在元、明、清三代非常興盛,屬典型漢式寺廟建筑風格,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保存有許多元代歷史文物,為研究元代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現已成為塞外著名的旅游景區(qū)。關鍵詞:元代;龍泉寺;塞外;典型漢式風格;藏傳佛教;寺廟佛教文化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其對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中央集權制政權,作為塞外的少數民族入主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8期2020-12-07
- 《綠腰》傳得舊官腔
為聲樂文學主體的元代依然有跡可循。聲詩在元代的存在,主要以格調和聲情作為表征。元代所存聲詩格調,既有唐時舊調,又有元人新腔。元代聲詩之聲情,同樣各有沿革。元代的聲詩活動、聲詩觀念,則離不開元代文人雅集的繁盛。元曲與聲詩之間也有著密切關聯??傊?,元代聲詩的特殊狀貌,不但說明這一時期聲樂文學構成的多元,同時也能夠讓人進一步思考詩與曲之間具有的淵源?!娟P鍵詞】元代;聲詩;元詩;元曲;仇遠唐代,聲詩是一道搶眼的風景。旗亭賭唱《陽關三疊》,李白之作《清平樂》,白居易
藝術學研究 2020年4期2020-11-30
- 宋、元兩朝鎧甲比較研究
。關鍵詞:宋代;元代;服飾文化;鎧甲中圖分類號:TS941.1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4-2346(2020)04-0046-06宋、元兩朝是鎧甲發(fā)展史上承上啟下過渡時期。宋代鎧甲繼承前代基本定式,并在原有基礎上,根據時代特點有所創(chuàng)新。宋、元時期鎧甲的差異也體現出兩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不同。宋朝主要以重型鐵甲為主,與唐、五代的鎧甲制式基本相同。在發(fā)展過程中,鎧甲的質量和數量都有所提升,并且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11-28
- 元代散曲“審丑”研究
要: 散曲作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體裁之一,不僅在內容和藝術形式上對詩詞有很大的突破,其所體現的審美觀也與傳統(tǒng)文學體裁大異其趣。對“丑”的關注與包容成為元散曲的重要特點,元散曲中刻畫了大量具有“丑”特征的人、物、事,這一美學特點對當時和后世文藝創(chuàng)作與鑒賞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關鍵詞: 元代 ? 散曲 ? 審丑金元時期興起的散曲在內容上突破了傳統(tǒng)詩文“言志”“載道”等束縛,在手法上排斥像詩文那樣對意境、境界的追求,展現了全新的精神風貌和藝術旨趣。散曲繼承了詩詞
文教資料 2020年22期2020-11-16
- 淺析元代釉里紅青花樓閣式谷倉
:一是漢代,一是元代。漢代陶倉由于墓葬中發(fā)現較多.存世量大,且圖案豐富、釉色精美而廣受關注。而關于樓閣式古倉的研究性文章.目前學術界少,鮮有紋飾且出土數量較少有,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借此推進我們對元代社會墓葬習俗、思想又化及藝術構造等方面的進一步了解。關鍵詞:元代;釉里紅青花;樓閣式;谷倉1、元代釉里紅青花樓閣式谷倉起源及發(fā)展谷倉是由東漢時期的五聯罐發(fā)展而來,這已成為公認的觀點。東漢時期的五聯罐與三國、東晉時期的谷倉是是一脈相承的,最早的五聯罐主體部分象雙節(jié)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2020-10-21
- 涼州會談對元代藏傳佛教的影響
收復了西藏。其對元代藏傳佛教的影響是:元中央政府重用薩迦派高僧,創(chuàng)建帝師制度,利用藏傳佛教加強對西藏的控制,形成了通過藏區(qū)佛教領袖實現對藏區(qū)地方政權管理的模式。以此次會談為契機,藏傳佛教融入了蒙古人的信仰體系,促進了蒙藏佛教文化互動和修建寺院、廣辦佛事活動的崇佛風氣的形成。關鍵詞:涼州會談;藏傳佛教;元代中圖分類號:K2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0)15-0108-03元代時期,藏傳佛教是西藏地區(qū)各民族的主要信仰,在進行蒙藏關系
西部學刊 2020年15期2020-10-21
- 元代上京紀行詩研究綜述
實行兩都巡幸制,元代很多文人都跟隨皇帝進行了兩都巡幸活動,并留下了大量的詩篇,一方面借詩保存了大量的文獻史料,另一方面也抒發(fā)了巡幸中獨特的情致,這些上京紀行詩具有重要的文獻學價值,也是元詩研究的重要內容, 對研究元代詩歌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元代;上京紀行詩;綜述前言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人們一直認為元代的詩歌無法比肩唐詩宋詩,同時期的元曲也掩蓋了元詩的光輝,所以元代詩歌研究一直處于相對薄弱的境地。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元詩研究逐漸引起學者們的注意,越來
青年生活 2020年25期2020-10-20
- 焦作西馮封村元代成套雕磚俑探析
