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寅穎
摘要:中學成長導師制是結合中學生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點,針對個性差異,凝聚教育合力,進行全方位個別化指導的一種教育培養(yǎng)模式。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學校成長導師制的推行,包括宣傳啟動、導師選任、形成導學模型三個環(huán)節(jié),并有系列措施作保障。實踐中還需要解決有效提升成長導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正確評價、考核成長導師的工作績效等問題。
關鍵詞:成長導師制;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模式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12B-0032-03
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學校多年來在“遇見美好,成就幸?!鞭k學理念和“優(yōu)德優(yōu)質、有膽有識”育人目標的引領下,始終關注學生的個性塑造與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了一批批素質全、個性強、有特長、會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學子。在當今基礎教育深度改革的浪潮中,學校尤其重視學生生涯發(fā)展的目標樹立與引領,大力推行成長導師制,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多元需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成長導師制的內涵與價值意義
(一)成長導師制的內涵
導師制起源于14世紀英國的牛津大學,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基礎上,針對獨特人才培養(yǎng)的精英教育模式?!督逃筠o典》對導師制的釋義為:“導師在學生學習、品德和生活等各個方面進行個別指導,該過程是教導制度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1]這一釋義賦予了導師三重身份:科任教師、班主任和生活顧問。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班主任負責制,導師制能結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求,給予學生學習、實踐與心理的個性化指導。我校推行的“成長導師制”專指在九年一貫制學校,特別是初中教育階段,在正常開展班級教學的同時,結合初中生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點,關注個性差異,進行全方位個性化指導的一種教育培養(yǎng)模式。
(二)成長導師制的價值意義
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背景下,成長導師制作為中學生成長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體現(xiàn)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其價值意義表現(xiàn)在:
第一,成長導師制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初中生正處于自我生涯發(fā)展的最初探索期,知識的積累和眼前的競爭迫使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勾畫自己未來的人生。幾乎每一位初中生都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許和憧憬,他們渴望能更充分地了解自我、認識社會,以從容應對即將到來的各種挑戰(zhàn),期待在學業(yè)上進一步提升,向往能在校園中發(fā)揮優(yōu)勢潛能,實現(xiàn)自身的個性特長發(fā)展。成長導師的重要職責就是要了解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強而有力地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個別化教育、引導,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安然度過青春期 [2];點對點地幫助學生制定長期學習計劃,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約束力,激發(fā)內在的學習需求,為學生繪制最適合他們發(fā)展的藍圖。成長導師制構建的師生之間平等對話的渠道,將學生的尊嚴和教育的終極價值相關聯(lián),始終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向著健康、幸福的人生邁進。
第二,成長導師制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在傳統(tǒng)的班主任負責制中,班主任擔負班集體全體學生的思想引領、道德規(guī)范、生活管理及課外活動安排的責任,科任教師集中精力抓教學,幾乎無暇顧及學生思想、情感、價值觀的發(fā)展,教書與育人的關系被生硬地割裂了。成長導師制的推行能有效解決這一矛盾,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全方位地提升。實踐引領成長,成長導師制主張導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情感體驗,大膽引導學生成長,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單一知識的灌輸。反思助力成長,導師有機會記錄下整個引導過程中對自己專業(yè)成長影響較大的核心事件,積累教育的原始素材和實踐資源,便于日后的自我反思、潛能激發(fā)和探索創(chuàng)造。
第三,成長導師制有利于學校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長導師制是促進學校創(chuàng)新發(fā)展、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重要路徑。成長導師制主張每一位教師都是導師,著眼于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關愛每一位學生的基礎上教書育人、教學相長,為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成長導師不單在知識和技能方面引導學生,還將引導范圍擴大輻射到思維、能力、習慣、態(tài)度等方面,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教學管理模式,促使學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重新建立貼近學生需求的課程結構,配合導師引領學生全面發(fā)展,無形中也創(chuàng)建了學校獨具風格的特色與校園文化。
二、成長導師制的操作模式
(一)成長導師制的實施流程
我校成長導師制的推行,包括宣傳啟動、導師選任、形成導學模型三個環(huán)節(jié)。宣傳啟動:成長導師制推行前,學校制定適合本校實際的成長導師實施方案并向全校公布,廣泛征求全體師生的意見,激發(fā)廣大師生參與的熱情。導師選任:學校針對所有科任教師的學科特長、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個人風格等進行調查,合理組建導師隊伍;同時在學生家長、校外人士中挑選能力突出、思想先進的優(yōu)秀人士作為導師隊伍的補充,增添導師活力,并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培訓。形成導學模式:在導師選任的基礎上,由師生雙向選擇,組成學生發(fā)展共進小組。導師與學生雙方互動交流,共同制定切合實際的成長導學計劃,與此同時逐一落實導師工作方案。
(二)成長導師制推行的措施保障
為保障成長導師制的順利推行,我校成立了成長導師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建立學生發(fā)展指導中心,下設學生生涯指導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成長導師發(fā)展培訓工作室。其中,成長導師發(fā)展培訓工作室專門負責成長導師的學習培訓,采取定性與定量、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方法對成長導師每學期的工作進行指導、評估、考核。
