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要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課程教學中,要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能夠以素養(yǎng)立意為導向,以單元教學目標為統(tǒng)領,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更為有效的知識建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本文在明確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概念的基礎上,說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方式,結合教學活動開展實際情況,提出單元整體教學優(yōu)化路徑,以此為教學活動設計提供參考,對提升課程教學成效、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宗太容,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鴨溪長征學校。
近些年來,理論層面對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認知更加深入,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卓有成效,為推動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堅持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為基本導向,依托教材單元體系做好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還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推動單元整體教學不斷優(yōu)化,以此才能夠確保教學成效充分顯現,真正將單元整體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
一、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要“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這成為單元整體教學的依據。在初中英語教學理論研究體系中,對單元整體教學概念的理解,主要基于三個視角:第一,從教學方法視角而言,是在把握教材各部分內在聯(lián)系基礎上,從整體把握到部分帶動整體的新型教學方法。第二,從教學內容組織方式視角,是一種不拘泥于教材編排順序或固定內容,由教師對各個內容整合構建的組織方式。第三,從教學教師視角而言,是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碎片式”教學,以特定的單元為教學單位,強化學生整體知識建構能力的教學模式。本課題研究中,將單元整體教學界定為以新課標要求為導向,以單元或跨單元內容為基礎,并進行適當拓展,結合項目教學、任務教學等新型方法,強調開放與綜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當系統(tǒng)做好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優(yōu)化教學組織方式,推動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同時對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起到促進作用。
二、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一)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應當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推動學生逐步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知識體系、價值認知,在滿足知識教學目標的同時,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落實到實處,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斷提升教學效果。以此為導向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與語篇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有機結合,才能夠形成更為完善的目標體系,確保學生能夠形成對單元主題的完整認知。對教師而言,既要明確核心素養(yǎng)在單元整體、語篇、課時等各個層面的踐行要求,又要能夠全面、準確地把握單元整體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對應性。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設計時,先要依據新課標和教材內容,確定單元教學主題,之后依據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充分挖掘單元教學主題中蘊含的育人價值,再次是依照主題與核心素養(yǎng)的聚焦點,根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主題活動,最后是以合適的教學方法傳授英語知識和技能,以此確保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達成。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2“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包含Section A和Section B兩個部分,教學主題為“offer help”,以八年級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為導向,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可以包括如下內容:1.選擇社區(qū)、學校或他人需求,在自身條件能力具備的情形下完成一項志愿服務或助人實踐活動。2.根據實際情況,以合適的方式完成志愿服務或實踐活動。3.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情境分析能力及關愛他人的意識。4.積累與志愿服務或助人活動有關的常用詞匯,在語境中掌握動詞不定式的正確用法,能夠圍繞活動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流或者具備相關主題的文本寫作能力。5.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查找與主題相關的英語學習資源,提高詞匯和語法應用能力。
(二)深度挖掘要素優(yōu)化單元整體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是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教學目標有效銜接的重要載體。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當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細化至具體內容層面,為教學目標達成提供有效支持。深化單元整體教學內容設計,必須要做好核心素養(yǎng)要素挖掘,并實現在內容中的精準貫通。首先是在文本層面,要能夠挖掘出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相對應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其次是在活動層面設計與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式,最后在意義層面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建構,確保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成效能夠充分體現出來。
現在,繼續(xù)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2“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的教學為例,在單元教學設計中,要將單元整體教學內容中的核心素養(yǎng)元素深度挖掘出來,并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踐行元素要求。所挖掘的部分核心素養(yǎng)元素如表1所示。
(三)以英語實踐為路徑細化單元整體教學流程
英語本身是一種交流工具和實踐媒介,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應當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利用結構化新知解決問題,實現語言、內容和思維的深度融合。單元整體教學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在解決現實復雜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思維品質,獲得基于現實的文化意識,有效推動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要能夠將教學過程轉變?yōu)閷W生的英語實踐過程,重點突出學習活動的實踐過程,并使用項目化、任務化、活動化方式,形成完整的教學流程,推動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和活動的過程中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2“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的教學為例,項目任務分解如表2所示。
(四)以教學主線為支撐優(yōu)化單元整體教學活動
