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群
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放在了民生和社會建設的首要位置,其中“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足以證明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音樂對于學生人格的養(yǎng)成有輔助作用,優(yōu)美的音樂可以陶冶情操,讓學生以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生活,因此在小學音樂中加入德育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會對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音樂德育教育的構建策略做重點分析,闡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音樂;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步接觸外部世界的時期,音樂在學生人格的養(yǎng)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水平。在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小學音樂受到了重視,音樂教師應當抓住這次機會,在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積極響應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小學音樂和德育教育相融合,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與時代潮流相適應,能夠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輸送綜合型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一、德育教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音樂能夠反映人的情緒、情感,學生通過欣賞音樂,能夠感受到歌曲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學生和歌曲作者產生共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共情能力。小學生屬于初步探索世界的階段,這時候的學生認知能力還比較稚嫩,需要音樂的引導來完善學生的認知。不同的音樂中蘊含著不同的思想感情,在德育教育的融入下,學生能夠不知不覺的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感受音樂中富含的情感。除了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產生強大的共情以外,在小學音樂中融入德育教育,還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音樂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讓學生產生對美的事物的欣賞能力。積極向上的音樂可以刺激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對生活充滿熱情,以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音樂和德育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學生的道德建立,讓學生的人格在音樂的影響下不斷完善,提升道德水準。
二、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音樂德育教育的構建策略
(一)從學生出發(fā)激發(fā)興趣
不管是立德樹人還是德育教育,教師在實行教學中都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特點來設計教學方法。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應當觀察學生的情況,讓學生提起學習音樂的興趣,用興趣來帶動德育教育的實施。音樂相比起其他學科,能夠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享受音樂。
比如學習湘藝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的時候,第一課的音樂游戲《歡迎你》。這是小學音樂的第一節(jié)課,為了能讓學生提起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應該先開個好頭,可以讓大家互相做介紹,彼此認識一下。教師利用《歡迎你》這首歌曲,讓拘謹?shù)膶W生們逐漸放開,為音樂第一課開個好頭。教師在學生上課的時候,抓住每個學生的特點,教學生演唱《好朋友來啦》《我愛我的家》等歌曲,讓學生從歌曲中學會講文明懂禮貌,以演唱歌曲的有趣形式,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
(二)從課堂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
要想讓學生從課堂中接受德育知識,教師應當從課堂出發(fā),將音樂課設置的有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氛圍的帶動下,學生會在課堂中放松,不論是吸收音樂知識還是接受德育教育,都有利無害。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感受音樂帶來的思想內涵,從音樂中感受德育教育。
比如學習湘藝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的時候,第四課《祖國印象》。教師在課堂上播放有關祖國壯麗河山的視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刺激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然后再讓學生演唱《祖國印象》,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下學生對祖國的印象會更深刻,也能感受到這首歌的內涵。通過學習這首歌,學生可以感受祖國的雄渾壯美,對祖國產生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從活動出發(fā)陶冶情操
為了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進一步陶冶,讓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不斷完善,教師可以開展音樂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在無形中踐行德育教育。音樂具有律動感,所以它通常和舞蹈是配套的,根據(jù)音樂的律動來舞動肢體,能夠更深刻的理解音樂的內涵。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音樂讓學生跳舞,通過肢體語言感受德育教育。
比如學習湘藝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的時候,第六課《吉祥三寶》,這是一首律動感比較強的歌曲,而且歌曲內容比較簡單,方便學生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歌曲來進行一些肢體活動,讓學生在肢體的舞動中感受家的美好,學生能夠在活動中自覺養(yǎng)成維護家庭、愛護家庭的意識,形成集體意識。通過舞蹈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德育教育進行更深的理解。
三、結束語
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正確的德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習慣,為實現(xiàn)中國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對此,音樂教師應當積極承擔責任履行義務,開展德育教育,讓小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樊佳佳.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1(16):77-78.
[2]顧麗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基礎教育論壇,2021(10):57+59.
[3]陳春苗.融合德育 ?引導成長——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提升學生道德素質的方法[J].考試周刊,2020(4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