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考語文出現(xiàn)朗讀考查的新題型,要求考生從朗讀技巧的角度對某個或某些語句進行朗讀設計。這種新題型從“單點考查”走向“綜合運用”,在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引導語文教學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盡管在紙筆測試中考查學生真正的朗讀能力相對比較困難,但可以通過聚焦真實問題、答案多元開放等方式優(yōu)化試題。
關鍵詞:朗讀考查;綜合運用;有效開放
朗讀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表現(xiàn)。學生要能夠“用普通話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考朗讀考查主要涉及讀音正誤選擇、注音、文言朗讀停頓等朗讀知識的單點考查。近四年來,一些中考試卷追求素養(yǎng)立意,不斷創(chuàng)新題目形式,出現(xiàn)考查朗讀設計的新題型,題目以朗讀技巧為依托,著重考查學生朗讀能力的綜合運用。本文分析朗讀考查新題型的特點,指出其優(yōu)勢與價值,并提出朗讀試題的優(yōu)化建議。
一、試題分析:趨向綜合運用的朗讀考查
不少省市在中考試題中融入對考生朗讀知識與能力水平的考查,有老師將中考朗讀考查新題型的基本特征總結為:創(chuàng)設情境,考查朗讀技巧;創(chuàng)新設計,融合多樣題型;創(chuàng)優(yōu)維度,指向核心素養(yǎng)。除此,朗讀考查新題型整合朗讀知識與能力,滲透朗讀學習指導,呈現(xiàn)出從“單點考查”走向“綜合運用”的特點。
(一)設計任務,整合朗讀知識技能
素養(yǎng)立意下的朗讀考查試題設計綜合性的任務,關注學生朗讀知識與能力的整體性、關聯(lián)性和運用性。例如2022年貴州銅仁卷第12題任務三朗讀設計:
①下列朗讀文段的最后一句,還有一個需要重讀的詞,請你將它標注出來。(朗讀技巧提示:“.”表示重讀,“v”表示停頓)
現(xiàn)在,他自由地V走著路,越走越光明。他忘了一切困苦,一切危險;不管身上v是怎樣襤褸污濁,太陽的光明與熱力v并沒將他除外,他v生活在一個有光有熱力的宇宙里;他高興,他想歡呼!
②選擇一個最適合本段朗讀的感情基調填寫在橫線上。(感情基調:慷慨激昂、輕松明快、低沉悲壯、舒緩從容)
題目將朗讀考查與名著閱讀耦合,設計了三個任務,其中任務三朗讀設計整合了重音、停頓、感情基調的朗讀技巧知識。朗讀考查新題型還會引導學生調動句法結構、理解分析、鑒賞品味等語文學科的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綜合性地解決問題。例如2024年山東臨沂卷第9題:“小元選擇本詩參加‘詩意中國’古詩文朗誦會,老師建議‘塞禽唯有雁,關樹但生榆’中‘唯’‘但’二字要重讀。請你簡要說明這樣朗讀的理由。”試題關聯(lián)考查了重音和詩歌煉字的知識,體現(xiàn)了朗讀與鑒賞語言能力的綜合運用。
(二)巧妙設問,滲透朗讀學習指導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強調“評價的過程即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考語文素養(yǎng)命題也強調試題的“學習性”,讓測試題含有附加的學習價值。朗讀考查新題型在題干設問中滲透朗讀學習指導,努力調動學生的朗讀體驗。例如2023年浙江金華卷第9題:
【辨讀】請為下面加點的“和”(A.héB.huó)選擇最確切的讀音,并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說明理由。
這里有一種情趣。這種情趣和炎熱,和長日午后,和市井人家,和和睦家庭和諧。中國人的情也好趣也好,和諧最好。
加點的“和”是多音字。句中讀hé,表示并列關系,炎熱、長日午后、市井人家、和諧家庭,一口氣連貫地讀下去,讀出了和諧對象之豐富。也可以讀huó,表示相融合的含義,多個相對整齊的小句,讀起來朗朗上口,一個“和”字讓畫面靈動起來,讀出了緊密交融的和諧美。試題擺脫了對讀音知識的單點考查,引導學生結合閱讀體驗,對多音字“和”進行辨讀,綜合考查了學生正確朗讀、理解含義、賞析語言的多類型的能力。
此外,朗讀考查新題型在題干中滲透朗讀策略與學習方法,2022年云南昆明卷第8題“古人云:‘三分詩七分吟?!瘜W習古詩離不開朗誦”,2023年內蒙古赤峰卷第3題“朗讀時,為適應傳情達意的需要,會對語句中的某些詞或短語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強調”,2024年青海省卷第11題“讀文本·明節(jié)奏”,2024年吉林省卷第9題“朗讀有助于了解文意,體悟感情”。這些題干的設計都巧妙地融入“朗讀”這一學習方法,讓答題過程成為一次學習之旅。
二、朗讀考查新題型的優(yōu)勢與價值
與傳統(tǒng)的朗讀考查題目相比,新題型折射出契合課標、考教銜接的中考命題理念,對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引導語文教學改革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契合課標,發(fā)展素養(yǎng)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吸取了朗讀學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各學段的學業(yè)質量描述中勾勒出朗讀知識與能力水平的框架。朗讀考查新題型的出現(xiàn)契合了第四學段(7-9年級)對朗讀的學業(yè)質量要求,反映了“通過朗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的課標理念。例如2024年湖北省卷第17題:
讀一讀描寫“海的聲音”的句子,選出朗讀重音處理不恰當?shù)囊豁棧?)
