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中職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物理是中職教育的重要學科,能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能力.物理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元素相聯系、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開展教學,對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討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來提升教學趣味性、開展實驗教學、突破重難點、布置課后作業(yè)、解決實際問題等的策略,不斷提升中職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近年來,我國中職教育發(fā)展迅速,為國家輸送大量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物理是中職教育的基礎性學科,為學生發(fā)展綜合能力提供重要輔助.但是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物理教學效果不佳,究其原因,物理學科本身難度較大,而中職學生通?;A較差,學習存在困難,再加上有的學生更重視專業(yè)學習而忽視物理學習,因此中職物理教學質量不高.物理知識與生活元素息息相關,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開展物理教學可以有效降低物理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探索中職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對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1 生活化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對中職物理教學的意義
1.1 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
物理知識本身較為抽象難懂,而不少中職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學習物理時感覺非常困難,充滿挫敗感,因此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對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有積極作用,生活化情境中的生活場景和元素都是學生熟悉的,可以使物理知識通過生活化的方式講解出來,物理知識不再晦澀難懂,而是變得生動有趣.這樣一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會使物理學習不再枯燥,學生的好奇心、專注力、學習熱情等得到大幅提升,能夠有飽滿的熱情主動參與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學習效率和質量自然可因此很多學生在得到保證.
1.2 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在講授知識時大多采用口頭講解的方式,講解內容也局限于教材,很少進行拓展和擴充.這樣一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較為機械和表面,很多學生不能真正掌握這些知識,而是依靠死記硬背將知識點、公式等,在具體解題或應用時就會捉襟見肘,物理綜合能力得不到真正提升.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可以將生活元素引入教學,運用生活化元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學生理解掌握起來就會變得更加輕松,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深刻.與此同時,引入生活元素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帶領學生跳出課本,真正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有利于對知識的深度掌握.
1.3 提升對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而中職學生對知識的實用性要求較高,因此物理學習符合中職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要求.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對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較少,通常局限于學習記憶知識點、做各種物理練習題等方面,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得不到發(fā)展.而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可以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方式.此外,還可以帶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進行具體操作來解決生活問題,如進行實驗操作等,這樣一來,不僅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入,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和知識應用能力,有利于中職學生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
2 中職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策略
2.1 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是否具有學習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中職學生本身物理基礎較差,再加上中職物理難度相比初中明顯增大,很多學生物理學習興趣不高,因此激發(fā)中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迫在眉睫[1].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使抽象的物理知識與具體的生活場景或物品聯系起來,拉近學生與物理知識之間的距離,進而提升學生興趣.
首先,在課堂導入階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教師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導入新課會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學習和探究欲望,從而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多媒體展示、問題引導等方式構建生活化情境來導入新知識.
例如 在學習“力的分解”知識時,教師可以用圖片或視頻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晾衣服場景,引導學生觀察晾衣繩的樣子并思考“為什么掛上衣服后晾衣繩是彎曲的呢?”通過這一問題激發(fā)學生對晾衣繩受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時教師引入力的分解相關知識將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營造輕松融洽的教學氛圍.以往的中職物理課堂較為枯燥沉悶,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為沉悶的課堂注入活力.
例如 在學習“摩擦力”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大雪結冰的天氣,人們在路上行走困難,可能還會摔倒,汽車也容易打滑,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人和汽車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減少打滑?你知道哪些方法?學生在思考和交流中會使學習氛圍變得輕松,學習知識也更加高效.
2.2 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開展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是中職物理的核心板塊之一,物理知識的發(fā)現及發(fā)展與實驗息息相關.與此同時,實驗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實驗的內容、操作方法、原理等都是物理學科考核的重點,因此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長期以來,實驗教學在中職物理中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不少教師認為物理實驗耗費時間,因此物理教學通常以口頭講解的方式進行,較少組織學生動手操作.與此同時,不少學生感覺物理實驗的原理、操作有較大難度,因此學習和動手操作實驗的積極性不高,對于實驗涉及的知識點也沒有充分掌握.
物理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可以將物理實驗與生活元素聯系起來,在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實驗中,提升實驗教學質量.
