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多媒體信息技術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改進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突出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提升小學科學教學效率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yǎng),面對教育信息化改革環(huán)境,本研究嘗試以小學科學課堂為例,分析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思路,旨在構建高效的科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科學;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引 言:
小學科學在初等教育階段發(fā)揮著科學啟蒙作用,基于兒童的成長和學習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豐富學生的科學視野、滲透科學精神。小學科學教材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展開動態(tài)教學情景,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科學知識的趣味性。但是想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科學課堂中的教學應用價值,需要學科教師把握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尺度和方法,新的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結合運用,才是保證教學效果的最佳舉措。
1.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改變以往的導入教學方式,更好的銜接教學內容,帶給學生豐富的感官刺激,使學生迅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小學科學課堂上,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支持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在學習《油菜花開了》這一課時,我首先用多媒體教具為同學們播放了油菜花開花時的景象,成千上萬朵油菜花組成了黃綠色的海洋,同學們紛紛被視頻當中展示的美景所震撼。然后我問同學們知不知道視頻當中的花是什么花?同學們有的表示知道,有的表示親自去看過油菜花田。接著,我使用多媒體教具為同學們放映了一張油菜花的微距攝影圖,同學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油菜花的內部構造。同時,同學們在多媒體資源觀看和我的引導中,逐漸進入科學新課的學習當中。由此可見,多媒體導入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教學氛圍中主動進行新課程的學習。多媒體資源幫助教師導入新課,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投身于課堂學習,還可以幫助教師減少新課介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同時,因為多媒體資源的特殊屬性,學生可以在觀看多媒體資源的時候感受到科學知識的魅力,并產生學習興趣[1]。因此,這種導入方式對于教師的后續(xù)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知識理解
科學知識抽象性特征明顯,很大一部分小學生在理解科學知識的過程中效率較低,因此也無法順利應用科學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科學實踐素養(yǎng)。多媒體信息技術參與小學科學教學過程,能夠將書本上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更全面地認識問題[2]。所以,教師將多媒體資源應用在重難點問題上,可以輔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攻克重難點知識。例如,在學習《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這一課時,我首先結合課本為同學們進行課程的講述,課程講述完畢后,有些同學表示只看書上的圖片有點混亂,對于消化系統(tǒng)的工作環(huán)節(jié)還是比較難以理解。然后,我結合多媒體資源,為同學們播放了科教短片《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整個短片以動畫的形式展開,為同學們生動展示了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同學們通過短片了解了食物的消化過程,明白了我們身體內消化系統(tǒng)的工作模式。因此,多媒體資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程當中的重難點知識,還可以通過直觀的影音資料來輔助學生記憶新知識。
多媒體資源可以輔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課程中的重難點知識。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資源,幫助學生理解和攻克課程中重難點知識,使學生在直觀生動的多媒體資源播放過程中,結合教師的引導和解說,逐步完成新知識的深入學習和重難點知識的重點突破。
3. 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升實驗教學效率
科學實驗教學水平關系著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效果,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當前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與管理模式應該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引入小學科學實驗教環(huán)節(jié),在模擬實驗、指導操作方面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比如《日食和月食》一課,實驗教學要點是日食的成因,而日食這種自然現(xiàn)象平時難以見到,學生很難理解。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日食發(fā)生的全過程,真實再現(xiàn)日食發(fā)生時的情景。把教本上的靜態(tài)圖片變成三維動態(tài)畫面,再現(xiàn)日食發(fā)生時三個星球的位置讓學生觀察、思考。學生很容易就將太陽射向地球的光輝被哪個星球擋住等問題弄明白了,日食的成因這個難點也解決了。這種將學生難于見到的自然現(xiàn)象,真實地再現(xiàn),從而發(fā)展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易于學生理解、認識自然現(xiàn)象。
4.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總結復習
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復習,可以使學生在多重感官刺激下加深學習印象;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可以更專注地進行知識的鞏固與練習;也可以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復習過程中不解和掌握不牢固的知識與問題[3]。例如,在復習《食物中的營養(yǎng)》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我結合同學們課下提出的問題制作了一個PPT,在復習課上,我請同學們觀察我制作的PPT,并結合其中的問題來進行知識的復習。同學們通過PPT中展示的問題,結合人體必需的6種營養(yǎng)成分來進行問題的解決和回答。我通過多媒體資源制作的PPT可以幫助同學們復習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讓同學們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再次復習相關基礎知識,并鞏固和提高科學課程的學習水平。
結束語:
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的有機融合是打造優(yōu)質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科教學效率的有效路徑;依托現(xiàn)代教育技術還能夠引入全新形式的教學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及時突破重點和難點。但是,想要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需要教師結合課程特點,具體分析學情,合理、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尋找教育技術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的契合點。本文嘗試結合小學科學教學活動過程,分析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措施,旨在改進傳統(tǒng)課堂低效高耗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季延河.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5):18.
[2]石紅亮.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9):39.
[3]陳文發(fā).基于多媒體技術下的小學科學教學探究[J].名師在線.2018(0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