A.要讀出“我”的意外,我這樣讀:“還真是聽到了一種聲音,那么遙遠又那么朦朧的一種聲音,像是濤聲,又像是風聲。
B.要讀出海的深遠,我這樣讀:“那是激蕩了億萬斯年的海,那是包裹了一個星球的海。”
C.要讀出“我”心潮澎湃,我這樣讀:“大海在呼嘯,海浪翻滾著,以心跳的頻率撞擊著胸腔。”
D.要讀出“我”的癡迷,我這樣讀:“海的聲音又帶我進入時空隧道,讓我體驗到了莫辯身在何處、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p>
這道題從作者的角度考查朗讀重音,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重音是體現(xiàn)語句目的的重要手段。文本題為《海的聲音》,作者在文中反復描寫“海的聲音”?!昂5穆曇簟碧N含了作者對大海的時空想象與歷史聯(lián)想,寄托了作者對文學、詩的幻想,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題目,從描寫“海的聲音”的句子中選出需要重音的詞語,要求學生借助重音的朗讀知識進行對比、辨析。其中,要讀出心潮澎湃的情感,應該重讀“呼嘯”“翻滾”“撞擊”等詞語,因為這些詞語描繪了大海洶涌、海浪撞擊的動態(tài)場面,使人感受到作者如海水般激蕩起伏的心情。
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朗讀考查新題型以古詩文、文學類文本、名著的某個或某些語句為切入口,考查學生對朗讀知識的理解構建與遷移運用。這些題目往往隨文選句、依文設題,能夠避免刷題套題,更為真實地考查學生的朗讀水平,表達對作品的理解,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考教銜接,引導教學
中考命題要求“強化考試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的一致性,促進‘教一學一評’有機銜接”。朗讀考查新題型也反映了“考教銜接”這一命題理念。
2024年江蘇蘇州卷第17題要求從重音、停連等角度為文章中畫線句子設計朗讀,并闡述理由,顯性關聯(lián)教材課文《春》的課后習題“朗讀下列語句,注意重音和停連,并想象各句描繪的情景,說說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024年青海省卷第17題要求從“熱烈激昂”“愉悅明快”“深情舒緩”中選擇一種感情基調朗讀文中的某個語句并闡述理由,隱性關聯(lián)了課文《散步》的課后習題,所考查的知識點都是“感情基調”。
考教銜接的銜接點大都與教材編排的單元導語、預習提示、課后習題、旁批、閱讀提示、補白這六個助讀支架密切關聯(lián)。修訂版語文統(tǒng)編教材新增了關于“閱讀綜合實踐”板塊,七年級上冊第一二單元的“閱讀綜合實踐”提供了關于重音、停連、語調、語氣、節(jié)奏、感情基調等朗讀知識的鏈接材料,設計了“標示重音和停連,朗讀體會漢語的美”“開展朗誦活動”“用符號、文字標示朗讀時的語氣、語調和節(jié)奏”等任務,這些教材內容也必然會成為日后的中考朗讀考查命題的母題示范與考教銜接點。
從“考試命題引領教學”現(xiàn)實觀點來看,朗讀考查新題型貼近教材所學,或顯性或隱性關聯(lián)教材,對引導教學用好統(tǒng)編教材夯實語文基礎,關注學生遷移應用課內所學,強化課堂主陣地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優(yōu)化建議:走向有效開放的朗讀考查
朗讀是口頭表達的活動,是實踐性較強的能力,在紙筆測試中考查這一能力的真實水平相對比較困難。除了加強情境設置與任務驅動的關聯(lián)、加強朗讀考查與核心素養(yǎng)的融合、加強口頭考查與書面考查的結合外,還需要通過聚焦真實問題,編制學生立場的參考答案等方式優(yōu)化試題,促使朗讀考查走向真實有效、多元開放。
(一)聚焦問題,走向真實有效
指向問題解決的朗讀設計,才能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觸及作者心靈,感受文本意蘊,真正提高學生理解文本的能力。例如2022年湖南張家界卷第20題:
閱讀散文要注重朗讀。不同的重音處理可以讓我們對文章的情感理解更具有個性化,有同學在以下幾處做了重音標記,你認為哪一處更好?為什么?