例如 在學習“電功率”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開展實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電功率的知識.教師準備兩個不同功率的電暖器,放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中,然后同時打開開關,經過相同時間后,用測溫計測量電暖氣表面的溫度,這時學生會發(fā)現功率小的電暖氣溫度更低,由此理解電動率這一知識點.與此同時,實驗器材生活化、實驗步驟趣味化,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實驗學習的積極性.
2.3 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突破物理重難點
中職物理內容豐富,包含很多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其中有不少內容難度較大,這些重難知識點是中職物理學習的核心,也是影響學生物理能力發(fā)展的關鍵因素[3].在當前的中職物理教學中,重難點教學通常采用口頭講授以及習題練習鞏固的方式,有的學生對一些重難點難以理解,只能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也無法順暢地運用知識點解題,學生的物理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為突破物理學習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將抽象的知識點融入具體的生活化情境中,利用生活場景或實物來幫助學生理解重難知識點,這樣一來能夠大大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質量和效率.
例如 在學習“位移”這一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區(qū)別,教師可以安排幾個學生在教室中分別演示路程與位移的不同情況.如A同學從某一點出發(fā),繞教室一周后回到原點;B同學從某一點出發(fā),用彎曲的路線達到另一點;C同學沿直線到達某一點,他們經過的路程和位移分別是多少?通過這種生活化的生動演示,將位移這一抽象的概念直觀地展示出來,學生能夠清晰地掌握位移的概念和性質,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點.
2.4 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設計物理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在中職物理學習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知識可以通過課后作業(yè)進行鞏固和梳理,能夠很好地消除知識薄弱點,有效提升學習質量和效率[4].在當前的中職物理教學中,課后作業(yè)通常是習題的形式,有的教師傾向“題海戰(zhàn)術”,希望通過大量做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但是這種形式的課后作業(yè)通常給學生帶來很大壓力和負擔,使得學生對物理學習更加排斥,影響中職物理教學效果.基于此,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和內容,使學生有興趣和熱情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yè),更好地發(fā)揮課后作業(yè)的作用.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yè)時,可以將作業(yè)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構建生活化情境,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作業(yè)形式變得多樣化和內容更具趣味性,對提升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的興趣和積極性有重要作用.
例如 在學習了家庭電路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布置一項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觀察不同電器的功率,如電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等,然后統(tǒng)計這些電器每天工作多少小時,需要耗費多少電,需要花費多少電費等.
又如,用洗衣機甩干衣服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假設一個洗衣機甩干桶的直徑為30cm,當它的轉速為600r/min時,一件衣服重500g,則它對筒壁的壓力有多大?這種類型的課后作業(yè)融入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趣味性較強,學生樂于完成,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鞏固了所學知識.
2.5 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思考解決實際問題
物理學科本身與生活密切相關,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中職物理教學的根本目標,這對于中職學生的未來就業(yè)和發(fā)展也大有助益[5].基于此,中職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不能將教學重點僅僅放在教材內容以及書面做題考試等方面,而要重視帶領學生拓展課堂內容,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物理知識的應用都是在生活中實現的,因此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為學生構建解決問題的氛圍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講解完知識點后,要根據知識點的應用構建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 在學習力學部分內容時,有關摩擦力知識的應用,教師可以設計如下生活情境.大雪天氣后,開車在路上會出現打滑問題,請你思考一下解決辦法.針對這一問題,學生會想到打滑說明汽車輪胎與地面之間摩擦力太小,只要想辦法增加摩擦力即可.因此,會想到清除路面積雪、在地上撒鹽使積雪融化、在輪胎上加防滑鏈等方法,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還能鍛煉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結語
總之,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聯系,結合生活元素開展物理教學能夠獲得良好效果,因此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是中職物理教學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教師要重視根據中職物理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需求構建生活化情境,將生活元素引入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實驗教學、突破重難點、設計課后作業(yè)、解決實際問題等,提升物理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高,為中職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銀芝.基于生活化的中職物理教學策略[J].科技風,2021(19):22-24.
[2]李娜.中職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其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1(45):146-147.
[3]趙春成.基于生活化教學方法融入的中職物理教學策略研究[J].南方農機,2019(07):173.
[4]謝宗琪.中職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優(yōu)化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206.
[5]季韋偉.基于生活 構建高效物理課堂[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2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