為避免成長導師制流于形式,學校專門建立配套工作制度。導師在指導過程中及時記錄學生的成長檔案,從而可以追蹤學生的成長軌跡,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每周,導師至少和學生進行一次輔導談心,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導師還應該對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建立家長聯(lián)系制度,每月至少一次電話聯(lián)系,每學期至少一次家訪。學校還定期組織導師進行學生個案分析,必要時對重點案例進行集體會診,提出解決辦法。為了進一步提升成長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學校定期考核,表彰、獎勵優(yōu)秀成長導師。
三、成長導師制的工作成效及其反思
(一)成長導師制的工作成效
1.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成長導師以理解包容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的個性差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不同的成長需求,重點關注學生的思想和心理,通過聊天、討論、學習總結、體育活動等多樣形式實現(xiàn)零距離交流,力求做學生的知心人,幫助學生發(fā)展自主意識。導師為改變單一的指導空間,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將指導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校內走向校外,帶領他們接觸社會,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志趣能力,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成長導師不懈的努力下,學校已有眾多優(yōu)秀學子在省、市乃至全國不同學科競賽中取得佳績,學生在歷年教學質量檢測、中考成績及綜合素質考核中穩(wěn)居區(qū)市前列。在成長過程中,我校學生逐漸增加了社會責任感,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信念,開始有意識地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生涯,自主發(fā)展意識、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增強。
2.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學生的信賴促使導師更加努力地完善自身的品格修養(yǎng),以人格魅力感染、引領學生。學生的監(jiān)督反作用于導師,促使導師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提升學生接受指導的積極性。學生的問題也可以轉變?yōu)閷熝芯康恼n題,師生共同明確發(fā)展方向。由此,成長導師已然從“教學”轉變?yōu)椤皩в?,改變了從前居高臨下的單方面說教者形象,在多層次對話中融洽了師生關系,成為與學生平等相處和思想共通的朋友,師生關系的新形態(tài)正逐步形成。
3.凸顯了學校辦學特色。成長導師制著眼于教育理念的轉變、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大大增強了學校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成長導師制營造了師生發(fā)揮各自特長、導師之間溝通共研、家校之間精誠合作的校園文化氛圍。在“遇見美好,成就幸福”的理念引領下,成長導師制推動了幸福課堂建設,推進了我?!耙涣髌焚|,高位幸?!钡母咂焚|校園建設目標。學校的辦學成績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體驗教育創(chuàng)新活動一等獎、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
(二)成長導師制的工作反思
盡管成長導師制在中學推行具有眾多優(yōu)勢,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亟待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如何及時有效地提升成長導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在工作過程中,部分青年教師、社會導師缺乏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指導,有的教育方法簡單,教育手段單一。針對這種情況,在導師中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很有必要,由首席特聘導師帶教新任青年導師,提升他們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此外,為更新全體成長導師的育人理念,學校還需要創(chuàng)新校本研訓思路,如:有針對性地對成長導師進行培訓提升,邀請校外名師、生涯指導專家、心理教育專家等開設講座,提高導師們的理論素養(yǎng)和教育視野[3];定期組織校內成長導師開經驗交流會,分享優(yōu)秀成長導師的工作經驗,讓大家暢所欲言、群策群力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2.成長導師如何處理好與學科教學、班主任、家長等方面的關系?成長導師大多由科任教師擔任,導師的職責固然重要,但教學實效也不可忽視,因此需要權衡利弊解決教育質量問題。成長導師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補充,但二者又無法互相取代,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共生。成長導師的工作不僅局限在師生之間,家校合作在教學中也很關鍵,發(fā)展家長成為教育共同體成員、形成合力任重道遠。
3.如何正確評價、考核成長導師的工作績效?成長導師制在推行過程中需要花費導師大量精力,公平公正、科學合理地評價、考核工作績效,有利于調動導師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導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只有建立長期高效的成長導師機制,學校的育人氛圍才會不斷融洽,導師們才能真正走進學生,成為學習生活上的指導者、心理上的疏解員,引領每一位中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教育大辭典(第三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1:103.
[2]王金洲.初中實行“導師制”的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20.
[3]潘蓓蕾.高中生生涯發(fā)展導航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踐研究——以上海市七寶中學為例[J].基礎教育,2019(1):64.
責任編輯:丁偉紅
Abstract: Middle school growth tutor system is a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 tha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life, psychology, etc., and focuses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ondenses education, and provides comprehensive and individual guidance.The promotion includes three alternatives, including the launch of publicity, the selection of tutor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earning guidance model, with a series of measures as guarantee. In practic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growth tutors, correct evaluation, and assessing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growth tutors.
Key words: growth tutor system;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rain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