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紹花
摘要:在高中政治課的課程中,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感知學生知識的主要手段。設計合理,發(fā)人深省的適當問題通??梢詥酒饘W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考深度,并使課堂教學顯得生動而有效。課堂問題應圍繞中心設置,啟發(fā)并同時適度難度,并注意主題的注意力。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教育要求;提問技巧;
引言:新課改也明確指出教育的主要宗旨是立德樹人,不斷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這就要求高中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貫徹這一新的教育思想。高中思政課的顯著特點具有很強的前沿性和時效性,并與當前政治動向密切聯(lián)系,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具備基本的改革理念,及時學習新的理論政策,尤其是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用這一新的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并不斷把這一新的理論思想貫穿到課堂教學中,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牢固掌握這一思想理論體系,促使他們健康成長,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偉大使命。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課堂教學氛圍乏味、枯燥
傳統(tǒng)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階段的學生發(fā)展需求,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其教學內容應該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相互融合,貼近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同時這也是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原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處于落后狀態(tài),其教學模式和方法并沒有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在課堂上教師是教學課堂的主導者,整個課堂仍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時候其課堂上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導致課堂上教學的氛圍比較乏味,學生對于課堂的學習熱情不高。再加上政治這一門學科,在高中階段需要學生學習的知識點較多,并且很多不同知識點還存在一些較強的邏輯關系,需要學生去加強理解和思考。但是政治教師并沒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進行深入思考,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不夠,難以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學習,從而導致其課堂教學的效率較為低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仍然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其學習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學生本身對于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并且也沒有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中的樂趣,導致學生開展學習的效率較為低下。
(二)教學脫離實際生活
高中政治教學其質量無法得到穩(wěn)定提升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高中政治課程很多都脫離了生活實際,其課程教學過程中常常是說一些空話,導致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所下降。同時脫離了實際生活而開展的教學課程,學生們在接受和吸收所學的知識的時候,學習的難度也較大。而且部分政治教師的教學觀念出現(xiàn)偏差,忽視了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而過于重視追趕其教學進度。在很多課程的教學中直接給出結論性的總結,要求學生們去進行背誦,但是學生們對其學習的內容的內在含義并不是十分清楚,從而嚴重地影響了課程教學的質量。
二、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學校要堅持正確的辦學理念,落實新課改要求
在新高考背景下,學校應當切實貫徹落實新課改以及新高考制度改革要求,把國家關于對時政課的要求落到實處。一是作為落實教育的主體,學校要力戒打著新課改新高考形式的幌子,繼續(xù)沿用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以成績論英雄,沒有把立德樹人方針落到實處。二是切忌“生搬硬套”,不與學情教情相結合。教師不能為了應付檢查而開展無實效性的教學活動,最終浪費學生有效的學習時間和有限的精力。三是不可“邯鄲學步”。雖然新課改在全國已經逐步推行,但是很多學校仍然沿用原有的考試評價機制,教師被迫推行新課改,沒有真正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實質,結果一切事與愿違,老師、學生更加無所適從。學校要把新課改落到實處,應當通過學習培訓觀摩、典型示范引領等活動,真正將新課改要求傳遞給教師。
(二)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對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作用,因此要想在新常態(tài)下進一步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其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不僅需要教師對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鉆研,同時還需要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因為情感基礎是構建和諧關系的重要條件,如果師生之間沒有牢固的感情基礎,對政治課程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的不利影響。而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想真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師做到尊重學生,可以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前提條件。其次充滿激情感染學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投入足夠的感情,通過自己的感染力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從而使學生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課堂中。而且充滿感染力的課堂也有利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使其有較強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萌發(fā)道德情感,有利于學生們良好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最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要詼諧幽默,善于表達。語言作為人類相互溝通的工具,不僅是一種信息的載體,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的重要紐帶。因此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時候,教師要善于表達和利用語言,使得學生逐漸地理解老師,以化解其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矛盾,使得師生可以互相理解,實現(xiàn)攜手共同發(fā)展。
(三)課堂提問要注意學科的興趣。
皮亞杰曾說:“注意力是最好的教師”,“每一項智力工作都取決于注意力。”在學生中,只有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激發(fā)學習的欲望和渴望。如果學生對政治感興趣,那么他會積極學習。因此,激發(fā)對思想政治教學的興趣尤為重要。例如,當談到“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關系”時,筆者在課堂上講了這個故事。從2000年前開始,一個名叫公孫龍的思想家牽著一匹馬離開出關時,看門人告訴他,法律規(guī)定必須防止馬匹離開。公孫龍說:“我牽著的不是一匹馬,而是一匹白馬!白馬和那匹馬是不同的。”提出問題后,立即激活了課堂氣氛,學生們暢所欲言并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四)豐富課堂的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下,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方式需要發(fā)生改變,需要從學習的細節(jié)入手,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來激發(fā)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活力。比如加入小組討論式教學、綜合性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種方式,來活躍課堂上的氣氛。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同時創(chuàng)新高中政治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也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教學要求。通過豐富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可以保持新鮮感,有利于提升其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
結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也意識到隨著社會發(fā)展的步驟發(fā)展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式的重要性。高中政治教師需要結合高中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和吸收所學的新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樣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楊.淺析新常態(tài)下高中政治教學與提高課堂有效性相結合[J].新課程(下),2019(07):220.
[2]陳宏剛.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性方法探析[J].名師在線,2018(36):63-64.
[3]鐘海生.淺析“少教多學”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