他們骨子里和爺爺一樣,把自己的一生與田地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
A.骨子里 B.一生 C.緊緊地
試題從學情角度出發(fā),聚焦“重音標記”問題,還原了學生在標記重音時真實發(fā)生的語言運用情境,“幾處不同重音標記,哪一處更好”的提問,能夠引發(fā)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與分析,思辨與體味,考查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肮亲永铩睆娬{“與生俱來”,重讀更能突出父母對稻田與生俱來的熱愛。“一生”凸顯“密不可分”,寫出了祖輩們與田地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重讀更能突出他們對田地的眷戀?!熬o緊地”表現(xiàn)“終身相伴”,突出父母、爺爺與稻田的終身相伴,重讀更能表現(xiàn)他們對稻田深沉的愛。通過比較、分析、推斷、綜合的思維活動,任意一處的重讀變換都能讀出對文本個性化的體驗,讀出對文章豐富蘊涵的理解。
聚焦真實發(fā)生的問題,以現(xiàn)實生活為藍本,關注試題與實際生活的鏈接,契合課標“在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密切關聯(lián)的交際語境中,考查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評價理念,這將是今后朗讀考查的努力方向。
(二)尊重個性,走向多元開放
加大開放探究,即是給予學生更自由開闊的思維馳騁空間和自由表達空間,試題背后蘊含著對個體生命的尊重。例如2022年浙江溫州卷第7題在問題上要求從兩個畫線句中任選一處進行朗讀設計,感受黃河的“根本性力量”,在答案上提供了兩個畫線句的朗讀設計示例:
示例1:選A,朗讀“前仆后繼”“不屈不撓”等詞時,語調逐漸上揚,讀出黃河大浪滔天的氣勢。破折號處稍微停頓,為接下去的重讀蓄勢?!安粌H是”稍微輕讀,然后重讀“就是”,通過重音的變化感受黃河給人的震撼。這樣朗讀,會讓我感受到黃河的根本性力量。
示例2:選B,朗讀這句話時,語速稍緩,“再”字讀重音,讀出既向往又敬畏的情感。排比句以第二人稱“你”開頭,朗讀時語調逐漸上揚,讀出身臨其境之感。最后一句的“這”字重讀,一字一頓讀“根本性力量”,突顯黃河給人的震撼。
(朗讀設計2分,效果2分。合理即可)
本題在任務和結論的開放性都做了有益的嘗試。在“朗讀設計”的任務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任選一處”不限定角度進行設計,呈現(xiàn)出可選、多元、開放的特點。在參考答案中,命題者提供了兩個畫線句的朗讀設計示例,“合理即可”。題目嘗試拓寬測試出口,在考查朗讀能力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表達。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朗讀新題型的考查作用,今后應當關注學生立場,加大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題目,編制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參考答案。
綜上,中考朗讀考查從單一知識點的考查走向綜合多類型知識與能力的運用,在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引領課堂教學等方面發(fā)揮著獨特作用。今后的朗讀考查要從聚焦真實問題、加大試題的開放性等方面著手,優(yōu)化試題的命制,考查學生真實的朗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