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劍培
摘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是深度學習的必經(jīng)過程,也是學生能力內化的重要手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夯實英語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形成英語學科思維。由此可見,試析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效的落實思維訓練工作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思維訓練;教學對策
隨著教育改進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育領域迎來了大發(fā)展,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為教學目標。而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以高考為教學目標,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要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來達到擴展學生思維的目的,并且思維能力的提高還可以提高學習能力,能夠學好其他學科打好基礎,所以思維能力對學生更好地成長有重要作用,需要高中英語老師去重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訓練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老師意識到單單的理論知識講解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所以開始注重轉變教學方式,結合教學內容訓練學生的思維,但是在實際實行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導致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歸其究底是由于,首先高中英語老師對思維訓練的認識不夠,沒有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去對學生進行訓練,而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訓練,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抵觸的心理,不愿意參與到思維訓練課堂中,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其次,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高中生的英語學習都是為了高考,所以埋頭于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對于其他的事情沒有興趣。所以面對學生的這種思想觀點,阻礙了老師去對學生思維訓練,就算思維訓練的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學生也認為是在耽誤自己的學習時間,不愿意去參與。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要使老師和學生認識到思維訓練對學生的積極影響,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去保證思維訓練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提高我國英語教學的水平。
二、在高中英語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措施
(一)通過情景模擬促進學生對英語的理解
思想是行動的前端,所以要想保證教學的科學和有效,就需要英語教師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在教學時將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觀點進行改變,清楚明白地認識英語教學的實質。能讓學生正確地扎實地了解掌握英語能力,并不僅僅是利用成績來斷定學生的英語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在進行英語的寫作時,肯定有很多學生沒有接觸過,所以不知道怎樣去寫,怎么用一句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英語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給學生找一些英國古典的影片,讓學生觀看,繼而將使用英語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環(huán)境中感受英語,將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并沒有讓學生去一味地死記硬背。
(二)建立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模式
教師在課堂中使用沉悶的授課方式是沒辦法讓學生和教師共同產生感情碰撞,通過普通的講授,使課堂氣氛沉重,將課堂的主人變?yōu)榱私處煟鴮W生卻成了觀眾。如果教師要想激發(fā)起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并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就要改變這種模式,將自身的身份與學生的身份轉變過來,讓學生當課堂的主人,一切以學生為主。在課堂中,要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性,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引導者,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地展現(xiàn)出來,將課堂上的時間更多地還給學生。將這樣的教學方式帶入課堂,會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更加豐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去探究學習的課程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教師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通過語法落實思維訓練
語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就是語法,沒有它就沒有一句完整的話。在將語言表達出來并形成書面時,語法就非常的重要了,就要保證語法沒有錯誤,這也是進行信息交換的重要的保證。在這之外,怎樣才能使用正確的語法呢,這就需要有良好的語言思維能力。在語法的訓練中,一定要進行思維的訓練。比如,在學生進入高中課程,分詞對于學生的課程來說就是一個相對比較難的語法,但是學生在初中時就已經(jīng)學習了被動時態(tài)與過去完成時,所以也對分詞有所了解,因此在學習分詞時,教師可以總結之前學過的一些英語句子,將帶有分詞的部分展示出來,促進學生對于分詞的充分理解,讓學生去進行觀察和比較,找出不同。在這個過程里,教師在課堂中只是扮演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和談論,并不是直接將知識點跟學生講出來,讓學生自己去探討、研究并總結,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于語法的了解,也能很快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英語思維訓練,可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思維的形成,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從而更好的面對高中英語學習,全面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鄭璐璐.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104.
[2]唐燕華.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J].學周刊,2020(03):73.
[3]王友蓮.論高中英語教學如何進行思維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