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美術生英語基礎總體較弱,學習動機普遍不足,本課題針對美術生的專業(yè)特征和認知特點,通過不斷地行動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專業(yè)優(yōu)勢和情景化教學的關系。本研究從中職美術生專業(yè)基礎出發(fā),以英語情景化教學為載體,旨在發(fā)現(xiàn)適合中職美術生詞匯和篇章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情景教學法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此教學法是創(chuàng)立在建構主義基礎上,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主張通過使用具體的實物、圖片、實物教具并把它們和動作、肢體語言結合起來促進學習者完成語言的學習。行動研究結果表明,與游戲、故事、多媒體、歌曲情景創(chuàng)設相比,美術生更喜歡以小組為單位,并通過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去學習詞匯和篇章,并且學習的效果和積極性更高。
【關鍵詞】中職美術生;行動研究;情景化教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文娟,上海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
引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社會經濟的轉型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養(yǎng)適合經濟發(fā)展的人才是大勢所趨。中職是我國職業(yè)教育的主體,為培訓職業(yè)技術人才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中職英語是所有中職學生的必修課,因而開展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究很有必要。2020年教育部頒布的中職英語課程大綱,明確了其任務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同時從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四個方面明確了中職英語的課程目標。
一、中職英語教學的困境
中等職業(yè)學校美術專業(yè)學生是一組年齡小,有著獨特的思維特征、群體個性和專業(yè)學習特點的群體。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他們在初中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往往沒有成功的體驗。在中職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更加重視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輕視基礎文化知識學習的思想嚴重。
中職生群體特點以及英語學習的障礙導致其自卑、缺乏自信,沒有進取心,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英語學習自主性嚴重不夠。針對社會發(fā)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和中職美術專業(yè)英語教育遇到的實際困境,如何依據美術專業(yè)學生特點,結合專業(yè)優(yōu)勢,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中職美術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水平是英語教學者的一個新課題。就現(xiàn)有的實際情況來看,開展情景化的教學模式,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情景教學法是在課堂上設置一些真實性和準真實性的情景來學習和使用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引入和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技能,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正如布魯姆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p>
現(xiàn)行的中職美術專業(yè)英語教學由于缺乏語言環(huán)境,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直接影響著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因此,筆者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消除他們因為缺乏語言環(huán)境而產生的畏難情緒,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課堂的教學的切入點,放在了詞匯教學上。正如Wilkins David A.(1972)所說“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而詞匯的教學,通常我們可以通過游戲、多媒體、故事、歌曲和圖片設置情景而實現(xiàn)。
二、情景教學法的引入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情景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游戲設置情景。游戲是人類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游戲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也廣為采納。英語的游戲可以是聽命名做動作,根據特征描述猜人物,也可以是單詞拼寫比賽等。
2.用多媒體設置情景。計算機的信息存貯量大、處理迅速,具有方便的人機交互功能。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特別是把網絡技術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起來,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電腦多媒體與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實現(xiàn)英語教學中的“多信息,高密度,快節(jié)奏”。
3.用故事設置情景。故事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生動的情節(jié)、豐富的情感,同時也蘊含著一定語言知識。故事不僅能吸引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同時也符合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心理特點和學生學習語言的認知特點。因此,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故事,采取多種活動形式,使新知識在故事中不斷重復和鞏固,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4.用英語歌曲設置情景。運用英語歌曲不僅能渲染和烘托教學氣氛,也能穩(wěn)定學生情緒,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和模仿的積極性,促進地道的、口語化的英語。英文歌曲能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多樣的資料。
5.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實物、實物教具和簡筆畫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景。這種情景創(chuàng)設的特點是從視覺渠道出發(fā),直觀生動,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
根據美術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優(yōu)勢,本研究創(chuàng)新了美術情景化教學,并與上述其他情景化教學方式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進行了對比。
三、行動研究法
筆者以兩個班級6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用以上五種方法對200個考綱詞匯進行教學,每種方法對應40個單詞。單詞掌握程度以詞匯練習結果作為主要依據并結合對學生的訪談以及對課堂的觀察。得出的結論是圖片教學的效果大于其他幾種教學方法。
針對圖片教學的具體做法,筆者采取了行動研究方法探索詞匯和閱讀教學的最佳模式。
Cycle One
教師為要學習的詞匯找圖,讓學生以個人為單位結合圖片學習詞匯。然后把單詞刪掉,讓學生根據圖片寫出單詞。
Cycle Two
把學生5人一組,分為6個小組。把詞匯和圖片亂序給學生,讓他們把圖片和單詞匹配起來。并且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完成的情況計入平時分。
Cycle Three
學生課前自己學習詞匯,課上每個組分8個單詞,每個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負責給單詞找圖或手繪圖。然后把圖片在教室的電腦上展示,其他五個小組猜圖片所指的單詞。
Cycle Four
學習者挑選例句,同組同學配圖;該組同學把圖片呈現(xiàn)出來并把例句中的詞挖去,其他組同學把根據圖片把例句中的缺失的單詞補充出來。
Cycle Five
把班級的6組同學分成三大組,第一大組負責寫兩份不同的文本的小節(jié),第二大組在第一大組的小節(jié)的基礎上相應地配圖或者是思維導圖。第三大組再把第二大組的配圖和思維導圖轉成英文文本。
Cycle One的教學效果最不理想,整個學習過程基本上是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到Cycle Three,把學生分組,此時,小組的作用就是Cycle One里的教師的作用。與此同時,其他小組也積極參加了猜詞匯的活動。這種人人參與、生生動腦子的教學活動效果較好。Cycle Five充分利用文字和圖片表意的功能,并把兩種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完成了圖片和語義的相互轉換。
從行動研究的五個階段來看,美校的學生更喜歡以圖片或者簡筆畫為媒介創(chuàng)設的情景化英語教學。不僅在詞匯教學上,并且在語篇教學中都有展現(xiàn)出其優(yōu)勢和效果。美術情景化教學是充分考慮到美術生的認知特征和專業(yè)特點,把圖片、學生手繪充分地利用在英語教學中。首先,圖片和學生手繪用在詞匯教學中。其次,圖片和學生手繪用在句式和篇章教學中。直觀生動的圖片和一系列的表意的圖片充分地把語義和圖形結合起來,情景化教學使得學生學習直觀、生動并且高效率。針對美術生的認知和專業(yè)特點,設置了問卷調查。從回收的有效問卷來看,72.5%的學生喜歡用圖片、視頻、肢體語言等方式來進行詞匯教學。從后面的詞匯測試來看,這種以圖片、視頻、肢體語言等方式進行的詞匯教學效果要優(yōu)于其他幾種。此外,課堂參與也更加廣泛和深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結語
幾輪的行動研究證實,以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的教學法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詞匯和文本。但是由于教學過程中各個不同的教學要素參加,并且學生是在分組的情況下完成教學活動。因此,此種教學對師生的要求都較傳統(tǒng)教學高。一方面,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激勵學生和掌控整個課堂。另一方面,學生也要積極配合,尤其是組長要負責協(xié)調好小組的事務。
參考文獻:
[1]Bloomfield, Leonard. An Introduction of Language Study[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3.
[2]Piaget J. Structuralism[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0.
[3]Wilkins, Davi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72.
[4]蔡曉紅.高中英語詞匯情景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5]梅德明,王薔.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6]余文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