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翠麗
【摘 要】 本文的主旨為深入分析“探究教學”在高中生物單元教學中的設計,以期使學生能夠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結構。以文獻探究為理論基礎,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應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元化的手段等幾方面入手,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探究教學? 高中生物? 單元教學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單元教學設計已經成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踐重點。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探究教學來提高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了當前高中生物教師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探究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于單元教學設計的有效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探究教學”在高中生物單元教學中的設計意義
(一)探究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沒有重視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不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而探究教學模式則需要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投入到對生物學科的探索中,使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把握,有助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探究教學可以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
在過去,教師往往是根據(jù)教材的目錄順序來安排教學設計,這種安排時常會導致知識的不連貫性,使學生難以掌握完整的知識結構。現(xiàn)階段,在新課程改革的作用下,教師通常會采用單元教學的設計方式來安排教學活動,因而教學目標也呈現(xiàn)完整化、系統(tǒng)化、復雜化。基于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學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采用探究教學模式,由教師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化的分析,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重點。
(三)探究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由于內容較為格式化,且教學手段單調,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固化,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而探究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引導、輔助的方式來幫助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給予了學生思想上的自由,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探究教學”在高中生物單元教學中的設計策略
(一)探究教學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探究教學模式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到對知識的探究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中,關于《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采用互換角色的方式,讓學生作為教師來為這一單元進行教學設計。首先,學生可以自行成立學習小組,以討論的方式對本單元的教學重點進行羅列,再根據(jù)這些教學重點安排探究方向;其次,學生應合理制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并對教學任務進行合理分工,使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最后,學生在完成各自任務的情況下,要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可采用實驗的方式,由教師在旁引導與輔助,使其能夠通過實驗來印證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是否正確。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強化對知識點的把握。
(二)探究教學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化,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探究教學法的重要作用,采用趣味性的探究課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探究問題的設計上,應選擇既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所聯(lián)系、又不會過于簡單、需要學生經過一個探究過程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而獲得成就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中,關于《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這一單元時,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調查項目,如調查全班舌頭會卷起來與不會卷起來的學生、調查全班有雙眼皮與沒有雙眼皮的學生等,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研究方向;其次,每個小組成員要負責一項任務,如有負責采訪的、有負責制定統(tǒng)計表格的、有負責計算結果的等;最后,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分析造成此現(xiàn)象的成因。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探究教學應采用多元化的手段
例如,在探究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更直觀地去理解知識內容。尤其是對于生物教學內容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憑空想象其復雜過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視頻素材,將其過程以直觀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去探究其中的重點與難點。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中,關于《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一節(jié)時,學生很難理解減數(shù)分裂的具體過程,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素材使學生清晰地觀察到細胞分裂的過程,再加上教師的從旁引導,有助于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與把握。
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探究教學”在高中生物單元教學中的設計,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诖?,本文提出了幾點相應的策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元化的手段等。文中所提的幾點策略,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有助于促進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陳艷梅.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探討[J].考試周刊,2021(29):119-120.
[2] 林潔.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20(01):73-74.
* 基金項目:
1.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生物大單元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Fjjgzx19-030)階段性成果。
2.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研基地校專項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生物科學思維培養(yǎng)策略研究》(課題編號:FZ2020JZX00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