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適應新課標要求,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在明確教學主線基礎上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切實提升教學成效。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2“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的教學為例,教學主線應當明確為“volunteer activities”,結合教材內容優(yōu)化教學活動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強化讀寫活動、聽說活動和討論活動的開展。在英語教學中,聽和讀屬于語言輸入行為、說和寫屬于語言輸出行為,只有將輸入和輸出達到良好對接,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以本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將A1a、A1c和B3a板塊相結合設計讀寫活動,將A1b、A2a和A2b板塊相結合設計聽說活動。教師針對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討論,實現輸入和輸出的有效對接,促進學生完善知識結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在課堂教學活動完成后,還應當滿足新課標提出的“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加以適當的取舍和調整”的要求,利用課外資源補充教材內容,合理拓展教學內容,推動文本內容重構,以更好地豐富和完善單元整體教學體系,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五)以全過程評價為載體評估單元整體教學效果
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應用,必須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有效評價,因此在課程體系中,還應當轉變傳統(tǒng)評價方式,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精準評估為出發(fā)點,構建更為完善的全過程評價體系,實現對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面評價,為后續(xù)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優(yōu)化提供更為精準的參考。教師應當在學生預習階段,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或課堂提問方式,觀察學生的投入能力和水平,了解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在討論和實施環(huán)節(jié),應當通過觀察、提問、文本解析、寫作等方式,評價學生是否掌握并主動應用高階學習方法,注重對各個項目實施及活動過程的綜合性評價,在后期教學中做好針對性指導,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還應當強化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引導學生客觀地進行觀察和記錄,準確評價組員在活動中的態(tài)度表現,在團隊任務中的貢獻度,以此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自身學習存在的不足。
三、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優(yōu)化路徑
(一)提升教師單元整體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開展,有效地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知識教學碎片化及固定化現象,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教學成效不斷提升。但是其對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首先是要提升教師對英語學科教學的認知理解能力,要能夠認識到英語課程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特征。其次要提升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力,能夠通過教學反思總結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利用網絡學習、文獻學習等方式,提升教學模式應用水平。再次是要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能力,要能夠積極借鑒他人經驗,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學設計,為教學活動組織提供有效指導。最后是要有效提升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與學生共同進步,強化新知識學習。
(二)提升學生學習環(huán)節(jié)主動參與水平
凸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是確保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保障。單元整體教學活動實施,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的弊端,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從如下方面入手,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參與性:一是給予學生足夠的知情權,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設計學習清單,讓學生明確單元學習內容、組織順序及各個階段的目標要求;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以分層教育理念為導向,明確學生的層次性差異,利用分層作業(yè)、分層知識目標等形式,幫助學生自主完成更高層次的學習目標,啟發(fā)并鼓勵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三是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利用課內外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條件,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項目和小組合作學習中來。
(三)推動跨學科教學,拓展教學空間
以跨學科教學拓展教學空間,能夠更好地優(yōu)化英語單元教學設計,更好地強化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從學校層面而言,應當積極組織搭建跨學科教學資源庫,便于教師和學生查找資料,為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奠定良好基礎。其次是在單元整體教學中,要能夠強化多學科閱讀資源的融入,閱讀材料主題和內容不必局限于英語學科,以此推動學生思維的有效拓展。再次是以其他學科屬性為主題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形成跨學科學習概念,加深學生對特定場景下學科屬性的認知。比如對“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可以融入體育課程主題,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四)構建師生單元整體學習共同體
在單元整體教學活動開展中,構建師生單元整體學習共同體,實現師生群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多元融入,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成效。一是在課程資源開發(fā)環(huán)節(jié),除了要通過教師收集教學資源外,還可以讓學生上傳一些課外學習中遇到的合適的文本閱讀、短視頻資源,豐富資源內容,提供更契合學生身心特征的學習資料。二是引導學生自主組建非正式學習團隊,由教師以指導員的身份深入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通過組織短劇、文化研究等活動,實現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拓展。三是擬定并優(yōu)化課外學習機制,設立與單元整體教學相關的主題活動,指引學生選擇與自身興趣愛好相關的活動,提升學生參與課程學習意識。四是通過網絡信息化社區(qū),增加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參與機會,更好地推動單元整體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
四、結語
新課標下推動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應用,教師要切實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全面提升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力,做好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為教學組織提供明確指引,有效改變傳統(tǒng)固化教學模式對學生能力提升和思維培養(yǎng)的限制,推動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吳麗紅,石丁宇.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單元作業(yè)設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20):54-57.
[2]俞聰妹.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設計[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3(4):19-23.
[3]姜男男,李廣.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2023(1):138-145.
[4]魏惠,程曉堂.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理念與實踐[J].課程·教材·教法,2022(8):137-144.
[5]張崇煥.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2(19):12-14.
[6]徐暢.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策略[J].校園英語,2021(1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