度較高。關鍵詞:元代;焦作西馮封村;雜劇磚俑;散樂磚俑;社火磚俑1 墓葬情況西馮封元墓位于豫北焦作西郊10千米的西馮封村,距出土宋雜劇雕磚的溫縣約43千米,距山西晉城約70千米。該墓于1965年在社員挖地窖時被發(fā)現,出土磚俑5件。前室墓壁上鑲嵌有磚俑18件,均已脫落,其中包括侍吏俑5件,男、女侍俑各1件,其他散樂、舞蹈俑11件。其中男、女侍俑較高,男俑高49厘米,女俑高46.5厘米,是整座墓出土的雕磚俑中較高的兩件。其他俑的高度為31~45厘米。男、女侍俑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2期2020-09-17
- 元代監(jiān)察法律制度的歷史借鑒
摘要:元代在繼承前代監(jiān)察經驗基礎上,結合少數民族政權特點及社會實踐,構建特色的監(jiān)察法律制度。元代監(jiān)察法律制度確立標志中國古代監(jiān)察法律制度的成熟。故文章討論元代監(jiān)察制度的思想基礎、闡明具體監(jiān)察制度的建構及特征,并對當下監(jiān)察體制改革總結歷史借鑒。關鍵詞:元代;監(jiān)察法律制度;歷史借鑒一、元代監(jiān)察法律制度產生的思想基礎先秦儒法之爭在兩漢時期走向調和,元代通過總結以往歷代經驗與教訓,認識到監(jiān)察這一既有制度,在吏治方面,統(tǒng)治者高倡以德正君,以德治吏的同時,從來未忽略法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0期2020-09-10
- 以偰玉立為中心探求元代泉州多族士人交游網絡
摘要:元代,多族共居,文化交融,不同族屬的士人之間多有交往,是中華文化多元共生的見證。畏兀兒士人偰玉立在泉州的交游網絡不僅驗證了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存在,更反映了元代海絲貿易重鎮(zhèn)泉州的社會風貌。關鍵詞:偰玉立;元代;泉州;多族士人交游元王朝混一海宇、多族共居,是一個復合社會,其種族之復雜、文化之繁復,在中國歷史上都可稱為空前。就文學而言,少數民族士人在元代崛起,并與漢族士人往來密切,形成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多族士人圈”。各族群間政治、社會與文學相互激蕩與彼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1期2020-09-10
- 元代施南土司建置沿革考略
。盡管已有文章對元代施南土司建置沿革有所涉及,但其中還有許多內容尚待商榷?!娟P鍵詞】 元代;施南;宣慰司【中圖分類號】K2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0-0093-02施南即施州南部地區(qū),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恩施地區(qū)。元代,土司制度成為定制,施南土司因此設立,轄區(qū)約為現今宣恩縣,直至雍正十三年被改土歸流,歷經四百余年。目前多數學者與岳勝友的看法一致,認為施南土司在元初時設為沿邊溪洞招討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40期2020-09-10
- 從元青花看元代與波斯在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融
象,分析青花瓷在元代能夠興起并對外傳播的原因,并以元青花的藝術特色為線索,進一步探求伊斯蘭文明對青花瓷的影響以及元青花給波斯帶來的藝術價值。關鍵詞:元代;青花瓷;波斯;伊斯蘭文明;絲綢之路據史料記載,青花瓷在元代源起并逐漸興盛,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秿u夷志略》已出現對于青花瓷的記載,包括“青花白碗”“青瓷花碗”等,貿易線路遍布中亞,西亞以及東南亞等國家。[1]蘇繼頃學者指出,這里的青白花碗已經不是簡單的青白瓷,而是白底青花瓷,自元以來最盛行之品??梢娗嗷ù?/div>
西部論叢 2020年5期2020-08-16
- 深澤縣東固羅墓地元代墓葬發(fā)掘簡報
地;圓形磚室墓;元代【摘要】2019年8月,為支持鄂安滄輸氣管道工程建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白莊鄉(xiāng)東固羅村東南管道工程征地范圍內的3座元代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3座墓葬均為圓形豎穴單室墓,僅出土少量瓷器、銅錢和陶板瓦。這是該地區(qū)首批經科學發(fā)掘的元代墓葬,為冀中地區(qū)元代考古增加了新資料。東固羅墓地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白莊鄉(xiāng)東固羅村東南約180米處,西距230國道約2公里,西南距深澤縣城約8.7公里,2文物春秋 2020年3期2020-08-04
- 元人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主體意識
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元代士人的避世思想愈發(fā)強烈,并使個體意識從社會群體中逐漸凸顯出來。在中國古代,官方藝術側重歷史、宗教或意識形態(tài)題材,而個人藝術側重燕居、正身清心或者退而歸隱于鄉(xiāng)野。官方與個人藝術的分野與更廣闊的歷史背景和社會趨勢相關,朝廷的集權可能引發(fā)個體藝術探索的相應加強。文章從特殊時期語境中的社會思潮、畫家自身的文人品格與時代洪流沖擊下的家族巨變三個角度分析元人繪畫創(chuàng)作的審美取向與主體意識。關鍵詞:元代;文人畫;避世思想;家產山水畫;主體意識隨著歷史的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4期2020-07-18
- 深澤縣東固羅墓地元代墓葬發(fā)掘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