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瑞娟
摘 要:語文學科具有廣闊性和豐富性特點,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教師要注重開展綜合性教學,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調整學習方法、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自主學習;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8-0134-02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全新的教學形式逐步走入語文課堂。無論從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過程還是學習方式上,語文綜合性學習都體現(xiàn)了極大的創(chuàng)新性,它打破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界限,成為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而獨特的手段。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學習能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深化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性學習方法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深入挖掘綜合性學習方法的優(yōu)勢,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注重突出語文課程的魅力,讓學生受到濃厚的文學熏陶,推動學生更主動地完成語文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一、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是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主要途徑,對學生的全方位培養(yǎng)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履行自己作為引導者的職責,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讓教學活動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展現(xiàn)自己的特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讓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保持足夠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課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學習時間,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制訂學習計劃,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學生要掌握課文中的虛詞和實詞,疏通全文,了解文言文實詞的使動用法和排比句式的作用,理解文章內容,明確各個段落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作者的論點論據(jù)。在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通讀課文,在讀的基礎上嘗試翻譯全文,圈畫出陌生的字詞。接下來,教師要讓學生與同桌一起查閱工具書,對陌生字詞進行理解,并做好記錄。在排除各種理解障礙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析,要求學生劃分課文段落,歸納概括段落大意,并找出每個段落的中心句,理清文章的寫作線索。針對文章中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背誦記憶。為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學生完成學習活動之后,教師要通過提問和抽查的方式,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學生更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學生找準學習方向,讓學生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每個學習環(huán)節(jié)都要讓學生自主完成。這樣,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重視引導學生根據(jù)學習內容適當調整學習方法
語文課程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和開放性的課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需要運用靈活的學習方法,還要根據(jù)學習內容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綜合性學習的優(yōu)勢。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科學合理地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采取“自學—輔導”這一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找準學習方向,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努力提高學習實效。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根據(jù)學習內容適當調整學習方法,靈活運用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例如,《消息二則》一課的文章體裁、內容與其他文章有一定的差異。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需要根據(jù)學習內容調整學習方法,靈活運用學習方法,以更高效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初次接觸這類文體,教師要加強引導,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和了解新聞的寫作特點和寫作技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兩則新聞,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接下來,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課文,并為學生詳細地講解撰寫新聞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在對課文進行分析講解之后,為了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仿寫新聞的任務,讓學生嘗試撰寫一篇新聞稿。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教師要讓學生交換批改,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教師要進行歸納整理,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分析講解,以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學會根據(jù)學習內容選擇相適應的學習方法,還能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針對性的引導,以提高綜合性學習效果。
三、重視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
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是綜合性學習的突出表現(xiàn)之一。只有學生完成更全面的學習,才能真正實現(xiàn)綜合性學習目標。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學習的切入點,突出綜合性學習的成效,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活動。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能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探索更多知識,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蘇州園林的景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總結蘇州園林的特點和作者的寫作技巧。課文介紹了蘇州園林的特點,其中涉及與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同時也與地理學科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其中蘊含的其他學科知識,讓學生查閱資料,更準確地進行理解。教師還要挑選出原文有針對性的論述,如“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傊磺卸家獮闃嫵赏昝赖膱D畫而存在,絕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進行深入講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討論這些內容與哪些學科的知識有關,并分析這種寫作方法的作用。這樣,能讓學生樹立全方位學習意識,將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更好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有效突出綜合性學習的優(yōu)勢。重視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能讓學生有效完成各個階段以及各門課程的學習任務,更有目的地參與學習活動,主動探究自己未知的領域,搜集整理更多的知識點,構建科學完整的知識體系,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重要支撐。
總之,綜合性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是理論和實踐高度結合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主體意識,主動根據(jù)教學內容調整學習方法,探究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綜合性學習的方法。此外,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化解學習活動中的各種阻礙,深入挖掘有效的教學資源,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讓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推動語文教學發(fā)展,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包麗婭.課程轉型時期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19(18).
[2]陳建華.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模式的構建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17).
[3]王翠玲.農村初中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16).
[4]崔麗偉.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