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婭
摘要:讓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學音樂,是音樂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實踐中,我們要運用多種手段來激發(fā),使之學而有趣。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習興趣;激發(fā);實踐策略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道:“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魳冯m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科,但隨著音樂知識的加深,難度變大,學生的音樂興趣也會逐漸淡化。為了讓學生始終保持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我們要運用多種策略,讓音樂學習過程充滿樂趣,讓學生在快樂中揚起音樂學習信心。
一、運用良好師生關系激趣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的先天潛能是無比優(yōu)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適宜的環(huán)境與條件使之得以實現(xiàn)。這種環(huán)境與其說是物質的,不如說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際關系?!毙W生對學科學習是否感興趣,主要來自對學科教師的關系。正如古人所說,親其師,信其道,然后才能樂起學。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我們就必須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你既像媽媽又像朋友,讓這種關系具有巨大的“親和力”,讓學生喜歡你這位老師,讓學生首先對你這位老師產(chǎn)生興趣,自然學生也就會對這門課產(chǎn)生初步的興趣。如在面對音樂課上缺乏自制力的學生時,教師不要當著其他學生的面大聲呵斥他們,可以先找他們談心,表明雖然他們有些不太好的習慣,但老師依然關愛他們,如果他們能把壞習慣改正,肯定會成為讓老師和同學們引以為榮的學生。再如,不是每個學生都具備歌唱的自身條件,在面對唱歌跑調的學生時,如果我們用“音唱得跑調了”、“這樣不行”等等簡單的語言去挑剔學生,只能使學生對音樂課越來越失去信心,漸漸地就會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其實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閃光點和可取之處,教師要十分注意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各種不同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盡量使其放大和擴展,努力使其能得到正面引導和鼓勵。話語溫和親切,能使學生時時感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懷,形成進步動力,繼而在這門功課上能得到發(fā)展。如:可以用“你真棒 ”、“再想想, 你會做得更好”、“你很努力,再下些功夫肯定行”等等類似的激勵性語言評價,使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改正缺點與錯誤,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真心愛他們中的每一個,是他們的知心朋友。
二、創(chuàng)新新課導入方式激趣
新課導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最關鍵環(huán)節(jié)。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弊鳛樾抡n導入精心設計目的之一的激趣,就是要求我們在這個短短兩三分鐘就達到的。這時聚焦學生思維,收心的最佳時期,因此,我們一定要讓學生耳目一新,感受到趣從中來。成功的導入猶如一把開啟學生興趣之門的金鑰匙,能迅速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以啟迪,全面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達到先聲奪人、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復習導入、問題導入、故事導入、謎語導入、律動導入、情境導入等等。如在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賽馬的氣氛,再現(xiàn)賽馬時的場景,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根據(jù)節(jié)奏一邊模仿駿馬在賽場上的嘶鳴聲,一邊模擬策馬揚鞭的場景。霎時間,課堂氣氛活躍,隨著音樂的起伏,學生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完全投入到音樂情境當中,時而揮鞭疾駛,時而身體左搖右晃,時而歡呼跳躍,仿佛已來到了遼闊的大草原上,成了賽馬場上的一員。這樣的情境導入使得動靜交替,直觀形象,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我們也可運用謎語來導入新課,充分利用學生年齡特點,根據(jù)歌曲內容來設計有趣的謎語作為課堂導入。在講《小燕子》一課時,可以設計謎語:“身穿黑緞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回來早。”這樣的導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同學們猜得對與錯,熱情都非常高漲,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等因素靈活處理,設計出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的課堂導入,真正把學生帶入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趣
隨著“三通兩平臺”的成功實現(xiàn),以多媒體為核心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成功入駐課堂教學。作為一種高科技的教學手段,它能把傳統(tǒng)教學中難以表達、形式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變化過程、細微的結構等,通過動畫模擬、局部放大、過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決,能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呈現(xiàn)中理解知識,形成素養(yǎng)。而且,由于這個過程能讓學生快速理解,快速獲得成功體驗,幫而學生能產(chǎn)生積極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森林的歌聲》這課時,可以以森林里的花香、鳥語、蟲鳴、溪流為基調制作視頻,在本課開始階段,充滿動感的“森林畫面”在《森林的歌聲》悠揚的旋律中緩緩呈現(xiàn),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學生被大自然昂揚旺盛的景色所吸引,很快將他們帶入了生機勃勃的森林中。從學生閃光的眸子里,看出學生們已為音樂的旋律之美而陶醉,也對大森林心馳神往。象這樣,在教學中適時、適度、恰當巧妙地運用多媒體,不僅可改變以往學生只能面對教師和黑板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還能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動靜結合、圖文并茂、影音輝映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到一個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當中,把學生帶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智力、非智力因素,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使課堂學習達到濃烈狀態(tài)。
當然,能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我們不可能一一列之。在實踐中,我們只要能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結,抱著務實態(tài)度,化新理念為實踐,就能找到良好的激趣策略,讓學生滿懷興趣進入到音樂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季丹紅,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07年。
[2]鄭晶蘭,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有效策略[J].都市家教,2012年。
[3]王繼春,談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堂[J].赤子,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