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惠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信息技術正成為教育發(fā)展的新動向。而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同時充分掌握運用信息技術的功能,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堅持把學生作為主體地位,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作為重中之重,為我國全面型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以此促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本文探討研究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具備特殊性與先進性,發(fā)展日新月異,在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上逐漸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小學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學生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乃至終生的數學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都非常重要?;诖耍绾卫眯畔⒓夹g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值得數學教師進行探討和研究,本文研究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途徑和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境教學的優(yōu)化,激發(fā)學生興趣
數學作為一門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本身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較大的關聯(lián),可以促使在數學課堂上構建一定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對活躍課堂氣氛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進行情境的引入,具備一定的娛樂性,改變了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使課堂的教學具備了趣味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和關注課堂,從而促進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運用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對學生的學習意義重大,能使學生終身受益。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建能使學生養(yǎng)成聯(lián)系生活的思考習慣,促進數學思維的深度化。將數學帶入生活,將生活引入數學,可以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思考。
例如,在進行小學五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的《確定位置》一課的學習中,采用多媒體技術將學校附近的重要建筑展現出來,利用生活中建筑情境的構建進行數學問題的講解和距離數據的計算,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多媒體的呈現,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體會,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化、生活化的教學,可以使情境創(chuàng)建更加逼真,更加生動,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形象化,大有裨益。同時,在小學階段的數學中,對相關數學概念的理解,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例如,以小學五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的《長方體》學習為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物體圖片的放映,將生活中的長方形物體通過圖片展現出來,以此促進學生對長方體物體的觀察和理解。用多媒體進行圖片和圖像的呈現,可以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促進了數學教學的科學化、先進化及信息化。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演示和習題講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內容的演示,克服教材不夠靈活、涉及面有限的局限性,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進行相關數學公式或定理的展示及講授時,利用PPT進行圖像的演示,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使教師的教學更加專業(yè)、更加有效,同時加深了學生對相關公式和數學知識的印象,進一步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以小學五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的《數據的表示與分析》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天氣的變化進行呈現,如氣溫,把溫度的變化呈現出來,以此促進學生平均數概念的理解,有效地進行了數學概念的教學,同時也給學生傳授了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加深了學生對數據的印象,進一步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習題的講解上,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推理演示,幫助學生理通思路,使解題更加直觀,更加形象,更加簡單。教學中教師要細化解題思路,可以將解題思路用PPT呈現出來,讓學生看得更加仔細,減少學生對習題產生疑問的概率,特別是具有抽象的題目,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把它以圖片、坐標系等呈現出來,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同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掘信息技術的性質和特點,熟練運用多媒體,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在課堂上花的時間,如當教師進行含圖的數學習題的講解時,若缺乏多媒體的呈現,需要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相關圖片的繪畫,這樣就耗費了課堂的時間,而通過信息技術及多媒體就能有效地節(jié)省了課堂的時間,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在教師講題和學生做題上,運用多媒體進行推理演示,能節(jié)省出更多的課堂時間,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呈現下能更加有效地理清解題思路,能將抽象的題目具體形象化,對提高數學的學習效果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促進線上線下聯(lián)合教學
隨著互聯(lián)網和大數據的普及,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好線上的數學教學資源,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利用小學數學的網絡課堂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發(fā)揮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的大數據優(yōu)勢,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有效地突破了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影響,使大數據為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所用。線上的資源能有效地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在線下更多數學方法的補充,然后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和做題更加高效,學習途徑也因此更加多元化。
例如,在學習《整理與復習》這些內容時,特別是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探究思維,解決其它類型的題目。如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燈光,選擇一種或兩種顏色的燈光來表示不同的信號,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種不同的信號?班上的學生因受到國旗的影響,認為紅黃與黃紅的排列表示的信號不同,得到的答案是9種,而實際上在這題中紅黃與黃紅的排列表示的信號相同的,答案是6種。從學生的解題上看,反映了教師教的問題,說明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精不活。而此時教師可以利用線上資源和線下呈現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線上教學視頻的穿插,省時省力,結合線下的內容講授,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線上線下相互承接,促進了課堂和網絡資源的有效融合。在課堂上穿插線上教學視頻能使課堂的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有裨益。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對教學效率的優(yōu)劣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信息技術的熟練運用能有效地促進教學。因此,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一定的生活情境,通過多媒體活躍課堂氛圍,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敏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讀與寫,2020,17(35):183.
[2]萬義軍.淺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上旬,2018(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