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摘 要】 師生相互之間的平等對話是參與式教學模式中非常重點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參與式的教學,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無障礙地進行溝通交流,高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并且引導學生通過更加靈活的思維方式對知識進行理解,把知識教學以及品德培養(yǎng)相互結(jié)合?;诖?,本文主要討論了參與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當中的應用策略。
【關(guān)鍵詞】 高中? 物理課堂? 參與式教學? 策略
引言:
參與式的教學更加注重教師和學生相互之間的平等交流,而教學活動也更加注重教師和學生相互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教師在課堂當中需要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將知識教學以及品德培養(yǎng)相互結(jié)合,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
一、物理課堂當中參與式教學模式的使用要點
在進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參與式的教學模式要能夠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就是以學生目前實際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情況作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教師需要充分地了解學生,使學生內(nèi)心當中的求知欲得到激發(fā),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才會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不僅如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以及幫助學生,促使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能夠落到實處。其次就是要給學生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參與式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為基礎(chǔ),教師不但要傳授學生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物理的概念,以及形成相關(guān)的物理規(guī)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進行物理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掌握物理的規(guī)律以及概念形成的過程,充分地理解物理學家怎樣把錯誤認知轉(zhuǎn)換成為正確認知的,并且對探索方法進行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亞里士多德以及伽利略對于運動和力方面的關(guān)系的認識,因為這也正是牛頓力學最基礎(chǔ)的背景,物理教師需要對伽利略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的突破進行重點分析,讓學生知道做事不能夠只是憑著直覺來看問題,要能夠從多角度以及多方面來考慮問題,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正確地看待問題。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激勵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所突破。
比如教師在教學自由落體運動的時候,可以將伽利略對于自由落體的運動討論引入到教學當中去,重點給學生介紹伽利略對于自由落體運動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充分地體驗伽利略是如何通過推翻重物體比輕物體在同等高度下降更快這一結(jié)論的,再學習伽利略怎樣證明自己觀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知道科學的方法需要提出假說,并且進行推理,然后再進行合理的外推,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地了解自由落體的運動,并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充分地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二、參與式教學模式在物理教學當中的應用步驟以及案例
(一)創(chuàng)設(shè)相關(guān)的情景,并且導入課題
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規(guī)律在物理學習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重點的內(nèi)容,而物理教師需要在教學的時候足夠重視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有一些教師覺得這些內(nèi)容是非?;A(chǔ)性的知識,只需要簡單的進行介紹就可以,而學生需要將學習的重點放在解題上,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教學效果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參與式的教學,可以突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去,并且主動地進行探索,著重幫助學生了解物理規(guī)律的形成并且使學生正確地處理問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中牛頓第三定律的時候,首先需要先讓學生了解牛頓第三定律是牛頓運動定律當中的三大定律之一,而初中的物理學習中就有和這部分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學生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通過初中學習已經(jīng)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在進行高中物理學習的時候,有一些物理教師對于這部分已經(jīng)學習過的內(nèi)容并不十分重視,經(jīng)常只是一筆帶過,這就會讓學生難以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也無法領(lǐng)悟物體在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之下其性質(zhì)和特點以及相互作用力所產(chǎn)生的實際情況,而且很有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錯誤理解,這是學生并沒有主動的參與到教學實踐當中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參與式教學的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個不同的步驟:在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西楚霸王項羽相關(guān)的例子,雖然項羽的力氣是很大的,能夠拔山舉鼎,但是項羽卻無法將自己的身體舉起來,之后再將牛頓第三定律引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的印象將會更加深刻。其次就是讓學生自學教材,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教材當中的內(nèi)容,并且知道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弱點有哪些,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地學習,這也正是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的一種典型的表現(xiàn),是學生利用活動自主地了解問題,并且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激發(fā)起探索欲。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更加盡情地發(fā)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參與物理課堂的學習,使課堂教學的效率獲得顯著的提升。例如在學習作用力以及反作用力相互之間存在的關(guān)系時,教師可以用參與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教師提問學生“在學習牛頓第三定律的過程當中同學們必須要了解一對相互的作用力之間,哪一個是作用力,而哪一個是反作用力?”學生將會回答教師“任何一種力都可以當做作用力,也可以成為反作用力?!苯處熢诼牭竭@樣的回答之后就可以選擇討論的對象,例如通過討論書桌上的課本來分析課本上所體現(xiàn)出的受力情況,什么是支持力、重力支持力以及反作用力。明確了以上問題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學生“那么重力的反作用力是什么?”教師可以以人在騎自行車的時候的后輪摩擦力作為例子:在騎車的過程當中,人腳在蹬車的時候,后輪有朝著后方運動的趨勢,車輪也會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這兩個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以上就是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的典型場景,雖然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有效。
(二)落實全員化策略,調(diào)動學生情緒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讓全員都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調(diào)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動參與活動,并在活動當中獲得成就感以及樂趣。學生可以在相互討論的過程當中展示自己學習的成果,這時候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xiàn)。
比如教師在教學《重力》這一知識內(nèi)容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所了解的重力情況進行陳述,并且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和共享,并尋求別人的幫助解決自己在學習上的困難。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根據(jù)重力當中所存在的一些教學難題進行討論,通過討論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充分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牛頓在被蘋果砸到頭之后會聯(lián)想到重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發(fā)散思維,考慮蘋果掉落和地球引力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且引導學生充分地了解重力、質(zhì)量和速度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活動,從而充分地了解相關(guān)的知識。
(三)讓學生參與備課,提升學生學習熱情
備課看上去雖然只是教師的工作,但是事實上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面向?qū)W生,所以備課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一個過程,備課可以被看作是一項典型的學習工作,學生參與到備課當中去可以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也可以讓學生在備課的過程當中收獲喜悅,使教學變得更加具有人情味,同時也讓學生的參與感得到大大提升。
比如在學習比熱容知識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就可以先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尋找比熱容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實際例子,通過實踐和理論相結(jié)合的方法,讓學生記錄自己對比熱容的初步認知,然后讓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尋找比熱容的一些拓展知識并將其記錄下來作為備課的材料。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同時也可以加深他們對于知識的認知,這種循環(huán)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促使學生提升他們探索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充分地通過參與式的教學方法獲得全面提升。學生一旦通過閱讀教材或是查閱書籍,對于比熱容有了全新的認知,那么就可以和教學資源相整合,形成一份非常優(yōu)秀的設(shè)計方案。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如果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使用了自己所給出的建議,或者是相關(guān)的素材就會感到非常興奮,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課堂效率獲得顯著提升。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利用參與式的課堂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參與體驗的過程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相關(guān)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充分地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在參與的過程中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教師利用參與式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獲得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魯敦榮.淺談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參與式教學方法和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8).
[2] 程龍娟,邵林.淺談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參與式教學——以“電學實驗”為例[J].物理之友, 2019(02):22-23.
[3] 吳玉茹.淺談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參與式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8(19):98+131.
[4] 樊玉榮.淺談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參與式教學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 2018(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