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凌霞
摘 要:英語教學大綱中特別強調(diào)”側(cè)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鞏固基礎的同時促使知識轉(zhuǎn)化為語言技能”。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語篇閱讀能力具有重大意義。本文針對大部分學生反映的語篇閱讀難的問題,就讀前活動,讀中活動和讀后活動三方面對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闡述,向?qū)W生傳授閱讀的策略,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語篇教學;閱讀策略;閱讀能力
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語篇學習獲得的,因此當前的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guān)注。好多公開課都選取語篇作為上課的材料。如何進行有效的語篇教學也成為小學英語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挑戰(zhàn)。
一、語篇教學的現(xiàn)狀
語篇可以是口頭的交流或書面的語言,對話、短文只要存在交流而且完整都是語篇。任何對以特定文體整體呈現(xiàn)的語言材料的教學都可以算是語篇教學。在進行語篇教學時,有的老師在閱讀前會幫助學生掃除所有障礙,生詞、難句一一講解,對學生不放心,總怕學生不能理解文章,以致目前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存在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過分關(guān)注詞匯、語法,缺少對篇章內(nèi)容的理解;注重局部情景的創(chuàng)設,忽視整體情景;對課文進行分段教學,忽略了語篇所帶來的整體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內(nèi)涵。
二、語篇教學的策略
如何進行語篇教學?在語篇教學中又應該如何向?qū)W生滲透閱讀策略?本文從讀前活動,讀中活動和讀后活動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讀前活動—激活背景知識,激發(fā)閱讀動機
讀前活動設計的目的是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新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做好鋪墊,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動機,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穎而富有童趣的插圖能為語篇的整體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1)利用插圖,導入語篇話題
新版PEP教材中,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有些話題可能離學生生活較遠,因此,如何緊扣教學目標,做到自然、新穎并富有趣味性地引入話題成為很多一線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引入話題的方式很多,如欣賞歌曲、lets chant、free talk等。筆者認為借助插圖,能既直接又設疑激趣地引入話題。
例如,在教學Book7 Unit1 How can I get there? A Lets talk(圖4)一課中,主要內(nèi)容是Robin和Wu Yifan,Man之間的對話。Robin這一人物形象備受學生們的喜愛,尤其是在跟讀時,都會繪聲繪色地模仿著讀。因此,教師可從Robin導入話題。學生觀察圖片,利用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Is Robin a boy? Where are they now?與學生交流,即可順利導入話題,為教學做好鋪墊。
(2)利用插圖,預測語篇內(nèi)容
課文插圖不僅是一種潛在的文化背景學識,也是對語篇內(nèi)容的一種概況,是一篇文章主旨的直觀表現(xiàn)。小學生們天生喜愛插圖,對插圖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因為相對于復雜的文字表達而言,插圖顯得更為生動直觀,能夠?qū)⑿畔⑿蜗蟮乇磉_出來。
在教學五年級上冊PEP Unit 1 Whats he like? Part A Lets talk時,可以讓他們來預測文本的信息。
T:Whos the old man? What is he like?
S1:Maybe he is a music teacher.
S2:He is Olivers grandpa.
S3:He is nice.
……
然后讓學生觀看對話的動畫來解決疑惑。以圖為“索”讓學生預測教學內(nèi)容,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和探究的能力,還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讀中活動—驅(qū)動任務文本,理解篇章內(nèi)容
讀中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各種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要閱讀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回答各種問題掌握閱讀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采取粗讀、細讀、根據(jù)上下文猜詞義等形式來理解課文,通過回答問題、填表格、排序、復述等練習來整體感知語篇,了解課文大意,獲取細節(jié),培養(yǎng)閱讀技巧。
(1)粗讀課文,獲取整體信息
拿到一篇文章后可以讓學生先初讀課文,并設計一些簡單的練習讓學生去完成。通過這些練習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材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快速捕捉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通過簡單的練習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細讀課文,深入細節(jié)知識
細讀課文是一節(jié)課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不僅要讀通課文,還要讀懂課文;不僅要理清文章的主要脈絡,還要對語言、句式、篇章進行系統(tǒng)地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劃出關(guān)鍵詞、填表格、填空等形式呈現(xiàn)課文的細節(jié)知識。
(3)提出質(zhì)疑,猜測詞義、句意
對于那些對文章沒有影響的生詞或者可以從上下文推測出來的生詞,教師不宜過早地告訴學生意思,而是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猜,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詞的能力。對于那些對理解語篇有影響的生詞,教師可以事先教,但不要都教,這樣會讓學生失去一次思考的機會。
通過上面幾步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語篇,也學到了一些閱讀的策略,下面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只有多讀才能領(lǐng)會其中的內(nèi)涵。讀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讀、自由朗讀、分角色朗讀、一人一句讀、默讀等多種形式來達到孰能生巧的境界。通過反復閱讀,學生感悟了生詞的詞義,培養(yǎng)了梳理文本,找重點,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閱讀理解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學生自學能力的基礎。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語篇閱讀不再是學生被動的單向的吸收,而是師生間積極的雙向互動。閱讀教學策略在小學語篇教學中的實施,可以發(fā)掘?qū)W生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因此教師在學生剛開始接觸語篇時就應注重對學生英語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飛得更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龔海平,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11
[2]潘開英,高效實施語篇教學的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2
[3]李賢艷,中高段英語閱讀課《三段教學法》[J],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2010,5