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清華
摘要: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國學經典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要求下,學生家長對成績的關注愈發(fā)強烈,也產生教師只重成績而忽視經典教育的現狀。但俠俠中華,文明千年,浩瀚歷史中無數經典閃耀光芒,國學經典的魅力一直照耀華夏民族前行。國學經典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將激勵學生閱讀興趣的發(fā)展,促使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提升,還能讓學生在良好品質的熏陶中,助力思想文化的提升。
關鍵詞:國學經典文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滲透策略
引言:
新課標的要求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逐漸成為當前教育領域所關注的重要方向。閱讀是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在閱讀中,學生將充實自己的生字量與閱讀量、從名家著作中學習和掌握作者的寫作風格,再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轉變?yōu)閷儆谧约旱膶懽黠L格。然而,實際的語文閱讀中,很多學生只是進行淺層次閱讀,沒有實現深度閱讀,從而降低閱讀教學效果。所以,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將國學經典文化應用其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自身品質,實現健全的人格和未來的全面發(fā)展。
一、創(chuàng)境激趣,身臨其境
情境是種具象化的景象或境地,將人們的內心引入到真實環(huán)境中,將引發(fā)人們的情感,實現情與境的統(tǒng)一。情境教學以浸入式的學習體驗,將學生引入到知識中,讓學生接受與感知知識內涵,實現學生內心世界的滿足。針對國學經典來說,很多篇目距今已時代久遠,與學生生活有距離,僅憑教師的口頭表述,難以讓學生理解作者情感,不能突出國學經典的重要性。對此,教師要利用動態(tài)情境,借助電子科技手段來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實現國學經典與當代科技的碰撞和融合,助力課堂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以講解《登飛來峰》這篇詩詞為例。在閱讀中,教師從互聯網中,找一些水墨動畫,利用水墨動畫來展示優(yōu)美意境。當學生看到雞鳴日升、高出浮云、飛來峰的美景時,會產生一種向往精神,雖未歷浮云遮掩的困擾,但能獲得最高層的智慧,眼前景與文中意清晰浮于紙上,借助教師的適時點撥,學生將在現代科技中感受國學經典的優(yōu)美意蘊。在這樣具有浸入式的學習體驗下,學生將直面文字世界,帶給學生直觀的環(huán)境,學生興趣度將會更加濃厚,會從內心里產生想要學習的愿望與動機。經過視頻引導,學生在閱讀內容時,更容易的解讀其中內涵。
二、聲情并茂,誦讀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不僅僅是讓學生對文本進行默讀,同時還需要學生聲情并茂的進行誦讀,以便實現情感的共鳴。誦讀不僅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方式,在國學經典的學習中也卓有成效,利用誦讀能對文本進行在表達,深入情感體會經典。雖然在日常語文教學中經常存在因教學時間有限而放棄誦讀的選擇,但在國學經典的教授中要轉變觀念,讓誦讀成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日常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誦讀練習。
例如,以閱讀《莊子》二則這部分內容為例。在教師講解時對文本“傳扶搖而上”的哲理思考可以進行選擇講解,著重讓學生體會文本本身的意蘊,教學方式的選擇也會更靈活。首先,教師利用視頻《大魚海棠》的播放,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fā)興趣,讓學生進入文本尋找莊子筆下的“大魚”。在進入文本講解開始,教師可以運用富有感情的范讀感染學生,讓學生齊讀感受字音與停頓。由學生對文本進行聲情并茂的誦讀,學生會進一步體會莊子的奇特想法,助力學生閱讀效果的提升。
三、結合娛樂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
在傳統(tǒng)的導入學習中,教師為主導的“一言堂”教學,會限制學生的想象意識與情感升華,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對于任何年齡段的人們來說,游戲是與眾不同的,它區(qū)別于其他內容,游戲能刺激我們的大腦,利用具有觀賞性、直觀性、引導性的方式,使得我們想要去完成游戲內容,并在成功體驗下,獲得一種有效的動機。況且,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游戲的開發(fā)與融入,能非常有效的引起學生的關注,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將實現課堂學習效果的整體發(fā)展與全面提升。
在游戲的設計中,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親自浸入到角色中,以角色的視角看待問題,理解文本內涵。例如,以閱讀《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這篇文本為例。教師采用角色扮演教學,先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合理安排學生角色分配,并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表演模擬。當學生完成任務后,就展示給全班學生,在多角度點評中,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刻理解。
總而言之,語文教育與國學經典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二者相互滲透和影響。教材中的古詩、成語和典故之類的大部分內容都來自“國學”體系。語文作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在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初中時期是其發(fā)展黃金期,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小抓起,尤其初中語文課程更要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閱讀習慣和興趣的重任。作為學生的“明燈”,教師應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立足于學生的特點,設計多種、多功能的教學體驗,在多措并舉的體驗中,實現自身品質的升華,助力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熊愛云.國學經典誦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20,000(001):98.
[2]李棟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國學經典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讀與寫(教師),2020,000(006):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