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
摘 要:數學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形成數學思維。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全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文章立足數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提出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教學理念;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36-0092-02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積極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已經成為擺在一線教師面前最重要的任務。想要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就要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用最少的教學時間和精力,最大限度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而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以“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標,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探索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數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雖然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更新,但仍存在諸多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教學方法單一、陳舊
在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是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個性存在很大差異,學習能力也不同,對同一個問題情境不一定都能理解。部分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沒有將問題合理分層,從而進行統(tǒng)一的教學。在這種單一的、陳舊的教學模式下,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受到嚴重制約。
2.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師生雙方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教師怎么講,學生就怎么聽。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嚴重影響了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在這一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就會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進而逐漸喪失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3.教學側重點出現(xiàn)偏移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過分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只重視理論知識傳授,甚至采用題海戰(zhàn)術開展教學,忽視了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學生缺乏實踐機會,無法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長此以往還會產生厭煩情緒。
二、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立足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最終完成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1.開展生活化教學,體現(xiàn)數學價值
新課改背景下,“生活即教育”這一理念得到了推廣,并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向。教師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時,應立足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將數學知識滲透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對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在“生活中的負數”的教學中,教師就將天氣預報中零下的表示方式引入課堂,讓學生對負數的概念有初步認識。又如,在講授“長方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帶領學生開展貼瓷磚的實踐活動。第一次實踐:要求學生折一個長方形,長和寬都要為整數,了解長方形面積。第二次實踐:給學生出示一個大長方形,要求學生估算面積,并用尺子測量出長、寬,隨后使用1 cm2的正方形紙片拼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瓷磚”不夠了,于是測量剩余部分,使用鉛筆畫出了1 cm2的小方格,然后數畫了多少格子。還有學生先擺一行“瓷磚”,再畫橫線對折,進行推算。還有學生將正方形放在長方形的長、寬處,數格子,最后通過乘格數的方式計算面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高度活躍,樂此不疲地動手實踐,在快樂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
2.應用探究式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時,教師應充分借助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數學知識探究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教學“對稱”時,教師就可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個圖形,進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其是否屬于對稱圖形。又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由于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強,教師就可帶領學生一起對書本上的物體進行認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積極地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增進了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給學生營造了歡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3.運用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
教師的數學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上,還應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最終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在教學“統(tǒng)計表”這部分知識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家的用水量進行記錄,并制作相應的統(tǒng)計表。學生在數學實踐過程中,不僅深化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實現(xiàn)了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利用生活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使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和學習樂趣?;诖?,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必須將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有機結合,并借助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在教學“乘法”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文具盒8元1個,鉛筆2元1支,如果買2個文具盒、5支鉛筆,需要付多少錢?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的問題,可使學生在問題的解答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數學思維。
4.利用微課教學,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在傳統(tǒng)的知識鞏固和復習階段,教師均是用大量練習題訓練學生,而這種“題海戰(zhàn)術”根本無法達到鞏固知識的目標。微課教學模式下,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借助網絡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型作業(yè)形式,使學生在趣味作業(yè)中更好地鞏固所學。例如,在教學“表面積”之后,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一個有關作業(yè)的微視頻:有這樣一個養(yǎng)魚池,其長度為18 m,寬度為12 m,深度為3.5 m,要在養(yǎng)魚池的各個面上涂抹一層水泥,每平方米用量為5 kg,一共要多少水泥呢?學生在觀看養(yǎng)魚池的視頻后,很快進入到作業(yè)情境中,并自覺進行問題的解答,實現(xiàn)了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復習。另外,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知識鞏固的過程中,還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難度不同的課后復習視頻,以實現(xiàn)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發(fā)展。通常情況下,教師可給學困生布置鞏固基礎知識的作業(yè),給學優(yōu)生布置知識拓展的作業(yè),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5.進行多元課堂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長足發(fā)展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僅能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而且能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教學評價應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學生表現(xiàn)好時,要及時贊美和表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在學生犯錯時,不要直接批評他們,而要先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再指出他們存在的不足。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也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和問題,可以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認真改正自身的不足。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是新課改以來教師賴以追求的教學目標,對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研究,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實施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小花.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天津教育,2020(04).
[2]楊舒媛.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2).
[3]馬彥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J].甘肅教育,2020(02).
[4]黃秋盛.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