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珊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進行觀察及分析,能夠在無意識中培養(yǎng)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感能力,這對學生的學習有促進作用,并能夠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學習特點以及數學的空間形式。文章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感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感;培養(yǎng)探討
數感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產生的感覺、體驗以及體驗數學的感情,從而對數學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能力,就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進行,因為日常生活中往往蘊含著大量的數學知識。教師應充分掌握數學的教學特點,不斷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及掌握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感培養(yǎng)的意義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數感能力極其重要。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運用數學眼光對生活進行表達,進而實現信息的交流,教師可以將實際生活與數量關系聯系在一起,通過知識點去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有助于學生理解實踐生活中的應用題,教師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問題也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技能。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數感的培養(yǎng)策略
(一)重視教師自身數感認知的培養(yǎng)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前提是教師自身必須擁有較為出色的數感認知以及理解能力。這才能夠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影響為學生傳授相應的數感知識,讓學生擁有一定的數感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不斷充實教師的數感認知水平,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研究,從而在教學中充分掌握基礎數感知識的培養(yǎng)方式及合理的方法,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確保小學數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體驗數感。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充分重視對于自身數感的認識及理解,通過研讀相關著作來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比較,優(yōu)化數感體驗
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可以發(fā)現這樣的現象,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觀察與分析,并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觀察及分析。
(三)將數學學習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
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與數學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學習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師應充分鼓勵學生以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觀察生活中的現狀,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案例,以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問題,能夠讓學生提高對數學的感知能力。
(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數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能力,優(yōu)化數感體驗,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生活,并且在實踐中培養(yǎng)。只有讓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運用數學知識,才能夠讓學生通過認知提高自己對于數學的感知能力。另外教學的中心是學生,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在數學教學當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能力,教師必須在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同時,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才能去探索分析數學知識,發(fā)現數學的奧秘,讓自己被數學吸引,不斷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同時教師需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情感以及各種技能,這樣才能夠促使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五)活動激智慧,在活動中發(fā)展數感
數學活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學生自主構建數學知識的過程,還是人的情感活動及各項能力提高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數學平臺。現提出對于數學活動構建的方法。
(六)構建活動平臺,讓學生感應數在何處
如何構建活動平臺是教師應該著力思考的問題,教師可以在微信、QQ建立群組,讓自己班里的學生都進入群組。教師不定時地在群里發(fā)布習題,讓學生練習,不會做的學生可以在群里與同學進行討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開展該類的數學活動,比如開展數學競賽,競賽的題目可以是教師在群里發(fā)布的探究性習題,通過競賽活動檢查學生有無認真做題。通過競賽活動評選出前三名,并給予相應的獎品,不斷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數學平臺練習不同章節(jié)的題,不斷地感知數、體驗數。
(七)開展校內數學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數的興趣
數學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內,教師應不定時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教師可以開展群眾性數學普及講座、數學園藝會、數學園地刊物等數學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他們積極參加課外的數學活動。通過活動激發(fā)他們的智慧,在活動中發(fā)展他們的數感。同時,在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數學普及講座、園地刊物等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有機會用數表達交流,感受到數的無處不在。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實際問題,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數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將生活問題帶入課堂,通過在課堂上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告知學生數學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安丹諾·小學數學“問題解決導向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2]陳冬妮.小學數學建模課型教學的育人價值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
[3]王晶玲·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4]繆敏珠·表現性評價在小學數學活動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